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3章天才少年计划2(第1/2页)
四月的清华园是水彩洇开的。
这是陈默起个大清早在这个华国顶级学府里逛了接近两个小时得出来的结论。
这个时节里,华清园的杨花像细雪,落在二校门的青砖上,被穿堂风卷着转几个圈。
工字厅前的丁香谢了大半,残香裹在暖烘烘的泥土气里,倒比盛放时更稠些。
老教授们换上普通外套,仍要把手揣在兜里,沿着新水利馆的梧桐道踱步,树影子斜斜地切过他们灰白的鬓角。
荷塘边的石舫总坐着写生的学生,颜料盒里挤着新绿与鹅黄。
早起背单词的姑娘们把呢子大衣搭在长椅,露出浅杏色毛衣,衣角沾着半片樱花。
那是从图书馆后头那株老樱树上飘来的,开得晚,谢得也迟。
丁香书屋里熬着咖啡香,有教授在讲《楚辞》,说“春气奋发”四个字念起来,唇齿间要含着柳絮的温软。
校庆将近,西大操场飘着几只风筝。
穿藏青中山装的校友拄杖立在大礼堂前,看穿牛仔衣的年轻人举手机拍穹顶彩绘。
风掠过科学馆的爬山虎,新叶子翻出银白的背面,像是掀开半部百年校史。
李文博站在FIT大楼的连廊里,看着展位上的“华兴天才少年计划”易拉宝海报。
海报上“80万年薪起步,最高200万年薪和自主研发团队”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下意识扶了扶八某度的黑框眼镜,手里用力攥着简历。
很显然,华兴的天才少年计划对他是有足够大的吸引力的。
“同学,要投简历吗?”
清冽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李文博转身时差点撞上对方。
衣锦还乡的优雅男人冯亦如正站在华兴招聘位附近,熨烫妥帖的藏青色西装上看不到半点褶皱,连袖口露出的衬衫都精确保持着两边一样的宽度。
“谢、谢谢冯老师!”李文博慌忙的递过简历。
昨天的那场技术讲座的场景又在眼前闪现。
当他在论坛质疑高斯数据库的索引算法时,正是这个有严重洁癖的男人,用三行数学公式证明了华兴自研的B+树优化方案比OraCle快12%。
没多久,报告厅里突然响起掌声。
透过虚掩的门缝,能看到投影正在演示数据库架构,每个模块都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注释。
冯亦如的声音不疾不徐:“今天要解密的是高斯数据库的动态分片算法,这是我们用三年时间攻克的读写瓶颈。”
投影突然切换成代码界面,满屏的C++指令中突然跳出两行用红框标注的函数。
后排有个穿格子衫的男生突然站起来:“这个递归算法会引发内存泄漏!”
会场响起窃窃私语。李文博认出那是计算机系的天才陆明康,传说中能用汇编语言写贪吃蛇的怪胎。
“很好。”冯亦如嘴角扬起微笑,“不过你漏看了第237行的智能指针。”
他抬手在空气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投影立刻聚焦到代码深处,“这是我们重写的内存管理器,已经给数据库穿好了‘防弹衣‘。”
陆明康愣在原地,突然抓起笔记本就往外跑。
正在旁听的林雨晴刚要起身,却被冯亦如用眼神制止。
而陈默则是当起了吃瓜群众。
五分钟后,那个头发蓬乱的男生抱着笔记本电脑冲回会场,屏幕上跳动着自行修改的代码:“如果加上异步垃圾回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3章天才少年计划2(第2/2页)
冯亦如的指在键盘上轻点三下,大屏幕上突然展开密密麻麻的测试数据:“三年前我们就试过29种方案,最优解在这里。”
他调出一张拓扑图,某个节点正在闪烁红光,“除非你能解决分布式锁的...”
“用指令去替代互斥锁!”陆明康突然抢过激光笔,在全息投影上画出一道闪电般的箭头,“再配合时间戳轮转算法,可以降低延迟。”
“0.3毫秒。”冯亦如接话的瞬间,投影突然同步出两人所说的方案,“上周我们刚在苏州数据中心实测过。”
他主动伸出手,“有没有兴趣加入华兴?”
陈默在旁边一边和刘教授聊着天,一边暗自想着,流程都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一个了。
企业和项目宣传后就是应聘和面试环节,冯亦如主面,被临时拉来的壮丁钟耀祖协助,林雨晴在外面负责把控流程。
至于陈默干嘛?他盯一下关键点就好。
随着越来越近脚步声,穿灰色连帽卫衣的男生撞开展位门帘,额前碎发耷拉在黑框眼镜上,怀里抱着的笔记本电脑贴满开源社区贴纸,“实在抱歉,昨晚给CaSSandra数据库提交的PR突然引发社区讨论,没睡好。”
(在GitHUb中,PR是PUllReqUeSt(拉取请求)的缩写。PUllReqUeSt是一种常用的代码贡献方式,允许开发者将自己的代码提交给项目的维护者,请求将其合并到项目的代码库中。)
冯亦如的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挑。
他接过周衍递来的简历,A4纸上赫然印着《基于动态负载感知的分布式缓存一致性算法》——这正是高斯数据库在公有云场景遇到的致命痛点。
“你在GitHUb提交了17次优化,有8次涉及协议改良。”冯亦如用万宝龙钢笔尖轻点纸面,突然切换成流利的美式英语,“但你在说明文件里写的‘最终一致性是妥协而非方案‘,这个结论怎么得出的?”
这是华兴的老传统了,中文面得好好的面试官会突然切换英语,算是压力测试的一种。
周衍的眼睛突然发亮,整个人像被按下启动键的机器人:“我们实验室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不下两万次节点失效,发现传统PaXOS算法在跨地域场景下...”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手舞足蹈,窗外的麻雀都不忍打扰,停止了叽叽喳喳。
陈默斜倚在窗边观察这场未来技术大佬和现在技术大佬之间的博弈。
这个周衍,陈默表示自己认识,不过认识是4年后的他。
当周衍讲到如何通过动态调整心跳间隔来降低30%的选举开销时,钟耀祖也来了劲,他突然起身走向白板。
“假设现在有三个数据中心,分别部署在鹏城、蓉城和长安。”钟耀祖的马克笔画出三个完美等距的圆,“当长安节点发生网络分区...”
“可以采用分级心跳机制!”周衍抢过蓝色记号笔,在圆圈间画出连线,“一级心跳维持区域共识,二级心跳同步全局状态,这样既保证……”
两人的笔迹很快铺满整面白板。
陈默注意到钟耀祖的板书始终中英文夹杂,而周衍的公式则像野草般在缝隙里疯狂生长。
真精彩啊,天才少年VS天才少年,看得陈默都想吃点零食了,可惜爱吃零食的周晓楠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