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甄院长,北极狐情况怎么样?”
“先说到底救没救回来?”
龚玮和邢从连慌着上前询问道,他们可比陆浩紧张多了,结果远比过程重要的多,这可关系到今天怎么跟上级领导汇报。
“龚队长,邢局长,幸不辱命,人算是从阎王爷那里抢救回来了……”甄继民擦着额头的汗说道。
虽然在手术台上操刀的不是他,那也是县医院的外科主任在做手术,从管理上来说,是县医院的人,要是北极狐没有抢救回来,甄继民也没办法向陆浩交代,所以他在......
李慎缓步走出兵部大营,夜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寒意刺骨。他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目光微沉。亲卫低声禀报:“大人,三皇子宴请诸将,王尚书已公开表态支持他。兵部内部已有风声,王尚书正在调兵遣将,似有异动。”
李慎微微颔首,声音低沉:“王远山果然投靠三皇子了。看来,他已下定决心押宝。”
亲卫皱眉:“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兵部若被三皇子掌控,京城局势恐怕会失控。”
李慎沉默片刻,缓缓道:“先不急。王远山虽掌兵部,但兵部诸将并非全都听命于他。今日我已与几位副将达成默契,他们虽未明确表态支持太子,但至少不会轻易倒向三皇子。只要他们保持中立,三皇子便无法轻易调动京城禁军。”
亲卫点头:“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李慎目光微动,缓缓道:“回东宫。太子那边,恐怕也已收到消息。”
---
东宫书房内,太子神色凝重,来回踱步。他身旁的谋士赵元正低头沉思,眉头紧锁。
“李大人还未回来?”太子停下脚步,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躁。
赵元轻声道:“殿下,三皇子已公开拉拢兵部诸将,王远山也已表态支持他。若兵部真被他掌控,我们恐怕难以抗衡。”
太子握紧拳头:“父皇尚未决断,三皇子便敢如此妄为,简直不将我放在眼里!”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慎推门而入,风雪随之涌入。
“殿下。”李慎拱手行礼,神色平静。
太子连忙上前:“李大人,兵部那边如何?”
李慎缓缓坐下,沉声道:“兵部几位副将已与我达成默契,虽未明确表态,但短期内不会倒向三皇子。王远山虽已支持三皇子,但兵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只要我们稳住几位关键将领,便可牵制王远山。”
太子松了口气,但仍有些不安:“可若王远山调动禁军,强行扶持三皇子,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慎微微一笑:“殿下不必惊慌。禁军虽归兵部统领,但真正掌控禁军的,并非王远山,而是禁军统帅??镇国将军赵世勋。”
赵元闻言,神色一动:“赵世勋?此人素来低调,极少参与朝中争斗,若能拉拢他,或许可化解危机。”
李慎点头:“正是。赵世勋乃先帝旧臣,素来忠于皇室,若能让他看清局势,或许可助我们稳定京城。”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那该如何说服赵世勋?”
李慎缓缓道:“赵世勋虽不涉朝政,但对陛下忠心耿耿。若能让他明白,支持太子,才是陛下之意,他或许会出手。”
太子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那便由李大人去说服赵世勋。”
李慎拱手:“臣,遵命。”
就在此时,门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一名心腹快步走入,神色慌张,“三皇子刚刚下令,命兵部调集两千禁军,进驻东宫外街!”
太子脸色骤变:“他竟敢公然调动禁军?这是要逼宫!”
赵元亦是神色凝重:“若禁军真进驻东宫外街,我们便处于被动,随时可能被控制。”
李慎目光微动,缓缓道:“看来,三皇子已经等不及了。”
太子急道:“李大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慎缓缓起身,目光坚定:“事不宜迟,我即刻前往镇国将军府,说服赵世勋。若能让他出面,便可阻止禁军调动。”
太子点头:“好。一切,便拜托李大人了。”
---
镇国将军府,夜色沉沉,风雪依旧。
李慎踏入府中,赵世勋早已在书房等候。他年约五十,身形魁梧,神情冷峻,目光如炬。
“李大人。”赵世勋起身拱手,“深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
李慎拱手回礼,缓缓道:“今日京城局势骤变,三皇子已调动兵部,意图强行掌控禁军。赵将军身为禁军统帅,岂能坐视不理?”
赵世勋神色不变:“禁军调动,需陛下诏令。三皇子虽得王远山支持,但无陛下诏书,岂敢擅动?”
李慎微微一笑:“赵将军所言极是。但三皇子已下令兵部调军,若赵将军不加以制止,恐怕京城将陷入混乱。”
赵世勋沉吟片刻,缓缓道:“李大人,你此来,是想让我出手,阻止三皇子?”
李慎点头:“正是。赵将军素来忠于皇室,若京城动荡,陛下病重,岂能坐视不理?”
赵世勋目光微动,缓缓道:“陛下病重,太子与三皇子之争,本不该牵涉禁军。但若三皇子真有异心,我身为镇国将军,自当护国。”
李慎目光微动:“赵将军若愿出手,便可稳住京城局势。若能阻止三皇子调军,便可让他知难而退。”
赵世勋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好。我明日便前往兵部,亲自过问此事。”
李慎拱手:“多谢赵将军。”
赵世勋微微一笑:“李大人,你此番前来,恐怕不止是为了阻止三皇子吧?”
李慎神色不变,缓缓道:“赵将军明察秋毫。若京城局势稳定,太子便可顺利继位。赵将军若能助太子登基,必为从龙之臣,受陛下重用。”
赵世勋目光微动,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
翌日清晨,兵部大营。
赵世勋亲临兵部,召集诸将,宣布禁军调动需陛下诏令,否则不得擅自行动。王远山虽有三皇子支持,但赵世勋为禁军统帅,手中握有实权,兵部诸将皆不敢轻举妄动。
三皇子得知此事后,脸色铁青。
“赵世勋竟敢插手!”他怒声喝道。
王远山亦是神色阴沉:“赵世勋一向中立,如今却突然站队,恐怕是李慎在背后运作。”
三皇子冷笑:“李慎果然不简单。但他以为这样就能稳住局势?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撑多久。”
王远山沉吟片刻,缓缓道:“殿下,既然赵世勋已站队,我们便不能再拖。若要夺权,必须尽快行动。”
三皇子目光微动,缓缓点头:“好。那就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储君人选。”
---
京城的风雪仍未停歇,夜色愈发深沉。
李慎站在东宫书房窗前,望着远方的皇宫,心中却已有了决断。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色深沉,京城的风雪依旧未停,东宫书房内烛火摇曳,太子神色凝重地站在案前,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李慎立于一旁,目光微沉。
“李大人,父皇病势加重,已昏迷一日未醒。”太子低声道,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安,“三皇子那边动作频频,若陛下……若陛下真有不测,恐怕他便会立刻动手。”
李慎缓缓点头:“殿下所言极是。三皇子已得兵部支持,若陛下驾崩,他必会抢先一步,逼宫夺位。”
太子咬牙道:“可我手中并无实权,如何与他抗衡?”
李慎沉思片刻,缓缓道:“殿下不必惊慌。陛下虽未明言,但召我与洛桑回京,便是要我们辅佐殿下。若陛下驾崩,朝中局势未定,三皇子若妄动,便是大逆不道。只要我们稳住局势,便可待机而动。”
太子目光微动:“可若陛下真有不测,朝中大臣会如何反应?”
李慎微微一笑:“朝中重臣,虽有倾向,但大多仍以皇命为尊。若陛下驾崩,传位于殿下,群臣自当归附。如今之计,是稳住京城,不让三皇子有机可乘。”
太子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那便由李大人全权处置。”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心腹快步走入,神色凝重。
“殿下!”心腹低声禀报,“皇宫传来消息,陛下病情恶化,已召集几位老臣入宫议事,恐怕……恐怕撑不过今夜。”
太子脸色骤变,李慎亦是神色微动。
“陛下要召集老臣?”李慎目光微动,缓缓道,“这恐怕是最后的安排。”
太子急道:“若陛下真要传位,为何不召我入宫?”
李慎沉声道:“陛下此举,恐怕是要避人耳目。若三皇子得知陛下将传位殿下,恐怕会提前动手。陛下此举,是在为殿下争取时间。”
太子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父皇……为何不早做决断?”
李慎目光微沉:“陛下病重已久,恐怕早已心力交瘁。如今,我们只能等待。”
就在此时,门外再次传来急报。
“殿下!”另一名心腹快步走入,神色慌张,“三皇子已秘密召集亲信,似有异动!”
太子脸色骤变:“他果然等不及了!”
李慎缓缓起身,目光坚定:“殿下,事不宜迟,我即刻前往皇宫,探听陛下情况。若陛下真有遗诏,我便设法将其带回东宫。”
太子点头:“好。一切,便拜托李大人了。”
李慎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
皇宫,御书房外。
风雪交加,王承亲自守在御书房门前,神色凝重。几名老臣已入内多时,书房内却依旧寂静无声。
李慎缓步走近,王承抬头望见他,微微点头。
“李大人。”王承低声说道,“陛下已召集几位老臣,似有遗言。”
李慎微微拱手:“劳烦王公公通传,我有要事求见陛下。”
王承神色微动,低声道:“李大人,陛下已昏迷多时,几位老臣正在商议,恐怕……恐怕已无力回天。”
李慎目光微沉:“无论如何,我必须见陛下一面。”
王承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替你通传。”
片刻后,王承从书房内走出,神色复杂。
“陛下已昏迷,几位老臣正在商议继位之事。”王承低声道,“李大人,陛下若真有遗诏,恐怕会落在几位老臣手中。”
李慎微微颔首:“可否让我入内一见?”
王承点头:“我已替你通传,几位老臣同意你入内。”
李慎拱手道:“多谢。”
他缓步走入御书房,只见几位老臣围坐在案前,神色凝重。皇帝依旧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双眼紧闭,仿佛随时可能闭上。
李慎上前跪地:“臣,李慎,参见陛下。”
几位老臣望向他,神色各异。
“李大人。”一位年长老臣沉声道,“陛下已昏迷,我们正在商议继位之事。你来此,所为何事?”
李慎缓缓道:“陛下召我与洛桑回京,便是要我辅佐太子。若陛下真有遗诏,臣愿代太子前来听命。”
几位老臣对视一眼,年长老臣缓缓道:“陛下虽未明言,但太子乃嫡长子,理应继位。只是……三皇子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李慎微微一笑:“三皇子若妄动,便是大逆不道。只要陛下遗诏明确,群臣归附,三皇子便无话可说。”
年长老臣点头:“好。陛下若真有遗诏,我们自当交予太子。”
就在此时,皇帝微微睁眼,目光涣散,却仍带着一丝威严。
“李……慎……”皇帝艰难地开口,声音微弱。
李慎连忙上前:“臣在。”
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几不可闻:“朕……已命……几位老臣……传位于……太子……你……辅佐他……稳住京城……”
李慎重重叩首:“臣,遵旨。”
皇帝目光微动,缓缓闭上眼,气息愈发微弱。
几位老臣神色凝重,年长老臣缓缓道:“陛下已交代清楚,传位于太子。李大人,你速回东宫,告知太子。”
李慎起身拱手:“臣,遵命。”
他转身离去,心中却已明白,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