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4章未雨绸缪(第1/2页)
帘子“唰”地落下,帐内终于清净了。
康熙转头看向胤礽,瞬间又换上和颜悦色的表情:“保成,累了吧?朕让人把床铺收拾好了。”
胤礽忍俊不禁:“阿玛,您这样对大哥,他回去怕是要抱着枕头哭。”
康熙不以为意,边解外袍边道:“他皮实着呢,哭不了。”
说着忽然想起什么,皱眉道,“对了,他方才说的马奶酒……你没私下跟他喝过吧?”
胤礽眨眨眼,一脸无辜:“儿臣怎会背着阿玛饮酒?”
康熙眯起眼睛,显然不信:“上次在围场,你俩偷喝朕的梨花白,当朕不知道?”
胤礽轻咳一声,转移话题:“阿玛,这漠北的夜里可真冷,咱们早点歇息吧。”
康熙见他这副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伸手捏了捏他的脸:“小滑头。”
胤礽正笑着打趣康熙年轻时的趣事,忽然喉间一痒,掩唇低咳了几声。
起初还勉强压着,可越咳越急,单薄的肩头微微发颤,如玉的面庞也浮起一抹病态的嫣红。
康熙脸色骤变,立刻伸手将人揽住,温热的手掌在他背上轻拍:“怎么又咳了?”
转头就要厉声唤人,“梁九功,传太——”
“阿玛……不必。”胤礽缓过气来,指尖轻轻拽住康熙的衣袖,摇了摇头,“只是被风呛了下,不碍事。”
康熙眉头拧得死紧,指腹抚上他微凉的脸颊:“胡说,脸色都白了。”
不由分说朝外喝道,“把百花露取来!”
梁九功连忙捧着鎏金小瓶进来,康熙亲自接过,倒出一勺晶莹剔透的蜜露。
那百花露是用清晨采集的百花蕊蜜,佐以雪莲、川贝等数十味药材酿制而成,最是润肺止咳。
他小心递到胤礽唇边,语气不容拒绝:“喝了。”
胤礽无奈,只得乖乖含住玉勺。蜜露入喉,清甜中带着淡淡药香,果然压下了喉间痒意。
他刚舒了口气,忽觉肩上一沉——康熙已亲手将大氅披在他身上,又仔细系好领口的缎带。
“漠北风硬,你身子弱,更该仔细些。”康熙说着,又摸了摸他发凉的手,用掌心焐着他微颤的指尖,“手这么冰,还逞强?”
胤礽被裹得只露出一张脸,活像只雪白的糯米团子。
他眨了眨眼,故意拖长语调:“阿玛这般紧张,倒让儿臣觉得自己像个瓷娃娃了。”
“你比瓷娃娃还金贵。”康熙捏了捏他的鼻尖,又是心疼又是气恼,“朕养你这么大,你咳一声朕都揪心,偏你自己不当回事。”
帐内炭火烧得正旺。
银团子原本窝在脚踏上打盹,此刻也蹿上来,毛茸茸的脑袋蹭着胤礽的手腕,尾巴忧心忡忡地圈住他的手。
胤礽被这一人一狐紧张的模样逗笑,刚要说话,却又被康熙塞了颗蜜饯到嘴里:“不许说话,好好缓着。”
接着,康熙将胤礽严严实实地裹进锦被里,又仔细掖好被角。
单薄的身子陷在柔软的云缎中,更显得伶仃。
烛光映着他苍白的脸色,像是上好的白瓷,美则美矣,却脆弱得令人心惊。
胤礽抬眸,望见自家阿玛眼底的痛色,心头一软。
他故意扬起唇角,玩笑道:“阿玛这是做什么?儿臣不过是咳了几声,倒像是——”
“胡说!”康熙打断他,“上月太医院还说,你心脉比常人弱三分。漠北苦寒,朕原不该让你来的……”
说到最后,竟有些自责。
胤礽一怔,忙握住康熙的手:“阿玛别这么说,若留在京城,儿臣反倒要日日担心。”
他语气轻快,可康熙看着他清瘦的手腕,心里愈发酸楚。
这双手本该执笔挥毫、落子弈棋,如今却因常年服药,连骨节都透着淡淡的青白。
“朕记得你小时候,”康熙低声道,“有次高热不退,整个人烧得糊涂了,还攥着朕的衣角说‘阿玛别走’,那时候朕就在想,定要让你长命百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64章未雨绸缪(第2/2页)
帐外风雨渐起,扑簌簌打在毡帐上。
胤礽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记得那场病。
*
七岁的冬夜,太医院跪了一地,连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医都摇着头退到一旁。
彼时那个从来不信鬼神的帝王,第一次在养心殿设了佛堂。
康熙对着满天神佛叩首,连朝冠都歪了也顾不得扶——什么真龙天子,什么九五之尊,此刻他不过是个绝望的父亲。
“废物!都是废物!”帝王的怒吼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慌乱。
滚烫的额头贴上冰凉的面颊。
胤礽费力睁眼被整个裹在绣着金龙的袍服里,康熙用烈酒为他擦身的手在发抖。
滚烫的泪水砸在他脸上,
“阿玛...”小小的他伸手去擦康熙脸上的泪,却被握紧了手指。
“别怕...”康熙将他的小手贴在脸颊,声音嘶哑,“阿玛在这儿...阿玛在这儿...”
那夜的烛火明明灭灭,映着帝王跪在佛前的身影。
胤礽后来才知道,他的皇阿玛在那晚对着满殿神佛许了重誓。
“保成是朕的命...”恍惚间,他又听见那个沙哑的声音,“若他有个好歹,朕...”
后半句淹没在哽咽里。
*
思及此处,康熙叹了口气,指尖轻轻捏住胤礽的脸颊:“你啊你...”
像是寻常百姓家父亲在数落贪玩晚归的孩子。
帝王故意板起脸:“从小就会折腾人,如今都当太子了,还让朕这么操心...”
胤礽怔了怔,忽而展颜一笑:“儿臣知错。”
他乖觉地低下头,却藏不住眼尾狡黠的弧度。
“小混蛋!”康熙气得直戳他额头,手劲却轻得像在拂去尘埃。
转头却亲自执起白玉盏,将百花露一点点喂到胤礽唇边:“再喝些,这是你乌库玛嬷给的方子。”
胤礽乖巧饮尽,唇边还沾着晶莹的露珠。他抬眸戏谑地看着康熙,眼尾微微上扬。
康熙原本以为自家宝贝儿子是被感动了,正装模作样地捋着不存在的胡须,准备再念叨几句慈父经。
却听胤礽轻笑道:“阿玛怎么随身备着百花露?”
他指尖点了点空盏,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莫非一早就知道儿臣要来?”
康熙手一抖,差点摔了玉盏:“朕......朕这是未雨绸缪!”
他强撑着板起脸,“你这孩子,越发没大没小了!”
胤礽也不拆穿,只是笑吟吟地又凑近了些:“那阿玛说说,这‘未雨绸缪’还备了什么好东西?”
“梁九功!”康熙高声唤道,“明日给太子备一道人参乌鸡汤,要按太医院的方子熬,半两黄连都不许少!”
胤礽闻言顿时苦了脸:“阿玛——”
“怎么?”康熙轻笑一声,“这可是大补之物。朕记得某人前日还说‘愿为皇阿玛分忧’?”
“儿臣是说分忧,不是...”
胤礽看着康熙逐渐眯起的眼睛,声音越来越小,“...不是喝药膳...”
“嗯?”康熙故意把茶盏往案几上一搁,发出清脆的声响。
胤礽立刻改口:“...儿臣明日一定好好用膳。”
康熙这才满意地点头,顺手又往他嘴里塞了块蜜饯:“这才像话。”
老皇帝眼中满是得逞的笑意,哪还有半点方才的威严,“放心,朕让御膳房多放些药材,保证比黄连还难喝。”
“皇阿玛!”胤礽这下真急了,拽着康熙的袖子不依不饶,“您这是公报私仇!”
“胡说!”康熙义正言辞地反驳,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朕这是...未雨绸缪!”
梁九功在门外听着里头父子俩的斗嘴,默默记下:明日汤里要多加二两甘草——毕竟万岁爷哪次不是嘴上说狠,转头就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