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未修改版】
“吴总!”一个年轻而清亮的声音突然插入。转身只见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女军官,胸前的资历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我是战支的林晓,关于您提到的纳米机器人侦查技术......”她将吴浩刚才所将的内容复述了一遍,随即冲着他问道:“我的问题是,向这样的微型设备,如何各种作战环境中,确保其的续航与抗干扰能力?”
吴浩放下手中的威士忌,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晕。他看向林晓,女军官笔挺的身影后,水晶吊灯的光芒与窗外的夜色交织成流动的光影,将众人期待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
“林研究员的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吴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经历无数次技术研讨打磨出的从容,“纳米机器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续航与抗干扰上的挑战远超传统装备。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解决方案。”
他伸手示意苏荷递来平板,指尖轻点间,宴会厅一侧的全息投影缓缓亮起。淡蓝色的光晕中,无数微型机器人模拟图正在虚拟战场穿梭,时而组成阵列,时而分散隐匿。
“首先是能源维度。传统电池对于纳米级设备而言过于庞大,我们采用了复合能源系统......”
吴浩放大其中一个机器人模型,外壳上细密的纹路清晰可见,继续说道:“它的表面覆盖着柔性太阳能薄膜,能在光照环境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内置的振动发电模块可以利用设备运动,甚至自然风的动能,将机械能
转化为电力。
就像沙漠中的甲虫,能从空气中汲取水分,我们的纳米机器人也在向自然学习,从环境中获取能量。”
前排的年轻研究员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吴浩顿了顿,继续道:“其次是结构维度。这些机器人采用了仿生学设计,借鉴了蜜蜂复眼的多光谱感知系统,不仅能减少单个传感器的能耗,还能通过分布式数据处理降低运算压力。它们的外壳由超轻量的碳纳米管复合材
料构成,既能抵御风沙冲击,又具备电磁屏蔽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内部嵌入了微型相变储能材料,当遇到极端低温环境时,材料会自动释放储存的热量,确保核心部件正常运转。”
说到这里,他调出一张复杂的网络拓扑图,无数光点在其中闪烁连接,然后讲道:“最后是通信维度。在抗干扰方面,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单一段通信模式,采用量子跳频技术。简单来说,这些机器人就像一群默契的舞者,
每一次通信都在随机变换‘舞步,让敌方难以捕捉规律。
同时,它们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具备极强的容错能力,即便部分节点被干扰或摧毁,剩余机器人也能通过动态重组,自动补位完成任务。
画面中,模拟的纳米机器人在遭遇虚拟电磁干扰时,瞬间改变阵型,如惊鸿般分散又迅速聚合,引得现场响起一阵低声赞叹。林晓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追问:“但在高电磁脉冲环境下,这些微型设备的电子元件如何保证不
被损毁?”
“这正是我们正在攻克的难题。”
吴浩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我们从深海生物的抗压机制中获得灵感,为电子元件设计了多层防护罩’。
最内层是超导量子干涉器件,能将外界电磁干扰转化为无害的热量;中间层是智能凝胶材料,遇到强电磁脉冲时会瞬间固化,形成物理屏蔽;最外层则是动态自适应涂层,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电磁反射率。不过,目前这套系
统还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距离实战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时,窗外的海风突然呼啸而起,拍打着宴会厅的落地窗,却无法掩盖现场热烈的讨论声。德国专家施密特教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赞叹道:
“这种跨学科的创新思维,让我想起莱布尼茨说过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吴浩望向四周闪烁的目光,从白发院士的深思到年轻军官的憧憬,突然意识到,这些关于未来的构想,正通过一场场讨论,一次次思维碰撞,逐渐从
图纸走向现实。
他端起酒杯,琥珀色的液体泛起涟漪:“科技的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就像今晚这场暴雨,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水汽不断汇聚的结果。我们每一个设想,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未来的国防科技大厦添砖加瓦。”话音落下,
周围响起赞同的低语,而林晓的眼中,已经燃起了新的思考火花。
正说着,宴会厅的落地窗突然闪过一道闪电。不知何时,窗外已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玻璃上。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反而让讨论氛围愈发热烈。外国专家们也围拢过来,其中德国物理学家施密特教授用带着
口音的中文说道:“吴先生,您对技术双刃剑的理解令人钦佩。在德国,我们也在探讨如何用AI伦理框架约束军事应用。”
吴浩正要回应,手机又一次震动。这次是林薇发来的语音,背景音里似乎有文件翻动的声响:“看到你刷屏啦!尤其是那句‘科技的终极目标是守护生命‘,说得太棒了!”
紧接着是一串轻快的笑声,道“不过某人是不是该补充点能量了?我看直播里你连晚宴的菜都没吃上几口。”
他下意识摸了摸有些饥饿的肚子,正巧苏荷挤过人群,手中托盘上放着精致的冷盘:“吴总,您好歹吃点。”
说着,悄悄压低声音,“科技部张副部长想和您单独聊聊,就在隔壁休息室。”
当吴浩起身时,周围的讨论仍在继续。他望着那些专注的面孔????白发苍苍的老院士、眼神锐利的将领、充满干劲的年轻科研人员,突然觉得这场暴雨来得恰到好处。正如技术突破的道路上,总需要这样激烈的碰撞与交融。
推开休息室的门,茶香扑面而来。张副部长放下手中的茶杯,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位:“小吴,不介意我这个老头子再请教几个问题吧?关于你提到的脑机接口军事化应用......”
话音未落,窗外又是一道惊雷炸响,仿佛在为这场关于未来的对话伴奏。而在宴会厅的另一边,觥筹交错间,关于智能互联、关于国防科技的蓝图,正在无数智慧的碰撞中,被一笔一划地勾勒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