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9章后记五(大公主,齐随完)(第1/2页)
齐随听了母亲的劝告,选了一个大公主下职没回宫中住,回公主府的日子,齐随抱着一箱书,在敬和公主府门口求见。
“劳烦通禀一声,微臣这里有一箱家母收集的古书典籍,特送与敬和公主赏阅。”
守门侍卫认识齐随,没拒绝,“齐大人稍等。”
没一会儿,侍卫去了又回,“齐大人里面请。”
齐随抱着一箱子书,跟着太监的指引来到书房门口,等里面大公主叫‘进’了,才忐忑不安的进去。
“微臣参见敬和公主,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齐大人请起,不必多礼。”
“谢敬和公主。”
齐随站直身子,对上大公主疑惑的眼神,耳垂微微泛红,手中的箱子抱得更紧了,“敬……敬和公主,微臣听……听说您喜欢古书典籍,恰好母亲收藏了一些,微臣想着送与您品鉴。”
说完,齐随紧张的看着大公主。
从太监禀报齐随求见时,大公主心中就满是疑惑,她与齐随虽有同窗之谊,却也算不上多熟,后来她进了翰林院,齐随进了户部,交集便更少了。
今日突然上门求见,真的只是单纯为了送几本书,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公主仔细打量着齐随,注意到他泛红的脖颈和耳垂,一下子了然了。
指着一旁的书架,“把箱子放上面,本宫稍后看。”
齐随按照大公主的要求把箱子放好,然后回到大公主跟前,小心翼翼的问:“公主不先看看吗?”
大公主暗地里想笑,这人真傻,放好了才问她看不看。
“不急,盛姨的书,一定是好书。”
大公主瞧着齐随紧张的手脚不知如何放的模样,怕他一会儿发抖,好心让齐随坐下。
等齐随坐定了,大公主直接开口询问,“说吧,你来公主府所为何事,肯定不是只为了送一箱子书吧?”
面对大公主开门见山的问话,齐随更紧张了,可是想到母亲的话,鼓起勇气说道:“微臣倾慕公主已久,公主可否给微臣一个追求公主的机会。”
这下轮到大公主短暂惊讶了,“你说……说什么?”
她猜到了齐随的意图,但没料到齐随会如此直接。
话已然说出口了,齐靖没有了先前的紧张,再次认真的说道:“微臣倾慕公主已久,恳请公主给微臣一个追求公主的机会。”
大公主也见过世面,加之在昭纯宫的耳濡目染,很快恢复镇定,“本宫要是说不呢?”
“微臣继续努力,努力得到公主的许可。不过公主不必担心,微臣不会死缠烂打,更不会给公主添麻烦的,微臣今日来是偷偷来的,不会有人知道。”
齐随始终记得母亲告诫他的:没有分寸的死缠烂打的行为,会给别人带去了困扰和麻烦,最后不会成功,只会让喜欢的人离你越来越远。
“你这人……”大公主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齐随。
在大公主沉默不语期间,整个书房里都弥漫着一种令人放慢呼吸的静谧氛围,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没有丝毫的声响,甚至连掉一根针在地上的声音都能被清晰地听见。
在这片安静之中,齐随觉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齐随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领。
大公主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齐随额头、脸颊布满了虚汗的样子。
大公主不禁想笑,这人心中是有多慌啊。
大公主喊了一声:“齐大人。”
齐随瞬间腰背挺得笔直,“微臣在。”
“本宫想问你几个问题。”
“大公主请问。”齐随死死握住椅子的把手。
“第一个问题,你倾慕本宫已久,本宫进了翰林院,你为何进了户部?”
大公主知道,有梁国公和盛姨的关系在,齐随进户部是自己选的。
“微臣仔细考虑过,微臣的性格不适合翰林院,微臣受父亲教育最多,在户部更能发挥微臣的作用。”
“如果本宫让你来翰林院,你可愿意?”
齐随思索片刻,摇头,“微臣不愿。”
拒绝后齐随紧接着补充道:“翰林院和户部相隔不远,微臣的住处离公主府也近,公主不用担心距离问题。而且据臣的了解,公主不会以微臣离开户部作为答应微臣的请求的条件,公主是逗微臣的吧?”
大公主不接齐随的话,接着问道:“第二个问题,你既然倾慕本宫已久,为何等到今天才挑明?”
齐随把前因后果都与大公主说了,包括母亲对他的提点,好的坏的,其间没有丝毫隐瞒。
大公主听完,沉默良久,评价道:“你倒是实诚。”
“微臣知道,肖学士,肖大人,敬和公主,有自己的抱负和路要走,情爱二字,对公主来说,多是锦上添花的存在,微臣愿意做那个锦上添花的人,微臣恳请大公主给微臣一个机会。”
齐随语气真诚,眼里的炽热让大公主心里慢了半拍。
最后,大公主没拒绝,而是说了四个字,“给你时间,看你表现。”
话音刚落,齐随以为听错了,条件反射的问:“公主说什么?”
大公主不是没接受过男子的示好,但如此真诚又明晃晃的,大公主还是第一次,大公主毕竟是个女孩子,肯定会不好意思,“没听清楚?就当本宫没说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9章后记五(大公主,齐随完)(第2/2页)
齐随立刻慌了,“不不不,微臣听清楚了,公主说看微臣表现,公主放心,微臣不会让公主失望的。”
齐随露出一抹心想事成的笑容,大公主有一瞬间被惊艳到了,这人啊,长得真好看。
齐随不敢在公主府多待,与大公主说了几句话,便告辞回梁国公府了。
随着齐随的离开,大公主直至晚膳时,再未动笔,大公主脑子很乱,在想自己答应齐随的原因。
齐随,长得好看、才学出众,梁国公府内里简单,尚书大人一生只有盛姨一个妻子,盛姨与曲母妃交好,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曲母妃说的,好笋不容易出歹竹,家庭环境是考察的重要条件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齐随身上的那股真诚和对她的理解吧,她注定不会像大多数女子一样相夫教子,招驸马,就必须要找一个从心底里接受和支持她的。
目前来看,齐随很合适。
试一试,反正不吃亏。
齐随自从大公主给了她一个机会后,铆足了劲讨大公主欢心,遇到好吃的好玩的,偷偷与大公主分享,知道大公主在修复整理古籍,想方设法的通过自家的书局帮大公主收集,只要大公主稍微表现出来对某样东西感兴趣,隔不了几天,齐随就会找来送与大公主。
类似的事情很多,齐随乐此不疲,大公主的一个笑容,齐随便能开心很久。
最令大公主动容的是,齐随真的做到了不与她添麻烦,做每件事都把她的心情和名声放在了首位,追求了大半年,除了父皇母后和曲母妃,以及相熟的弟弟妹妹,没一人知道齐随喜欢她的事。
齐随的坚持有了回报,政历二十三年中秋节前一天,大公主接过齐随的礼物后说道:“让梁国公和盛姨,进宫和父皇母后商议婚事吧。”
齐随高兴的手足无措,竟然眼眶都红了,“好好好,微臣明日就让父皇母妃进宫,公主,谢谢你,我……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大公主同样感动,可语气里依旧带有骄傲,“齐随,你要说到做到,否则,本宫会不要你的。”
“公主放心,微臣不会食言。”
齐随回府,把大公主答应的事与齐靖和盛初柳说,盛初柳为儿子高兴。
只有齐靖在一旁悠悠的来了一句,“明日,你我父子二人,要进宫承受皇上的怒火了。”
但意外的是,第二日,清和殿内,肖政没多为难齐靖父子,便答应了。
齐随追大公主的事,肖政刚开始不舒服,可后来细想,齐家知根知底,他仔细观察了齐随大半年的表现,齐随确实是个各方面都符合的人选,大公主下嫁于他,会过得舒心的。
大公主不缺权势,不就图个能让她开心的人吗?
凤倾殿,皇后也没为难盛初柳,因为皇后和肖政的想法差不多,她对盛初柳也了解,大公主下嫁齐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而且齐家的聘礼给足了诚意,厚厚的聘礼单子,她一个皇后,都看得咂舌。
事情敲定,肖政吩咐钦天监选日子,日子定在政历二十四年三月初三,随即,赐婚圣旨下达梁国公府。
那些还想着大公主的,不得不放弃了,是惋惜又羡慕。
有了赐婚圣旨,走了明路,齐随便不再藏着掖着了,经常能看到俩人在一起的身影。
时间荏苒,转眼到了成婚的日子,大公主的大婚规格,按肖政旨意,只比太子大婚规格低了三成。
大公主从凤倾殿出嫁,拜别皇上皇后,由太子和皇子们一同送大公主出宫门,九儿在送亲队伍中,大公主上花轿之际,九儿掏出鞭子警告:“齐随,好好对大姐,但凡大姐受丁点委屈,我会亲自上门抽你。”
面对九儿的威胁,齐随没当做玩笑,郑重的承诺,“敬懿公主放心,微臣会待敬和公主如瑰如宝,不会让敬和公主受一点委屈。”
大公主由齐随牵着上了花轿,大公主眼眶微红,却没流泪,因为她是下嫁,有公主府,想回家见亲人没任何人敢阻拦。
拜别父皇时父皇嘱咐了,她是皇家公主,驸马不好换一个便是,不要委屈了自己。
此话是父皇对她的爱,更是对驸马的警告。
带着亲人的爱意出嫁,大喜的日子,她不必落泪了。
大婚是在梁国公府举行的,拜高堂环节,大公主只是朝齐随父母微微俯身鞠了个躬,落在宾客眼中,也是大公主礼仪周到,尊重梁国公夫妇了。
大婚当晚,大公主与齐随歇在梁国公府,住了三日,二人就搬回了公主府,自此,齐随长随大公主居于公主府。
但逢年过节大公主会与齐随回梁国公府小住,平时也会去梁国公府用膳一类的。
婚后,大公主与盛初柳相处融洽,从盛初柳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婆媳间处的更像是朋友。
大公主与齐随的感情,在成婚后,愈发的好了,齐随会带着大公主尝试新事物,带大公主去听曲,去游船上看表演,做了许多大公主以前想做不敢做的事。
肉眼可见,大公主婚后整个人更明媚了,皇后和肖政才彻底放心。
婚后第二年腊月初一,二十二岁的大公主于敬和公主府内诞下一子,皇后、盛初柳全程陪同,孩子抱出来的一瞬间,齐随立马冲了进去,手颤抖的抚上大公主汗湿的脸,“乐宝,让你受苦了。”
乐宝,是婚后齐随一人的爱称。
大公主努力朝齐随露出一抹微笑,“齐随,嫁给你,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