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40章一群「义士」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举目看向坐在中间上首位的首领孔修文,眼神里全是崇敬。
「大哥,你太牛了!居然搞来了制式火器。」
「大哥,有这一百枝火器,我们大事可成!」
孔修文矜持地摆了摆手,示意手下把木箱抬走,把忠义堂大门关上。
房间里只有他和十位心腹头目。
他指着左边下首第一个头目。
「陈大牙,你以前是济宁州州衙的押司,急公好义,义薄云天,整条运河上的好汉,哪个不知山东呼保义陈大牙!
你这麽好的一个人,居然被狗官扣上黑帮恶势力保护伞的罪名,家破人亡,被发配到胶东海岛服劳役,天天修港口,筑城池,累得跟孙子一样。
现在好容易跑了回来,要不要沉冤待雪,还你清白!」
陈大牙上面两颗大牙龅出一截,像只兔子一样。
他被说中心中痛处,恨然地站起来,紧握拳头,无比愤慨。
「孔当家的说得没错!我陈大牙什麽人,在座的都知道。
过往山东的江湖好汉们,哪一位没得过我的好处?
哪一位没竖起大拇指,说我陈大牙就是当代的及时雨,大明的宋公明!」
「没错!」
「说得对!」
「陈大哥是大好人!」
忠义堂里的众人纷纷捧场。
「我这样的人都被冤枉诬陷,这世道上还有公理吗?还有王法吗?」
陈大牙愤然地做了一句总结,然后摇着头坐了下来。
孔大首领又指着右边下首第一位说:「童秀才,你家世代斯文,耕读传家,你也寒窗苦读十五年,终于考上童生,准备一展手脚,在科试上一逞青云志,不想奸臣当道,废理弃儒。
说翻天就翻天!
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了上千年,历朝历代当官的,哪个不是科试场里的功名!
东华门唱名,琼林宴插花,童兄,你家六代人的期盼,毁于一旦。
怎麽不叫人痛心疾首!」
童秀才捶胸顿足地大哭道:「我家祖祖辈辈都是良善之辈,代代苦读圣人经义,只求一展宏图,报效朝廷。
不想朝廷有奸臣坏人,扰乱朝纲,颠倒乾坤,居然废停了科试。
这些不忠不孝不贤不良之辈,看他们有何颜面去见底下的列祖列宗啊!」
孔大首领欣慰地点点头,指着左边下首第二位,「梁栋梁,你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自阉以求进宫,意欲报效君上。
不想奸臣阉党勾结,居然禁绝再招录阉人,这岂不是绝了你的生路吗?」
梁栋梁站起来,身形雄伟,但脸上白净无须。
他流着泪,痛苦得脸都变形。
「可怜我家世代忠良,深受皇恩,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报效皇恩。
我少小读书不成,无法以学问报效朝廷,为皇上效犬马之劳。左思右想,痛下决心,乾脆自阉,自荐入宫,伺候圣驾左右,以全梁家世代忠良。
不想天杀的奸人,居然怂恿皇上,从万历元公然禁绝招募阉人。
还说什麽新时代新规矩,什麽不能既要新时代的好,又要享旧时代的福。
这叫什麽话!
简直胡说八道!
阉寺之措,从商周就有,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怎麽能说废就废。
以后秽乱宫闱,脏了皇室血脉,可怎麽办啊!」
梁栋梁哭天喊地地大哭一顿后,最后喊道:「我岂不是白白自阉!天杀的奸人啊,我与你们不共戴天!」
下面的头目们一个个跳出来,痛斥如今奸邪当道,良善惨遭欺凌。
孔修文满意地点点头。
他父亲曾是山东大儒,享誉海内。
经常与稚川公(王材)丶仲修公(季德甫)丶午塘公(闵如霖)丶四溟山人(谢榛)往来密切,称兄道弟。
自己身为儒二代,有秀才功名。
舅舅是进士,姐夫是举人,自己是秀才,自家是定陶第一名门世家,家里有良田数千亩,商铺上百间,奴仆近百,姬妾十几位。
真是生活乐无比!
不想孔府大案,先是连累舅舅,接着连累父亲和姐夫一家,亲戚数十家被一并抄没。
舅舅丶父亲和姐夫等亲人,陆续死在流放西北的路上,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而今终于逃回山东,自己定要报仇雪恨,一洗自家的冤屈,以慰诸位亲人在天之灵。
孔修文等几位头目诉述了心中冤屈后,清了清嗓子,高举右臂,大声道:「而今魍魉窃据庙堂,倒行逆施,逆理违天,多行不义不公之政。
而今天下怨声载道,民望沸腾。
我等忠义之辈,当顺天应道,奋力一搏,剪除残暴,匡扶正道!」
「孔大哥,你说怎麽办!」
梁栋梁尖着嗓子大声问。
其馀陈大牙丶童秀才等大小头目,纷纷出声附和,表达忠心。
「孔大哥,你说往东,我们绝不敢往西!」
「孔大哥的话就是圣旨,谁要是敢不从,我就是豁出一条命去,也要给他三刀六洞!」
孔修文看着忠义堂里十来位头目,知道他们都是这个狗屁新时代的失意者,对万历新政有着血海深仇,都是忠实可用之人。
「好了,诸位稍安勿躁!」孔修文举起双手,大声喊着。
忠义堂里杂乱的噪声慢慢平静,大家都殷切地看着他。
「我刚收到消息,皇上在济南去巡视了白云湖。据说他还要去南旺湖农场。
届时我们埋伏在必经之路,用这一百枝滑膛枪诉述我们的冤屈,把我们满腹怒火,化成一颗颗铅弹,打死皇上身边的那些奸党佞臣!
首恶一除,朝中忠义之辈自会出来收拾局面,我们就成了国朝拨乱反正的大功臣,届时荣华富贵,享用世代!」
「好!」
「这买卖划算!」
「荣华富贵!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亲手再抢回来!」
孔修文看到群情激愤,人心可用,满意地点点头。
「大家做好准备,随时北上出发。还有,一定要严守秘密,一旦走漏风声,我们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等听大哥号令便是!」
朱翊钧一行人来到景阳湖农场。
景阳湖面积不大,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良田也不多,名义上叫景阳湖农场,实际属于广平湖农场一部分,是它的第二十四丶二十五和二十六生产队。
朱翊钧指着前面远处的山岗问:「山岗叫什麽名?」
广平湖农场场长答:「回皇上的话,那是景阳冈。」
「景阳冈?阳谷县景阳冈?」
「是的皇上。这里是阳谷县境。」
「三碗不过岗,《水浒传》里武松打虎就是这里啊。」
「回皇上,就是这里。」
朱翊钧猛地回头问:「那广平湖跟梁山泊有什麽关系?」
「回皇上的话,梁山泊现在就叫广平湖,因为湖边有安山镇和安民山,所以也叫安山湖。」
「广平湖有多大?」
「回皇上,黄河南移,鲁西豫东的河流水系全变了样。
八百里梁山泊两三百年间缩小到不足四分之一。
从八百平方公里减小到而今的一百多平方公里。
测绘局测量的具体面积是一百四十九点七平方公里。」
「足足有两个白云湖大。有多少耕地?」
「回皇上,有水田四万二千六百七十亩,半旱地四万一千亩。」
「算下来不到白云湖的两倍。」
两个面积大,只是说湖面,但是周围的良田不一定就有两倍多。湖泊边上的农田耕地,跟水况地形有很大关系。
地势过于平坦,也不见得好,因为很容易被湖水漫浸。地势过高,也不好,水源上不去,还是旱地。
围堰填湖?
山东本来就缺水,安山湖,南边的南旺湖和昭阳湖,主要目的就是蓄水保证运河水位。国朝两百年来,这几处湖水日渐减少,不要说灌溉农田,连运河水位保障都越来越是问题。
哪里还敢围堰填湖!
朱翊钧继续问:「你们广平湖农场,包括景阳湖分场,去年粮食收入多少,盈利多少?」
「回皇上的话,」农场场长信心满满地回答,「广平湖农场去年收稻米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一吨,小麦三千二百八十吨」
朱翊钧在心里默算一下,「你们水田稻米亩产是五百四十斤,半旱地小麦亩产是一百六十斤,比白云湖农场要差一点。
年盈利多少?」
「三十二万四千九百六十圆。」
朱翊钧转头看了他一眼,「广平湖农场有多少人?」
「回皇上的话,广平湖农场加上景阳湖分场,有职工四千一百六十七户,合计男女老少一万六千八百七十九人。」
「也就是说,广平湖农场去年每家每户才分到三十九圆盈利。人家白云湖农场,去年每家每户分得五十六圆。」
农场场长额头上有汗水冒出来,连忙解释,「回皇上的话,我们广平湖农场人口多,负担重。
而且我们农场农田比白云湖没有多多少,平均下来,每户的农田比他们还要少。」
「这些客观条件确实存在,但是有困难,要迎难而上。要你们这些官吏干什麽的?就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没有总结分析过,盈利差在哪里?」
场长连忙答:「回皇上的话,我们场部官吏有开会分析总结过,主要是三大块。
首先是经济作物,白云湖农场的菜籽油和油菜籽一项,就收入近十万圆。我们的经济作物甜菜,种植面积比白云湖农场要多,产量也高得多,但是收入要少得多,才不到七万圆。
我们决定今年改种油菜籽」
「错了!」朱翊钧打断了场长的话。
场长和副场长一愣,周围的徐贞明丶张四维丶潘应龙丶王宗载丶陈大科和农垦局局长副局长也愣住了。
错了,哪里错了?
场长反应也快,连忙说:「臣愚昧,请皇上明示。」
「白云湖农场经济作物最大头是卖出菜籽油,获利七万多圆。加上油菜籽收入,占了总盈利的一半。
知道白云湖农场为什麽有这麽高的盈利,而你们却没有?」
「臣愚钝!」
「因为白云湖卖的菜籽油是经过他们榨油厂加工过的农副产品,不再单纯是农业原材料,而是经过工业生产,赋予附加价值的工业产品。
你们卖的甜菜,就是农业原材料,根本卖不起价。你们农场有糖厂吗?」
场长摇了摇头。
「一吨甜菜顶多才五圆,那你们知道熬出来的糖多少钱一吨吗?」
场长摇了摇头。
「嘉靖年间京师白糖的价格,是大米的十五倍,大约是一百斤要十五两银子,折合二十二点四圆。
万历年后,大米在降价,但是白糖降得更厉害,尤其是北方开始用甜菜榨糖。
现在一百斤糖的价格是八圆,一吨白糖是一百六十圆。
朕记得甜菜的出糖率是一成五,也就是十五吨甜菜出一吨白糖,平均每吨甜菜产生十圆六角的盈利,是单纯卖甜菜的一倍多。
此外甜菜榨糖后,剩下八成五的菜渣,压制后跟豆渣饼一样,用来喂猪牛丶喂鸡鸭,是很好的饲料,又是不菲的收入。」
朱翊钧盯着场长,一字一顿地说:「农业,也是需要经营的。
万历新时代的新农业,就是利用科技和工业,给农产品赋值,给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你现在明白你们跟白云湖农场,差在哪里了吗?」
场长连连点头:「皇上,我知道,差在没有把科技手段,还有工业生产好好利用上。」
朱翊钧点点头,转头对徐贞明等人说:「还要多看看啊。下一站哪里?」
「皇上,是南旺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