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87章针对吐蕃的计谋(第1/2页)
同一时间,一道圣旨下发,各行各业也开始聚集人马。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李承乾现在的威望,已经几乎抵达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程度。
头几年的移民政策,现在也初见成效。
很多没有移民的,都开始后悔了。
这次一招呼,只要不是那么眷恋故土的,都想要分一杯羹。
李承乾自己出了十万鬼神军团,活人士兵出兵十万,开始有序的进驻吐蕃。
这一批士卒,都是曾经征战过吐蕃的。
而他们的身后,是越来越多的大唐百姓,多数虽然是孤身一人。
可以相信,当他们在吐蕃生存下来之后,必将是拖家带口。
少部分是活不下去的,直接就是拖家带口,因为在李承乾的指令之下,军队会给他们发放口粮。
吐蕃这边,自然也有王令下达。
面对这种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吐蕃其实也算是半农耕文明,同样带着故土难离的特性。
一些局部的清剿战争,是在所难免的。
任何变革,都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流血,这是谁都不想,可又是必然要经历的。
不过,在着重宣传的情况下,一般的百姓还是不会反抗的。
真正反抗的,都是那些当地的豪族,尤其是当前吐蕃存在的奴隶主。
他们高高在上太久了,别说想要在他们手上拿到土地,就算只是让他们把人解放出来,还所有人自由,他们都不会愿意。
因此,刀兵冲突在所难免。
甚至还有很多,思想已经定型的老百姓,为了奴役他们的奴隶主,献出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种顽固不化的,只有死亡才是他们的结局。
剩下的,还有自己思想的平民百姓,他们被解放出来之后,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这就犹如打压一批,收拢一批,收拢的这批自然会宣传大唐的好。
反正现在的大唐有的是钱,打那些奴隶主也有的是钱,根本没有半点吝啬。
在活人军团和鬼神军团互相配合之下,在极度降低伤亡的同时,又让李承乾的军队凝聚力大大提升。
按理来说,李承乾不算是马上皇帝,他在军队之中没有什么声望。
以前当太子的时候,因为李世民的管制,就连他的东宫亲卫队都是不齐全的。
就一个象征意义,简直是歪瓜裂枣一大堆。
所以他当初登基之后,根本就没有搭理,直接把东宫整个团队解散了。
伴随着这几年的文治,还有屡屡的灭国胜仗,军心自然就开始凝聚。
更何况,现在真正带兵打仗的,都算是他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之中,他这个并没有御驾亲征过的皇帝,伴随着鬼神军团的威严,渐渐也收拢了军心。
尽管军队并没有进行大变革,那些中层军官们,很多都依旧是世家的人。
但现在世家的人,再让他们带着兵造反。
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这些属于世家的中层将领,人头会先落地。
不只是因为李承乾的威望,还因为李承乾实实在在的让底层士卒的家人,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7章针对吐蕃的计谋(第2/2页)
在乱世里,士卒们心里的想法是填饱肚子,过一天算一天。
他们没有信仰,没有目标。
谁让他们填饱肚子,他们就跟着谁干,现在不一样。
随着李承乾一条条政策,直接指向的都是民心民生。
日子过好了,想法虽然多了,那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个底线,任何人都不能破坏这种日子。
谁要敢破坏这种日子,谁就是他们的阶级敌人。
这种日子,是李承乾带来的。
谁要是让他们跟李承乾对着干,就是在自寻死路。
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气,李承乾对军队的调动如臂使指。
就算某些人还心有不甘,也只能随波逐流。
别说暗地里骂李承乾,说梦话都得小心点。
军心可用,士气可用,横推起来,简直不要太快。
唯一的考验,也就是个地理环境问题。
不过,伴随着对吐蕃的研究,医学院那边,也是拿出了多种应对的办法。
除非体质极度敏感的人,否则给予一定的适应期就好。
接下来差不多半年时间,基本都是吐蕃的消息,各种各样的制度,随着李承乾的安排和调度,开始在吐蕃遍地开花。
对待吐蕃,不需要像对待大唐那么小心。
因为无论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但在大唐李承乾就不敢直接推行新制度。
不是胆子小,害怕谁杀了他,而是文明的程度不一样。
更何况还是大本营,没谁会没事把家里搞乱了,除非有绝对的必要。
吐蕃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整改。
另外,吐蕃还是从奴隶制往封建制度转化的时期,松赞干部都没来得及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遍地都是奴隶主和奴隶。
打倒奴隶主,再把奴隶解救出来,属于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上松赞干布能够改革成功,这也就代表了,吐蕃已经到了转变的关键时刻。
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是改成一个封建制度,还是改成一个全新的制度,只要有强势的人做主,在历史的浪潮之下,本就已经有了改革的基础情况下,是很容易成功的。
最后就是,甘愿当奴隶主走狗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在跟唐朝甚至隋朝的交流之中,本就更向往大唐这边的生活。
在这天时地利人和叠加之下,一切的改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除了基础的制度,李承乾重点改革的就两样。
第一是重新划分土地,这是必然的,是安抚民心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就是大量养殖各种牲畜,尤其是大量养殖牛羊,为充足的肉食供应作基础。
他并不怕吐蕃那边先改革,教育资源倾斜之下,会超越大唐本土。
短暂的超越,反而能更好的树立榜样,吸引更多人移民,让吐蕃生活的唐人,占据主导地位。
再加上婚姻的结合,姓氏的赋予。
到未来的某一天,纯粹的藏族只会越来越少,再也无法有任何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