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5章十三弟,收手吧,我不与你计较!
始皇打飞淳于越后,镇定自若地站立,目光转向扶苏和赢子天。
此刻,扶苏和赢子天都愣在原地。
不仅如此,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的将军、大臣都恐惧地注视着中央,银甲龙骑兵所在的位置。
这次,大雪龙骑的出手,实在太过狠辣。
如果说刚才他启动时,顺脚踢飞胡亥,顶多算是教训一下。
但这一次,他将朝廷重臣,扶苏的老师淳于越打得骨折吐血,生死未卜!
这已经不是教训,而是实实在在的犯罪!
在大秦的朝廷之上,在文武百官面前,公然攻击并可能杀死朝廷官员!
而且,此人还拥有帝师之称,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位丞相的高官!
这不是儿戏!
“十三公子!你是不是玩得太过火了?!”
“你铲除异己就铲除异己,独权就独权!”
“动用如此强大的军队,直至在朝廷上杀人,算怎么回事?!”
“你为了独权,难道连颜面也不要了吗?公然行凶?!”
“那你干脆把满朝文武都杀光吧!”
“否则,只要还有一人,将今日之事传出,整个大秦都不会再有人服从你!”
“届时,即便你登上宝座,也将孤家寡人,无人追随!”
“普天之下,皆会揭竿而起,反抗你的统治!”
人群中,这几句话如寒风刺骨,穿透了寂静。
始皇帝并未理睬,视扶苏与赢子天为嬴政的傀儡,待会自有他们受的。
那些刚才叫嚣十三公子无权、指责李斯不公、控诉十三公子铲除异己的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否则,落在小十三手里,只怕结局更为凄惨。
此刻,始皇帝冷眼注视着扶苏和赢子天,对那些呼喊的大臣们视而不见。
大臣们误以为大雪龙骑兵有其特殊使命,仅针对反对十三公子之人。
他们深知,在这文武百官面前,他不敢真正下手。
“你敢于朝廷上杀害淳于越大人,那么,就把我们全部斩尽杀绝吧!”
“区区大雪龙骑兵,竟敢在朝堂上耀武扬威!”
“没错,不过是个听命于十三公子的走狗,真是狂妄至极!”
始皇帝不动声色地记下了这些出言不逊者的名字。
此时,扶苏已感恐慌。
胡亥被打飞,淳于越生死未卜,而这位大雪龙骑,横跨朝堂,冷漠地立在他面前。
他曾多次期盼蒙恬、王翦等大将前来保护,却未能如愿。
扶苏虽不明所以,但至少意识到,朝堂的掌控权已落入十三弟之手。
恐惧逐渐侵蚀着扶苏,他对着台上的嬴恒大声质问。
“十三弟,你真要先弑父,再在朝廷上公然对我下手吗?”
“你要成为那个杀父弑兄的暴君吗?”
“如此,天下何人能服你?”
“十三弟,收手吧!“
“命令你的手下,这位大雪龙骑,立即停手,俯首接受我大秦法律的制裁,或许你的君王声誉还能保全!”
“十三弟,关于李斯的事,我现在暂且不与你计较。”
“然而,你手下伤害我师淳于越,此事不能就此罢休。”
“若不想铸成大错,你必须立刻下令制止他!”
台上,嬴恒下巴微抬,面带微笑,注视着扶苏,无论他说什么,都无动于衷。
谁说所有大雪龙骑兵都是我的手下呢。
眼前这位显然不是,他的行动与我无关,我只是个旁观者。
喂,青衣,再给我一颗葡萄。
咩咩咩
嚼着葡萄的嬴恒,继续静静地看着扶苏,一言不发。
然而,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漠然,仿佛一切纷扰与他无关,任由事态发展。
扶苏在绝望的深渊中,面对步步逼近的银甲大雪龙骑兵,铿锵一声,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剑尖斜指银甲,他冷冽地喝道。
“我乃大秦长公子扶苏,若你不希望三族受灭,立刻收手,此刻下跪谢罪,我尚可饶你一命!”
“若你冥顽不灵,休怪我此刻便在此地取你首级!”
砰!!!
扶苏的身体,如断线风筝般飞起。
此刻,不止扶苏、赢子天,就连群臣都困惑不已。
究竟发生了何事?
蒙恬不是扶苏公子的坚定盟友吗?
为何在朝堂之上,面对十三公子的大雪龙骑威胁,蒙恬竟不敢出手相救?
你不出手也就罢了,你的副将欲挺身护主,你却暗中下手将其击倒,这算怎么回事?
你难道没看到,你的部下陆仁甲倒下前,回望你出手时眼中的那份惊愕和不解?
他如此信赖你,结果却是遭受你的背叛?
你是军中的最高统帅,怎能做出这样的事呢?!
背叛下属,今后你如何领军,谁还敢为你效忠?!
现在,扶苏和赢子天皆是瞠目结舌。
眼前的情景虽复杂,但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一瞬之间。
黑冰台显现又消失,扶苏呼唤蒙恬,蒙恬无动于衷。
陆仁甲欲行动,蒙恬立即出手制住陆仁甲,随后又迅速退回原位。
这一切,都在短暂的一息之间发生。
此时,那位银甲大雪龙骑已距扶苏等人不到十步之遥。
对于顶尖高手而言,这样的距离仅在眨眼之间便可跨越。
在扶苏和赢子天的震惊中,他们的第三位同伴,梦想成为丞相的淳于越,及时从恍惚中清醒过来。
他急切地大喊:“王翦、王贲将军,别袖手旁观,速来救公子!”
“大雪龙骑竟敢公然闯入朝堂,对长公子扶苏下手,此刻你们还在发愣?”
“无论是新法还是旧规,你们身为将领都应守护公子的安全!”
“快,拦住他!”
“他这是以下犯上,你们现在还愣着,就是违法!”
“回头我定会上书弹劾,治你们的罪!”
淳于越的智慧就在于他利用法规来为自己辩解。
无论大雪龙骑是否动手,他提前说出这番话。
事后不论如何,王翦、王贲、蒙恬等人都将处于不利之地。
到时候,他若再争夺丞相之位,这些人若不支持他,他便会以此事作为筹码。
令人惊叹的是,他在如此紧张的关头,想到的全是政治权谋。
然而,其他大臣并未深思至此,淳于越此刻的呼喊,无论从情感还是道理上看,都是合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