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68章吴军:我们降汉不降匪(第1/2页)
看着因惑敌失败而迅速聚集并朝自己冲来的数百吴军,宁桓脸色瞬间变的凝重起来,当机立断道:“突击队跟我冲,其他人两翼包抄,防止吴军逃脱。”
眼前吴军兵力虽少战力却非同小可,仅数百人就敢朝数十倍于己的匪军发动进攻,明显是准备玩命。
而且兵少有兵少的优势,在孤注一掷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组成尖锥阵型杀穿敌阵。
反观匪军兵力虽多,但敌军太少形成的战场也太小,导致每次只能投入数百上千人作战,其他人只能站旁边看。
如此一来上万匪军看似很多,打起之后还真未必挡得住发疯的吴军。
更重要的是匪军作风散漫战力低下,且有着严重的恐吴病,被吴军一冲极有可能做鸟兽散甚至发生踩踏事件,没等吴军杀来,自己先把自己踩死了。
所以宁桓想都没想便带头向吴军冲了过去,他要扛住吴军的第一波猛攻,给身后匪军以信心,如此才能利用兵力优势将吴军慢慢磨死。
但吴军的首波进攻最为凶猛,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扛住的,好在当日为对付潘璋,他从匪军中挑选出两千精锐组成了突击队,而且突击队始终被他牢牢掌控在手里谁也没给,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面对吴军的进攻,宁桓率领突击队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王树也带兵杀来,两支大军像两头发狂的野牛,很快便以能展现出的最快速度狠狠撞在一起。
宁桓率先与王树撞上,抡起战刀朝王树当头砍下,王树也不甘示弱挥刀迎上,两刀在半空全力互砍溅起连串火花,两人也被刀上巨力震的同时后退。
他俩退了各自的将士却没有,突击队员在斥候教官的带领下冲入吴军阵中,与吴军拼命互砍,砍的残肢乱飞血花四溅。
宁桓无视战场情况再次杀向王树,与王树连砍三刀之后王树的兵器便不堪负重直接断裂,刀刃飞出差点误伤旁边的吴军。
王树看着断刀愣在原地,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什么情况,这人拿的什么神兵利器,怎么三刀就把老子的兵器给砍报废了?
王树失神了宁桓却没有,见他发愣果断前冲,一记窝心脚将其踹飞厉声喊道:“绑了。”
身后亲兵迅速冲上,很快便在王树身上叠起了罗汉,压的王树喘气都难。
宁桓却杀向另一名吴军并再次吼道:“对面吴军,你们的统领都被俘了还不投降吗?”
正在激战的吴军连忙扭头查看,见王树被俘顿时慌了手脚,发愣的踌躇的转身逃跑的,几乎瞬间便将自家阵型冲散乱成一团,随后其他两翼的匪军如期压上,将数百吴军团团包围。
但吴军也有自己的傲气,宁死不降匪军,调整心神再次拼命,大有重新聚拢强行突围的架势。
宁桓略一思忖便明白了问题所在,连忙改口道:“吴军兄弟们,我是关兴将军麾下,斥候营营长宁桓,我家关将军可是你们吴侯的女婿。”
这话有效。
已被拉起并五花大绑的王树见此连忙吼道:“二当家宁桓,你果然是关兴派往匪军的奸细,兄弟们投降吧,降了关将军不丢人。”
他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主动向宁桓发起进攻便算是为孙权尽了忠,现在被包围了,自然没必要让兄弟们再做无谓的挣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8章吴军:我们降汉不降匪(第2/2页)
吴军闻言果断投降,匪军却提出了质疑,有人盯着宁桓语气不善的打量道:“二当家,你是汉军的人?”
宁桓既然选择了表明身份就不怕被质疑,闻言说道:“先去救四方家,这事回头再跟你们解释。”
说完留下三名斥候教官带着数百匪军看守吴军俘虏,自己则亲率其余大军押着王树赶往官道支援毕逵。
匪军听到要救四当家自然也没了异议,纷纷跟了上去。
与此同时,官道旁边。
在留赞目不转睛的注视中,毕逵率军终于进入视线。
匪军四当家毕逵是个妥妥的莽夫,行军也跟土匪打群架似的随心所欲的冲,阵型乱的留赞瞬间就找到了好几个破绽。
毕逵跟急着投胎似的撒欢狂奔,留赞盯着他的阵型脸色凝重,正琢磨着何时进攻,无意扫视时猛的发现一队匪军斥候突然冒出,正从自己左后方发狂似的往毕逵那边跑,边跑还边喊着什么。
留赞略一思忖便明白这是宁桓派给毕逵的信使,可能要向毕逵传递新的命令,因此顾不得多想立刻起身道:“兄弟们跟我冲,灭掉眼前这支山越匪军。”
说完钻出埋伏之地率先向毕逵冲去,其他吴军也钻出藏身的稻田跟在留赞身后杀向毕逵。
正在狂奔的毕逵隐约听到有人喊他,本能扭头发现数名匪军从宁桓那边朝自己跑来,意识到什么正要命令大军止步等候,谁料话没出口就看见前方稻田中突然冒出无数吴军,在一名中年将领的带领下嗷嗷叫着朝自己扑来。
“卧槽……”毕逵愕然爆粗,失神刹那果断挥刀吼道:“兄弟们跟我冲,灭了眼前的吴军。”
说完脱离队伍率先冲了上去,身后匪军受他刺激,跟羊群出栏似的毫无章法的跟随冲锋。
正朝他奔跑的宁桓信使见此急道:“别冲别冲,稳住啊,你冲啥啊。”
带队信使也是一名斥候教官,跟吕蒙参加过多次大战并上过关兴的培训班,一眼就看出来毕逵是在找死。
吴军虽也是冲锋,但在冲锋过程中自觉列阵,很快便组成了进攻阵型,反观毕逵,真是放羊似的乱冲,这样撞上毕逵连三个回合都坚持不下来。
所以带队信使急的额头冒泡疯狂大喊,希望毕逵听见,迅速止步组建防御阵型,然后边打边撤为宁桓救援争取时间。
可敌我双方近万人都在呐喊,他的喊声被两军的喊杀声淹没,毕逵根本听不见,这让带队信使急的嘴角冒泡又悔的垂足顿胸,后悔自己怎么不再快点。
其实这也不怪他,接到宁桓的命令他就撒腿往这边奔了,但奈何双方距离实在太远,赶过来时毕逵跟吴军已经很接近了,同时吴军将领也够果断,见信使冲来立刻出击,根本不给信使传令的机会。
两支大军沿着官道相互冲锋,冲到一百五十米以内时留赞果断举弓拉弦,身后弓箭手有样学样,在奔跑途中挽弓搭箭,然后对准天空几乎同时松手,数千箭矢立刻飞上天空,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向毕逵匪军迎头打去。
射出箭矢的吴军看都没看便扔掉弓箭继续冲锋,准备在箭矢落地的同时杀到匪军面前,此举多少有点后世热武器战争中步炮协同的味道,别说匪军,就算汉军来了也未必扛得住。
果不其然,毕逵匪军瞬间就被打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