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 谢道韫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嫩绿抽芽,春暖花开。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成双成对的鸳鸯相依相偎。
    江畔,芊芊玉手捡起块扁平的石子,手指摩梭。
    略作瞄准,一手拎裙的女娘,单手甩出石子。
    石子在江面上『啵啵啵』的连飘十馀个水漂,精准打散了一对野鸳鸯。
    手法如此娴熟,一看就是常干这事儿。
    「女公子~~~」
    有仆役策马而来高呼「家主归府~~~」
    女娘拎着裙角转身,四周服侍的婢女仆役,纷纷簇拥上前。
    上了车驾,一路返回郡守府。
    入厅见着喝闷酒的谢奕,女郎笑容绽放「阿耶闷闷不乐,想来是叔父又拒了?」
    「大女来了。」
    谢奕指了指桌子上的葡萄酒瓶「陪阿耶喝两杯。」
    他的长女,名唤谢道韫。
    「阿耶果真藏私。」
    谢道韫上前拿起酒瓶,为父亲斟酒「总说蒲桃酒喝光了,却总是拿的出来。」
    「想来罐头也必定是藏私了许多。」
    「哈哈哈~~~」
    谢奕也是露出笑容「这真是最后一瓶。」
    身为晋陵太守,谢奕家中自是不会缺少肉食蜜水水果,哪怕是蒲桃酒也是有的。
    真正罕见的,是装蒲桃酒的琉璃瓶。
    造型如此圆润顺滑的琉璃瓶,绝对是稀罕物。
    闲聊了几句,谢道韫话锋一转「三叔父还是不同意?」
    「何止是不同意。」
    一提到三弟谢安,谢奕就上火「他竟然说我得了癔症,让我去看大夫!」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缘,本该是我陈郡谢氏拔得头筹。」
    「可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却不肯靠过去。」
    「一旦林都督羽翼丰满,我陈郡谢氏的作用必当大幅降低。」
    「真是气死我了。」
    回到江左的谢奕,全力游说各大家族出兵北伐。
    结果却是备受冷遇。
    桓温那边,心思都放在了成汉身上。回信婉拒。
    至于弟弟谢安,更是觉得谢奕出使一趟归来,好似得了失心疯。
    竟然想要说动陈郡谢氏,举族去投靠一个流民头子。
    这不是得了癔症,就是为妖魔夺舍了。
    「阿耶。」
    小脸上满是好奇的谢道韫,也给自己倒了杯蒲桃酒「那位乞活帅,真懂仙法?」
    『咚咚~』谢奕敲了敲葡萄酒瓶「如此圆润光泽的琉璃瓶,你可曾见过?」
    「未曾。」谢道韫摇头「可也就是器皿做的好罢了。」
    「嘿~」
    谢奕看了她一眼「这等物什,乞活帅那边何止成百上千。」
    「哪怕只是器皿做的好,也已然超越国手之力。」
    「最重要的,是粮食!」
    「乞活帅,能弄出无数的粮食来!」
    哪怕是身在相对富裕的江左,谢道韫也明白粮食的重要性。
    在这个树皮都被啃光的时代里,能够变出粮食来的乞活帅,的确是值得大力投资,主动投效。
    可问题在于,这种事情谁会相信?
    除了谢奕之外,无人亲眼目睹过。
    甚至谢氏的许多人,都认为谢奕是五石散吃多了发昏,这是有前例的。
    哪怕是谢道韫自己,其实也是不信。
    可父亲信誓旦旦,却也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三郎真是越来越过了。」
    谢奕不满抱怨「竟然还想插手你的婚事,我还没死呢!」
    换做别的小娘,听闻谈论自己的婚事,想来都是要含羞带怯的。
    毕竟都是没得经验的雏鸟,不像是现代世界里,那些身经百战还自称仙女的。
    黑桃仙女~
    谢道韫并未羞怯,反倒是好奇询问「三叔父属意哪家的公子?」
    「王右军次子王叔平。」
    「王凝之?」谢道韫回想「字写的还行。」
    王凝之的字,的确是不错。
    可脑袋瓜子,大概率有些问题。
    历史上他当会稽太守的时候,面对叛军攻城,不组织兵马抵抗,反倒是跳起了大神请来鬼兵相助。
    这等操作,与靖康时期的六丁六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结果,当是城破之后,被一刀砍掉了脑袋。
    「王氏~~~」谢奕说笑「门第倒是够高。」
    「可待到乞活帅一统北地,大军南下的时候,统统都是齑粉!」
    谢奕当过将军府司马,也出镇地方做太守。
    比起那些整天聚会,吟诗作赋写字画画,醉生梦死狂嗑五石散的世家子弟们,他懂的更多,看的也更加清楚。
    他很清楚的知道,能养的活无数饥民的乞活帅,未来是多麽的可怕。
    甚至可以说,普天之下无人可挡。
    越早投靠,未来收获也就越大。
    「阿耶。」
    谢道韫眯起月牙「你吹捧的那位乞活帅,此时还被围在襄国城内。」
    「以石贼的兵马数量,说不得此时已经兵败破城。」
    「你没亲眼见过。」谢奕摇了摇头,正待说些什麽。
    厅外却是传来了急促的通禀。
    有谢氏家奴入厅,手持火漆信。
     接过信件打开浏览,谢奕顿时大喜。
    「好啊!」
    「我就知道林都督必胜!」
    一旁的谢道韫大为好奇「军报?乞活军打赢了?」
    「赢了。」
    谢奕将信件递给女儿「大胜!」
    消息不是林道发的,他甚至从未想过跟东晋朝廷联系。
    这是东晋安插在北边的坐探们,主动发回来的急报。
    「...石贼攻城不克,浪战不胜...」
    「士气低落,军中多逃亡...」
    「乞活军斩获数万级...」
    「石贼狼狈而逃...」
    「四邻尽附...」
    谢道韫感觉不可思议「石贼几十万大军,竟然败了?」
    二十多年前,二十万晋军惨败于羯胡之手,全军覆没。
    数年前,羯胡南下荆襄,斩杀数万晋军,甚至连晋军主将都被阵斩。
    如此强横的石贼,纠集数十万人马围攻襄国城。
    竟然败给了连饭都吃不上的乞活军?!
    这种感觉,就像是美丽国的大军,惨败给了拖鞋军一般让人惊讶。
    谢奕这里已经起身去换衣。
    「阿耶何去?」
    「乞活军大胜,朝廷必当遣使封赏。」
    「这次我还要去!」
    谢奕顿住脚步,打量着自己的大女儿。
    谢道韫被看的莫名其妙。
    「你也做好准备。」
    襄国城。
    林道召集诸将军议。
    「石虎暴虐,残民无数。」
    「诸胡横行中土,遍地膻腥。」
    「我有意出兵灭胡,你们觉得如何?」
    秦朗等人皆是赞同,只要能打仗就行。
    王猛这里,则是直接提出三问。
    一问「郎主,兵马之数可足?」
    乞活军的正兵不足三万,不过土兵数量却是多到难以统计。
    毕竟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来投奔,青壮男丁皆可为土兵。
    吃几顿饱饭就有力气拎起兵器。
    养上个把月,就能上阵厮杀。
    兵力方面,从来都不是问题。
    王猛二问「兵甲利否?」
    乞活军这里,哪怕是土兵,都能得到一套棉甲,一把无缝钢管做的长枪,一柄锤子。
    正兵自不用多说,身穿数层甲胄,腰悬锤鐧斧瓜刀。
    武器装备方面,若不是林道刻意控制着,乞活军上下所有人都能混上一身铁。
    王猛三问「粮草足否?」
    此时乞活军的主粮已经换成了土豆。
    两毛钱一斤的价格,外加运输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每吨成本已经压到了千元以下。
    林道还习惯用长期合作,来说服卖方同意分期付款。
    周转之下,可以买的更多。
    他卖出十几个麝香,就足以买来万吨土豆。
    这些土豆,足以供应二十万人吃两三个月。
    「既如此。」王猛当即正色「灭胡可期。」
    秦朗这里,跟着提出了一个担忧「若是行军途中,遭遇诸胡骑兵冲击袭扰,当如何应对?」
    乞活军的骑兵数量不多,战斗力也不强,不足以遮护庞大的队伍。
    铁丝网虽多,可总不能一路铺设到邺城去。
    行军路上遭遇突袭,那可就麻烦了。
    「我这里提前做了些准备。」
    林道那边已经修好了矿山重卡,百吨王的那种。
    而且还进行了改装,挡风玻璃加装了钢板防护,外置摄像头,焊接了钢棍利刃等。
    虽然现代世界里不能开上路,可拿到永和时空这儿来,得让诸胡骑兵们好生感受,什麽叫做钢铁怪兽。
    「具体的行军安排。」
    林道望向王猛「全部交由景略负责。」
    以十万计的大规模人员流动。
    谁先开拔,谁在中军,谁来殿后。
    营地建设,物资分配,安抚军心。
    行程计划,应对袭扰,如何作战。
    这种复杂又庞大的工作,林道承认自己办不了。
    他连管理几十人的班长都没当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天赋。
    林道只管掏物资,遇到胡骑来袭的时候,开车去撞就是。
    对了,他在这边开百吨王重卡,不需要B2。
    襄国城到邺城的距离不算远。
    石虎还专门修缮了连接两地的官道。
    庞大的人口动起来,速度并不慢。
    对于乞活军主动来邺城的消息,石虎并未慌乱,反倒是心中欢喜。
    躲在城里的乞活军,让他感觉无处下嘴,反倒是崩的满口血。
    现在乞活军主动出来,这是大好事~
    「永嘉五年,明皇帝于宁平城消灭晋军二十万,擒获司马氏三十六王。」
    「如今乞活军出城,人马数量与当年晋军相差无几。」
    「他们这是在找死!」
    「想来因该是没了吃食,不得已来拼命。」
    「谁说没吃食?那麽多的人,都不是菜?」
    「出兵!依明皇帝旧例,屠光他们!」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全球灾变[囤货] 天界选秀101 重回阴湿师兄殉情前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秦时小说家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快婿 逆剑狂神 都市极品医神 在美漫当心灵导师的日子 初之心盛霆烨 叶尘苏傲雪小说 秦峰江晓晴 从三十岁开始自律变强 卢丹妮邓佳哲 垂涎 网游:垃圾技能被我练成神级被动 逆命相师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