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德丰帝脸色阴沉,“赵书宁,你好大的胆子!”
“臣女罪该万死。”
萧婉贞恶狠狠地剜她,“你的确罪该万死!父皇,您把她交给儿臣吧!若不亲手诛之,难消儿臣心头之恨!”
德丰帝没有允,“上次之事,是你受委屈了,朕会给你补偿。但你是金枝玉叶,岂能自降身份,亲执刀兵?”
萧婉贞不甘心,但她到底不敢在德丰帝面前任性,只得恨恨闭嘴。
德丰帝淡声开口,“来人,将赵书宁押下去,择日处斩。其余乱臣贼子,一并收押处斩。朕要让世人看看,胆敢犯上作乱的下场。”
赵书宁听到了自己的结局,眼波微动,最后,平静地磕头领罪。
她被禁军架起来往外拖,与陆知苒错身而过。
二人的目光短暂地交汇,很快就分开了。
赵书宁想,自己终究还是输了,她到底输在哪里?
陆知苒想,如果她把心思用在正途上,定然能有一番作为,只可惜,她的路,一开始就走歪了。
一夜过去,此时已是晨光熹微,一缕晨辉映入大殿。
众人陡然想起,今日是大年初一。
新年伊始,本该是最放松惬意的时候,但在场无人能放松下来。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萧晏辞大步而入。
众朝臣见了他,露出各异神色。
萧晏临双目发直,死死盯着萧晏辞,眼底汹涌翻腾着诸多情绪。
他怎么这么命硬?自己派出这么多人,也没能除掉他!
自己苦心谋划,却功败垂成,心中实在不甘!
萧晏临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萧晏辞究竟是如何混入城中的。
而这一切都是睿亲王和孙牧之的功劳。
彼时,他们得知京中局势有异,便当机立断,决定绕道赶回京城。
孙牧之想起临行前萧宝珠给他的令牌,那是睿亲王所赠,他说过,只要见了那块令牌,定会无所保留地全力相帮。
他们决定冒险一试。
孙牧之和萧晏辞带着精锐,从滇南绕道蜀地,寻到睿亲王,向其求助。
幸而,他们选对了。
睿亲王以回京奔丧之名,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孙牧之和萧晏辞,以及他们的精锐便这么顺利地混入了城中。
回京后,睿亲王曾到公主府做客,彼时他便带上了孙牧之和萧晏辞二人。
萧宝珠和陆知苒那时便与二人相认。
但他们来不及叙旧,那短暂的会面中,所谈都是正事。
匆匆一见,又匆匆分别。
大家都在暗地里做着自己该做之事,不敢有半分松懈。
陆知苒安排商行准备兵器,为他们的人手提供藏身之所,里应外合。
萧宝珠则在宫中运作,并提前让柔贵妃和德丰帝转移。
便是萧婉贞也帮了忙,她将自己所知的人脉信息尽数整理好了交给萧宝珠,其中有几个李贵妃留下的眼线,也派上了用场。
直到今夜,多方联动,一举反击,终于彻底地扭转了局势。
陆知苒和柔贵妃的目光飞快在萧晏辞的身上扫了一圈,眼底都是担忧。
他身上的玄铁重甲尚在滴血,甲胄上的刀痕纵横交错,暗红的血渍在寒铁上凝成斑驳的纹路,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他自己的。
他有没有受伤?
萧晏辞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却沉稳。
“启禀父皇,儿臣幸不辱命,宫中禁军悉降!负隅顽抗者,尽诛于阶下!”
德丰帝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好!瑾王,你这次立了大功!”
萧晏辞沉声,“一切都是儿臣该做的。儿臣万死不辞!”
紧接着,又陆续有喜报传来,城中和城外的情况也被控制住了。
萧晏临本下令京营骁骑、西山大营和通州驻防军三军合围“叛军”,但时间匆忙,西山大营和通州驻防军尚未赶到。
“叛军”之首并非瑾王萧晏辞,而是周卫海和龙鳞卫首领盛昌明。
盛昌明手持德丰帝圣旨与令牌,劝降骁骑军,无果,双方交战。
骁骑军仗着有火炮,本以为他们可以大败叛军,立下大功。
但谁都没料到,孙牧之从护城河送来了大家伙,也是火炮,而且不止一发。
有了火炮的加持,骁骑军节节败退,很快降了。
孙牧之道:“皇上,这几发火炮,乃恒瑞商行献上。幸而有此物,不然臣等也不可能那么快取胜。”
德丰帝闻言大喜,对恒瑞商行自是好一番嘉奖之词。
众臣中,萧晏珩低垂着头,神色如常。
此前,他闻滇南与萧晏辞身负谋逆之罪,心知其中必有隐情。陆知苒亦修书相托,请其查探赵家之事。彼时,他对八皇弟萧晏临已生戒心。
未几,商行管事来报,道海外新购火炮数发,其威力远胜从前。
萧晏珩当即手书一封,命管事将此火器密送滇南,交予萧晏辞。
此举,便表明了他的立场和选择。
此番自封地返京,他迟归数日,实为绕道滇南,欲探萧晏辞境况。
因他身弱,难赴沙场,唯以他法相助。
好在,最后帮上了忙。
大局落定,德丰帝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同时,身体也渐感疲惫。
但眼前,还有一桩大事没有处理。
萧晏临跪在德丰帝面前,听着各处传来的捷报,脸色一点点染上惨白,心头彻底地绝望了。
他没有再开口求饶,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再多的辩解都是徒劳。
德丰帝也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八皇子悖逆人伦,谋害君父,罪无可赦。着即废为庶人,押送宗人府严加看管。念其终究是朕骨血,赐白绫一丈、鸠酒一杯,令其自择了断。死后不得入皇陵,以庶人礼葬之。”
帝王的声线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萧晏临早有预料,但真正听到这话,身子依旧禁不住微微一颤。
他本以为,诸位皇兄归京,会是他最风光的时刻。
却不想,风光不过一瞬,他从高处跌落,摔得如此惨烈。
德丰帝又看着殿内众臣,群臣皆伏地叩首,不敢直视圣言。
有老臣痛哭请罪,“臣等愚昧昏聩,不辨真伪,轻信奸佞之言,以致有眼无珠,未能识破逆谋。今见天颜重光,方知罪孽深重,伏乞陛下圣裁。”
其余臣子纷纷跟着请罪。
德丰帝目光淡淡地扫向众人,“朕知尔等多受蒙蔽,非出本心。今只诛赵家首恶,其余一概不问。然尔等当以此为戒,若再有不察之失,定不轻饶。”
众臣闻言,齐齐舒了口气,以额触地,汗透重衣。
“臣等叩谢天恩!”
“臣等必当洗心革面,竭忠尽智以报陛下不杀之恩。”
一场兵乱至此画上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