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待走进后,洛城殿的摆设也尽收眼底,殿上摆放着满满的小木案。
这小木案大约两、三尺高,众人需需正坐,也就是跪坐来答卷。
殿试题纸乃是黄纸,等同于天子亲授,贡士必须在地上跪受方可。
择座是自由的,莫泫卿最先走入洛城殿,随意的扫视过去,后排的采光相对差些,他走到了前排,在他家皇舅眼巴巴的注视下,走到里距离龙座最近的地方。
李怡脸色不变,只是眸底带着愉悦,自从外甥走举业后,就住到了村中,他们见的次数明显下降,他心里怪想的,如今能大明大放的看着,心中总算舒坦了。
后面的贡士大多都一并坐到前排,如此莫泫卿也不显得突兀。
只不过第二个进场的萧茁,却比后来的人坐得还要靠后,似乎特意坐在后排阴暗的位置。
众贡士将考篮拿出,将考具放置在小木案上。
席子上铺黄绒地衣,下衬篾席,就算跪坐,膝盖也不吃苦。
开考前,郑颢安排礼部的官员给每个贡士的桌上,都分了一包宫饼。
宫饼又称红绫饼,是圣人赐予进士御膳,这时给众贡士也算是图个吉利。
殿前南院有茶水房,贡士可随时自去取水。
相对来说殿试比考会试时要舒坦多了,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
且不说有满朝文武盯梢,还有圣人高高在上的坐在那里,一览众山小的,哪个新出炉的贡士不要命了,才会傻到作弊。
再说能在一路各种考中突出重围的,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辈。
各个都是经历了大浪淘沙,才爬到这里,不说是否每人都有真才实学,但肚里没点墨水肯定不成。
辰时初刻,礼部官员皆退去,李渼与十名读卷官入内。
李渼迈着四方步上前,刻意站到了莫泫卿跟前,对着众人朗声,道“开考!”
莫泫卿不用抬头瞧他,也知道李渼犹如开屏的孔雀。
呵,也不怕裤裆裂开了.....
随着太子殿下的一声令下,众人小心翼翼的从纸袋中抽出题纸,读卷。
试卷的首题乃是军事科的时务策。
问:《礼》、《乐》、《诗》、《书》,将之本也;德刑政事,战之资也。自营州东覆,赵郡南侵,践更塞下,望猎尘而股战;
拥麾陇上,闻虚弦而心死。中兴皇历,大讲戎机,悬金待赏,筑坛思拜。吾子才标美箭,门袭良弓,军法盈怀,兵规指掌,未知献何道使人兴义?
进何政使人知礼?施何方使人向信?行何术使人有勇?择前王之令典,合今日之权宜,助武成于七德,翼威加于四海。
又闻乎兵以正合,战以奇胜,然则守信非乎尚诈,成列异乎鼓儳,去就之宜,伫详厥旨。
大意是说:《礼》、《乐》、《诗》、《书》,是治军之本;道德、刑罚并用,是战场取胜的必备手段。
之前,军队在营州打了败仗,至今士气不振。如今,朝廷要重振军威,渴求良将。
诸位皆乃栋梁之才,善于刀枪剑戟,熟知兵法军纪,请问诸位打算如何恢复士气?
请诸位结合国情,充分陈述我军将士威加四海的方略。
此题包含军事战略与思想政治等难点,非文武兼备,绝无法下笔的。
不过大溏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可不只是拼得武功高低,很多文官同样要习武、识得兵法。
能成为一方将领不仅武功要好,更要精通兵法,腹中还要有诗书,且熟知《礼》、《乐》、《诗》、《书》。
按规矩每题须答字在千字左右,辰时初刻开卷,待天黑时,给两烛,烛灭强行扶出。
一日考两道题,时间不紧不宽,这会已经有很多人都开始提笔了。
莫泫卿的眸子粗略地将题目掠了一遍,他感觉圣人虽将题目出的刚柔并用,但却刻意给他放水。
对于普通贡士这种题目算是难了,但对于出身武将世家的他来说,却是得心应手。
几乎无需在脑中思索,就能写出答案,但他先不急,至少再周全一些,再尽善尽美点,他送给小姑娘的状元夫人之位,可从未想着参水。
他将墨水的塞子拔开,这是小姑娘提前给他准备好的,如此就无需研墨,直接用毛笔沾上就可以用了,省去不少时间。
小姑娘为了防止墨瓶被误碰,墨汁弄花了卷面,瓶身的材质选择了不易碎的铁质,还特别在瓶里面设下小机关。
必须需要垂直倾斜,否则瓶内的机关会堵住瓶口,是以就算铁瓶倾倒,装了半瓶的墨汁也根本流不出。
他用狼毫笔仔细地沾着小姑娘亲手研墨的墨汁,提笔入墨,先书写好履历,应殿试举人,臣莫泫卿,年十七,系岭南,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人士,今应殿试,下面将祖三代,履历等信息也写好。
试卷用的是七层宣纸,纸质细腻澄净。
之后就开始答试卷正文,正文用红线直格所划,一共八开,一开两面,每开十二行,一行允许写二十五字。
如此严密的规矩下,殿试试卷写出来文字俱是井然有序,阅读起来也令人心旷神怡。
首题他写的比较笼统,发挥的余地比较少,不过却写的极为细致,别人能想到的他扼要简明的写了,想不到他重点描述,势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莫泫卿很快答好一题,放于一旁待晾干,因为洛城殿除了贡士还有百官,平均每个贡士的桌案,就这么几尺宽的地方。
在准备写下一题前,这张答完的纸张必须晾干,再收起来,否则就没有写字的地方。
于是莫泫卿趁着晾干答卷的功夫,起身走到殿外茶房,准备去打了一壶茶水来饮用。
在走出殿外的一路上,都由执事官跟着,对于武威郡王来说,这些算不得压力,一来一回皆是未有在意。
就在回到殿内时,他瞅了阴影处的萧茁一眼。
同淡然的莫泫卿不同,萧茁都快疯了,试卷与昨夜他找人代笔的题目,完全不同,简直南辕北辙。
就算他想套用,都找不到方向,脑中一点思路也没有。
他若是自己绞尽脑汁的写,待文章一出定是笔落惊风雨,策成泣鬼神。不过不是惊艳,而是惊吓。
他敢说要是他自己写,会试舞弊的事情定然会暴露,待时后果不堪设想。
好似有无形的枷锁,套在了他的脖子上,紧迫的萧茁都快窒息了。
他豆大的汗珠直冒,就连手都无法攥住毛笔,抖动的厉害。
他就想着要不要装晕蒙混过去,可是圣人定会觉得蹊跷,不说他不好解释,若是圣人给他弄个补考,单独测试他,他不是更死定了。
就在萧茁紧紧皱眉,想着如何落笔时,看到一旁包着的宫饼,然后拿着这传说中的红绫饼。在桌上掰开,然后取了一辦沾着茶水来吃。
滋味如何他不知道,味同嚼蜡,他只想拖延时间,伺机想个其他的办法,以解燃眉之急。
虽李渼正在巡视考场,但他余光的重点却一直在萧茁身上。孰书网 .shuosh.
见了这一幕,李渼的嘴角不由得勾起。
哼,这个畜牲,竟敢在他首次担任主考之时,就顶风作案,完全拿他当摆设。
昨夜他刻意将假的考题泄露出去,就是在这等着你,一个草包竟然害得他差点.....
简直没脸提,他活这么大了,都没被扒了裤子挨板子过,他要是不能将被扒了的衣裳一件件穿上,都对不起全国百姓。
一包饼吃完了,萧茁还是没有动一笔,他此刻脸色煞白,加上僵硬的神色,如同僵尸一般狰狞。
“萧尚书,你家公子为何还不落笔?”太常官王暤向萧邺问道。
知子莫若父,萧茁有几分本事,萧邺非常清楚。
他努力的咧开嘴,从容的笑了笑,道“这兔崽子,一直这样!”
“这人是谁啊,看着挺眼熟。”兵部侍郎于琮也对殿试上的“僵尸”产生了好奇,他忙于兵部之事,来的稍微晚些,素日里又对这些人不熟,自然不认得萧茁。
刑部侍郎严祁对于这位还是满熟悉的,毕竟被他下了几次刑部大牢。
他将身子挪了过去,低声道“这人就是萧尚书家的萧茁.....”
“呵呵,真是久仰大名了。”于琮听了讶然,原来这就是萧家断了根的哪位,名头简直如雷贯耳。
于是,他多打量了萧茁几眼,然后笑的别有深意,对严祁道“或许人家有其他的考量吧!”
待到了午时,不少手快的贡士,已是写完了第一题,其余人也是答了大半。
很多人都拿起吃食,在殿里充饥。
而萧茁仍是一笔未动,只是僵硬的坐着。
仕宦们偶尔抬起头瞅萧茁一眼,却见他依旧没有提笔,不由奇怪,纷纷对萧邺投去奇怪的眸色.......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此时已经是酉时末了,殿试的时间将近过去了六七成。
萧茁似乎感觉到有好多人都在盯着自己,他们都等着看自己的笑话。
他真的极想随便写写,至少卷上有字,总比他交白卷强。
可是明知如此,他却一笔也写不下去。
见着四周之人都是奋笔疾书,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他心中的压力就更大了,方才只是手抖,这会连胳膊都麻的抬不起来。
他明明离着进士只差一步了,他明明可以要扬眉吐气,成为光宗耀祖的才子,可眼下却要从云间跌入泥间。
想到这里,萧茁的心里犹为地不甘心。
就在此时,他瞧见莫泫卿答的非常顺畅,这会儿已经答好大部分的题目,正在写最后的那张答卷。
萧茁心思一动,他强迫自己稳定了心神。
但见,萧茁双目一睁,好似脑里已是有了思路,迅速提笔入墨,飞快地书写着。
“唰唰!”将一个才思泉涌的才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实他趁着众人不注意,悄然地将答卷染满了墨汁,之后装在答卷的纸袋里。
趁着圣人不在龙椅上压阵脚的那点空挡功夫,萧茁将毛笔重重搁下,揉揉了眉心和太阳穴,好似耗尽了心神,非常疲惫。
接着他似模似样的双手抱着答卷,往中间的红毯上走去。
这时满殿贡士都是运笔入飞。
唯有莫泫卿已经放下笔,在晾答卷。
洛水村。
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如丝如缕,在山野间的树冠中袅袅飘升而起,那烟青色烟里,满是人间最平常的生活气息。
荣小九知道莫泫卿在殿试,不方便带上炭炉,吃的冰刺拔凉,肯定不好。
她支开了三个青,亲自下了厨房。
她在灶台煮上饭后,又将鲜鸡找了出来。
将鸡腿去骨后切成小丁,加入调料与蛋液、面粉,腌制上。随手从院中拔出葱姜蒜,迅速切成片。
把筐中的干核桃一个个夹在门缝处,拉着门把手,只听咔擦一声,干核桃核应声而开。
因荣小九是吃货中的精英,她掌握的力度恰恰好,干核桃仁大部分都保持了完整形态。
她将其洗净,沥干水。
在锅内倒入少许素油,烧热后端起锅,将沥干水的核桃仁下入热油中,用铁锅的余温炸核桃炸仁,温油将其捂熟,待闻到桃仁香味后,捞出备用。
这时荣小九将锅重新放回灶台,用里面剩下的素油,烧成五六成热后,下入鸡丁翻炒,鸡丁变色后捞出控油备用。
锅中剩底油,放入准备好的甜面酱,白糖,蚝油等酱料,倒入葱姜和山泉水,小火熬至粘稠起泡后,依次下入鸡丁,核桃仁,快速翻炒至酱汁均匀地裹上色。
她用手捏了一块鸡丁放入口中,品了品。
口感虽不如御厨做得美味,但在民间已是极品。
她寻了根最大的黄瓜,将黄瓜洗净,切成约两寸长的大段,在两边的边缘处,轻轻划开不到半寸深度的薄片开口,特意留出个底。
再沿着此开口横切,将上面这块拿掉,再用将尖端磨锐利的勺子,将黄瓜中间挖空,形成一个凹槽。
又寻了个大盘子,将黄瓜槽摆上,填入炒好的酱爆桃仁鸡丁,撒白芝麻和少许香油。一节挨着一节,组成了竹子的形态,又用红笋的配在一旁。
但她觉得这点儿怕是不够,足足饿了一日的莫泫卿吃饱的,殿试绝对是重脑力活,可不能饿坏了。
这时米饭也已经煮熟,荣小九将白饭平铺在碗里压实,倒扣在盘子里,想了想用炒熟的黑芝麻撒在上面,写了“泫哥哥最俊”五个大字。
这是曾经他在洛水书院时,她给她送饭时做的菜式,他当时很喜欢吃的。
她想着给他再补补,于是又准备做竹香芙蓉蛋羹。
将碗口粗的竹筒重新刷洗干净,在里面打了三个鸡蛋,并在搅拌鸡蛋的同时,缓缓倒入温水,盐少许,搅匀。
待锅中的水沸腾后放入蛋羹,用荷叶盖住碗口。
随即,又在厨房里找了些鲜虾,给虾剥皮,挑出虾线,开背对切,等蛋羹半熟时,轻轻地放在蛋羹上,虾仁就美美地卧在明黄黄的蛋羹表面上。
用温水与鸡蛋融合,两份水一份蛋的比例,这样的蛋羹不会蜂窝状,加适量盐方便蛋羹成型。
细嫩的比水豆腐还滑嫩,最后撒上碧绿葱花,滴入芝麻油、酱油,口感浓郁的芙蓉蛋羹出锅喽!
只要想到莫泫卿吃她亲手做的食物,她就如同吃了蜜糖般开心,只是不知他的殿试,考得顺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