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防守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但更为关键的是,朝廷裁军的政策已经弄得人尽皆知。
虽然朝廷考虑到北边防务的重要,并没有拿这些地方的卫所开刀。
但毕竟“兔死狐悲”,卫所的士兵士气极为低落。
再加上原本的将领就有吃空饷,奴役士兵为其种地,侵占朝廷的军屯田亩等问题。
许多卫所都出现了大批的逃兵,特别是西北边塞的卫所,生活条件特别艰苦。
不光屯田的士兵逃亡,就连那些移民过去的百姓也大量逃回内地。
这就给了阿鲁台可乘之机。
明明只是试探的攻击,结果意外的竟然拿下不少河套地区。
求援的奏折雪花般飞入京师,看的小皇帝一阵头大。
他不得不招来开国公常升,还有吏部尚书方孝孺。
乾清宫内,小皇帝朱允熥指着御案上那厚厚的一摞奏折问道,“二舅,这鞑靼为何还这般强悍?”
“十日之内,连下八城。”
“整个河套地区,几乎都要沦陷了。”
开国公常升听到这一个头两个大,他这些日子为了这裁军之事真的是茶饭不思。
那些老家伙对他一点不客气,直接打上府去指着他的鼻子骂。
若不是蓝玉是他的亲舅,那可能就要直接上手了。
自从那江阴卫哗变之后,他裁撤起来的难度简直是几何倍的增加。
这些配合他的文官也都是滑头。
负责安置这些裁撤士兵的户部,只答应却不做事。
弄得裁撤下来的士兵三天两头的闹事,各地的治安案件也是成倍的增加。
甚至有的乡里,竟然出现百姓聚集攻击县衙的情况。
最后调查结果显示,矛头都指向被裁撤的士兵。
这样一来,督察院的御史们开始攻击常升。
说他办事不力,还在裁军过程中捞好处。
百姓们也都在骂他,说他就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纨绔子弟。
而大明军队上上下下,也都在骂他。
就连小皇帝朱允熥,也明里暗里的埋怨他办事不力。
不但裁军进展缓慢,还总是出现各种问题。
现在的常升,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常升心里苦啊!
“陛下,这西北防务的事不归臣管。”
常升索性直接摆烂了。
果然,小皇帝听他这么说直接脸就阴沉下来了。
“什么叫不归你管,那什么又归你管?”
“这么些年你又管过什么?”
朱允熥厉声问道。
“这,这……”
常升一时间被怼的无法反驳。
“整日除了花天酒地,你还为大明,为江山社稷,为朕管过什么?”
“啊?说话,回答我!”
带着上位者的气势,压得常升满头大汗。
“哦,对了。管裁军是吧?”
小皇帝冷笑着说道。
“可是呢?把原本蒸蒸日上的大明,裁的鸡飞狗跳,烽烟四起。”
“现在好了,连草原上的恶狼都闻到味了。”
“鞑靼来了,那瓦剌还会远吗?”
“这可都是你开国公的功劳啊。”
小皇帝连珠炮的责问,让常升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扑通”
常升直接晕倒在地,人事不省了。
这一场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小皇帝原本还一肚子怒火,此时全都化成了慌乱。
“愣着干什么,还快去喊戴思恭。”
“是”
江保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留下在场的朱允熥和方孝孺面面相觑。
……
原本要商量对策的局,因为常升的猝然晕倒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戴思恭来了对其施针之后,常升从昏迷中醒来。
经过一番检查,戴思恭的诊断是太过疲劳导致的晕厥。
小皇帝见状一阵无语,只好命人让其回府好生休养。
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小皇帝,方孝孺率先开口,“陛下,裁军这件事先暂停吧。”
“看来也只好这样了。”
小皇帝叹气道。
“可河套地区告急,该派谁去支援?”
朱允熥话锋一转问道。
“自然是靠山王,他坐镇北平府掌管北边的防务。”
听了方孝孺的话,朱允熥却并未表态。
看着眉头紧皱的他,方孝孺似乎明白他在想什么。
但是他却低头不语,有些话他不能说。
“难道我大明,就没有其他能征善战的将领了吗?”
小皇帝抬头看向他。
朱允熥不想再启用蓝太平,因为他要一步步把对方的军权剥离出来。
自己这个舅舅在军中的声望太高了。
可以这么说,将士们只知道他的将令,却不知道有圣旨。
如同他的皇爷爷忌惮蓝玉一般,他朱允熥现在也十分忌惮蓝太平。
如果再次命蓝太平前去救援河套地区,那么势必还要他重新掌管除了三大营以外的兵权。
到时候河套地区,山西地区,北平地区,辽东地区全都归入他靠山王的麾下。
那么这个大明还是他朱家的吗?
至少要分出一半给蓝家了。
臣子的势力过于庞大,这是哪个君王都不能容忍的。
唐朝的安禄山不过三镇节度使,就让大唐从盛世直接走向衰落。
若靠山王统领整个北方兵马,那大明就有倾覆危险了。
别说什么蓝太平没有野心这种话,哪个帝王能信?
当年的赵匡胤不也是被部将黄袍加身?
想到此处,小皇帝更加坚定了不用蓝太平的信念。
“陛下,咱大明优秀的将领无数。”
“只是不知可不可用。”
方孝孺突然开口道。
“方爱卿是指?”
“颖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长兴侯耿炳文等一众淮西将领皆是能征善战之辈,陛下为何弃之不用?”
方孝孺目光如炬的盯着他问道。
小皇帝听他说完,原本亮起来的双眸也黯淡下去。
“方爱卿岂不是明知故问,这些将领都是我舅姥爷他们那一派系的。”
“朕若是让他们领兵,那跟让靠山王领兵又有何区别?”
朱允熥就是要打压淮西勋贵们。
自然不想让他们再领兵,再建立功勋。
他为何同意裁军,削减朝廷的军费开支只是一方面。
削减这些掌控各地卫所的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只有削弱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那么淮西勋贵的势力才会被连带着削弱。
如果让他们领兵出征,那第一个要求肯定就是要废除裁军的政策。
那这几个月的折腾,就彻底的白折腾了。
“陛下,既然如此老臣倒是可以举荐一位新人。”
“此人领兵才能不差,只因为不是淮西出身从而一直没有展露头角的机会?”
方孝孺的这番话引来小皇帝的好奇心,“哦?此人在哪里,现居何职?”
“此人名叫盛庸,现任西宁卫指挥使。”
小皇帝蹙着眉头问道,“此人朕似乎听皇爷爷曾提起过,既然方爱卿也举荐他,那这次就由他去主持大局吧。”
“下旨,晋封盛庸为山西都司都指挥使,即刻前往赴任。”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