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浩和萧辰都对此表示了认可。
要是短时间内不能将对方狙击手拿下,就是自讨苦吃,还会暴露自己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声色的一直跟着,看看对方狙击手的落脚点。
“后来呢?”萧辰追问道。
“他们开车又绕回了金州省地区……”
“等等,你说他们?”陆浩疑惑道。
武明宇一拍脑子道:“陆县长,怨我刚才没说明白,狙击手最开始逃走的时候是一个人,后来中途换车以后,就变成了两个人,有同伙来接他了。”
“那他们回了金州省......
翌日清晨,朝会未散,王远山便已悄然离宫。他乘坐的马车在京城主道上缓缓前行,车帘微掀,他望着街边熙攘的人群,神色沉静,心中却已盘算良久。
“大人,赵元那边已经动了。”李通低声禀报,坐在车厢对面,神色凝重。
王远山轻轻点头,道:“赵元不会坐以待毙,他必然会反击。只是,他若想扳倒我,便必须动用他手中真正的底牌。”
李通皱眉:“他手中还有什么底牌?”
王远山嘴角微扬,目光深邃:“赵元掌兵多年,根基深厚,朝中不少将领都出自他的门下。若他要动,必然联合兵部旧部,试图在朝堂上反扑。只可惜,他太迟钝了,没看出这场棋局的关键,从来就不是兵部,而是皇帝的态度。”
李通沉思片刻,缓缓道:“可若皇帝始终不表态,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远山微微一笑:“皇帝不会一直沉默。他需要一个能掌控兵部的人,但他更需要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赵元虽忠诚,但手段粗暴,行事霸道,早已引起皇帝疑心。而我……则不同。”
李通点头,不再多言。
马车缓缓驶入兵部衙门,王远山下车,步入正堂。堂中早已聚集了兵部众臣,众人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神情冷漠,似乎在观望局势。
王远山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诸位,昨日赵元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知晓。今日召集诸位,是想说明一件事??兵部,不能乱。”
众人沉默。
一名老臣站出,拱手道:“王尚书,赵元虽有错,但毕竟是前兵部尚书,若贸然追责,恐怕会引起军中动荡。”
王远山淡淡一笑:“赵元之事,自有御史台彻查,朝廷自有法度。但兵部之权,必须归一。若诸位仍有疑虑,不妨直言。”
另一名中年官员上前一步,语气谨慎:“王尚书,兵部向来军政不分,赵元虽有越权之举,但也确实为京城安危考虑。若因此彻底清算赵元,恐军中将士不服。”
王远山目光一沉,语气坚定:“兵部若不能统御军权,便无存在的意义。赵元擅调禁军,已是触犯军规,若不惩处,何以服众?”
堂中众人面面相觑,气氛凝重。
片刻后,一名年轻官员站出,拱手道:“属下支持王尚书,兵部必须整顿,否则迟早会出大乱子。”
王远山点头:“很好。今日之后,兵部所有军务调动,必须经由兵部尚书与皇帝共同签署,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若有违者,按军法处置。”
众人纷纷应命,堂中气氛逐渐缓和。
王远山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已初步掌控兵部。但赵元那边,绝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未及午时,兵部便传来消息??赵元私下召见了几位军中将领,密谈良久。
王远山得知后,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赵元,终于要动手了。”
---
夜幕降临,京城风雪初起,寒意逼人。
王远山独坐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沉静。
“大人,赵元已召集兵部旧部,意图在明日朝会上联合弹劾您。”李通低声禀报。
王远山放下密信,轻声道:“他想用兵部旧部来制衡我?可惜,他太迟了。”
李通皱眉:“那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王远山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风雪中的京城,语气平静:“明日朝会,我会先发制人。”
李通一愣:“大人要做什么?”
王远山回身,目光如炬:“赵元想用兵部旧部来压制我,那我便让他明白,兵部的真正归属,不是靠旧日情分,而是靠实力。”
李通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
王远山微微一笑:“我已经安排好了。明日朝会上,我会正式宣布,兵部将进行一次大整顿,所有兵部官员,必须重新考核,以决定去留。赵元那些旧部,若无真才实学,便只能退位让贤。”
李通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此举若成,赵元在兵部的势力将被彻底清洗。”
王远山点头:“不错。赵元若想反击,就必须在朝会上阻止此事。但皇帝不会允许兵部再次陷入混乱。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兵部,而我,正是他最信任的人。”
李通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属下明白了。”
王远山望向窗外,风雪渐大,京城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他低声喃喃:“赵元,你太小看我了。这场棋局,你已彻底落了下风。”
---
翌日清晨,朝会再开。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沉,扫视群臣。
王远山缓步出列,手持奏章,神情肃然:“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微微颔首:“讲。”
王远山朗声道:“陛下,兵部自赵元执掌以来,军政混乱,权责不清,已成隐患。臣恳请陛下批准,对兵部进行全面整顿,所有兵部官员,重新考核,以定去留。”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元脸色微变,立刻出列:“王尚书此言何意?兵部官员,皆为朝廷栋梁,岂能因一人之言而轻易罢免?”
王远山冷笑:“赵大人,兵部若不整顿,迟早会出大乱子。若你担心考核之事,不如亲自带头,接受考核,以证清白。”
赵元脸色一沉,却无言以对。
皇帝目光微动,缓缓开口:“王尚书所言,也不无道理。兵部整顿,确有必要。朕准了。”
赵元心中一震,皇帝竟未反对,反而支持王远山。
他连忙道:“陛下,此事重大,还请慎重考虑。”
皇帝淡淡一笑:“朕已考虑清楚。兵部整顿,由王尚书全权负责。”
赵元脸色苍白,他知道,自己已彻底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王远山躬身行礼,神色平静:“臣谢陛下信任,定不负所托。”
皇帝望着王远山,眼神中透着一丝深意:“王远山,朕希望你能让兵部恢复秩序。”
王远山郑重道:“臣定竭尽全力。”
赵元站在一旁,神色复杂,他知道,自己已彻底败了。
这场棋局,终于落下帷幕。
而王远山,也终于站上了权力的巅峰。
赵元离开朝堂后,京城的风雪愈发猛烈,仿佛要将一切过往的尘埃掩埋。王远山回到府中,天色已暗,府邸内外灯火通明,守卫森严。他缓步走入书房,神色平静,但眉宇间透出一丝疲惫。
“大人,赵元已连夜召集了几位军中旧部,似乎在密谋什么。”李通低声禀报,站在书房门口,不敢贸然入内。
王远山坐在案前,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缓缓道:“他若不动,那才奇怪。赵元虽败,但尚未彻底出局。他若想翻盘,唯一的办法,便是动用军中旧部,试图在朝堂之外施压。”
李通皱眉:“若他真调动军中力量,恐怕会引起更大动荡。”
王远山轻轻摇头:“赵元不会那么蠢。他清楚,若真调动军队,便是犯上作乱,皇帝绝不会容忍。他现在要做的,是制造混乱,让兵部陷入僵局,逼皇帝重新考虑对我的信任。”
李通沉思片刻,道:“那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王远山放下茶盏,目光深沉:“兵部整顿的奏章已呈交御前,皇帝已准。赵元若想阻止,唯一的办法,便是联合朝中旧臣,在明日朝会上反对兵部整顿。而我……早已布好后手。”
李通眼中闪过一丝惊色:“您的意思是……”
王远山微微一笑:“我已经安排兵部几位新晋官员,在明日朝会上,联名上奏,揭露赵元在任期间,曾多次私调军粮,贪污军饷,甚至暗中勾结地方军阀,意图培植私兵。这些罪名,虽未必能定罪,但足以让皇帝对赵元彻底失去信任。”
李通点头,但神色仍有些迟疑:“可若赵元察觉不对,提前反击,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远山目光如炬:“他若反击,便是自乱阵脚。我会让兵部几位心腹官员,在赵元反击之时,立刻上奏,指控赵元蓄意扰乱兵部秩序,意图动摇朝廷根基。届时,皇帝若不表态,赵元便成了叛臣;若皇帝出面保他,那兵部整顿之事,反而会更顺利。”
李通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属下明白了。赵元现在,已无退路。”
王远山轻轻点头,目光深邃:“不错。他现在,要么束手就擒,要么孤注一掷。而无论他选择哪一条路,最终的结果,都只有一个。”
李通望着王远山的背影,心中生出一丝敬畏。他知道,王远山已彻底掌控局势,而这场棋局,也终于走向了终局。
---
翌日清晨,风雪未停,京城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朝会开始,皇帝端坐龙椅,神色平静,目光深沉。
王远山缓步出列,手持奏章,神情肃然:“陛下,臣有本奏。”
皇帝微微颔首:“讲。”
王远山朗声道:“陛下,臣昨日查明,赵元在任兵部尚书期间,曾多次私调军粮,贪污军饷,甚至暗中勾结地方军阀,意图培植私兵。此等行为,已严重动摇军纪,威胁朝廷根基。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以正军纪,以安人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赵元脸色微变,立刻出列:“王尚书此言纯属污蔑!臣从未有过此等行为,更不可能勾结地方军阀!”
王远山冷笑:“赵大人,证据确凿,若你真无此事,为何兵部账目中,有大量军粮去向不明?为何地方军阀的军械库中,会有兵部的军饷账册?”
赵元一时语塞,他没想到王远山竟已掌握如此多的证据。
皇帝目光微动,缓缓开口:“王尚书所言,也不无道理。赵元,你可有话说?”
赵元咬牙道:“陛下,臣愿接受调查,但王尚书此等污蔑,也必须严惩!”
王远山淡淡一笑:“赵大人,若你真无此事,那便无需担心。可若你真有此等行为,那便是犯上作乱,理应按军法处置。”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道:“此事,朕会命御史台彻查。王尚书,你且退下。”
王远山躬身行礼,退至一旁。
赵元站在原地,脸色阴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彻底陷入王远山的圈套之中。
皇帝望着赵元,眼神中透着一丝冷意:“赵元,你若真有此事,那朕也保不了你。”
赵元额头渗出冷汗,他终于明白,自己已彻底失去皇帝的信任。
---
夜幕降临,皇宫深处,御书房内。
皇帝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密报,神色平静,却眼神锐利。
“王远山果然不简单。”他低声喃喃,“竟敢在朝会上直接揭露赵元的过往,看来他是真想彻底掌控兵部。”
李慎轻步走入,低声禀报:“陛下,赵元已被御史台带去问话,他似乎已察觉不对,想要逃离京城。”
皇帝微微一笑:“他逃不掉。朕已下令封锁城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李慎迟疑道:“陛下,是否要出手相助赵元?”
皇帝摇头:“不必。朕要看看,王远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语气低沉:“朕需要一把刀,但也要让它明白,刀终究只是刀。”
李慎点头:“属下明白。”
皇帝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
王远山回到府中,已是深夜。
他独坐书房,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
“大人,赵元已被御史台带走,他似乎想联系地方军阀,试图反扑。”李通低声禀报。
王远山淡淡一笑:“他若真能联系上地方军阀,那便是自寻死路。皇帝不会容忍任何威胁皇权的行为。”
李通皱眉:“那大人打算如何应对?”
王远山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语气平静:“赵元已无退路,他若真想翻盘,就必须动用最后的底牌。而我……已准备好迎接他最后的反击。”
李通望着王远山的背影,心中生出一丝敬畏。
他知道,王远山已彻底掌控兵部,而这场权力的巅峰之战,也终于走向了终局。
在这风雪之后,在这京城之内,在这皇宫深处,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他,也已准备好迎接下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