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章李隆基大逃亡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
    崔乾佑和安守忠两人带兵进驻潼关。
    姜天骄在此整顿兵马扩充军队,他在灵宝之战中俘虏到九万唐军,而这里面就有五万唐军来自河西和陇右两大藩镇,以及河陇十三部落的番兵。
    由于火拔归仁等唐军降将投诚归附,所以姜天骄非常轻松把这五万唐军收入麾下,使得他在潼关兵力高达八万大军。
    崔乾佑和安守忠两人瓜分掉另外四万唐军,他们从中筛选出精兵猛卒一万多人,余者沦为奴隶通通送到东京洛阳进行变卖。
    随着姜天骄初步整顿完毕以后,他跟安守忠开始向长安城发起进攻。
    本来崔乾佑也想跟着一起进军长安,然而潼关必须留有大将镇守,他只能把这机会留给姜天骄和安守忠。
    就在姜天骄和安守忠率兵向长安进军途中。
    这天凌晨,李隆基迎来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刻,他连夜带着杨贵妃等人秘密逃出长安。
    这支逃亡队伍在陈玄礼所率禁军的护卫下,从延秋门出太极宫匆忙向西而逃,只有住在太极宫内的皇家眷属才有幸跟着他逃出生天,其馀妃嫔丶公主丶皇子丶皇孙等全被抛弃。
    杨国忠在路过左藏国库的时候,他吩咐逃亡将士能拿多少拿多少,随后正欲放火将其烧掉。
    「杨卿,这火还是别放了吧!」
    李隆基满脸哀伤阻止下来。
    杨国忠一脸疑惑说道:「陛下,可若不烧掉国库,这些东西都会白白便宜给叛军。」
    李隆基泪流满面解释道:「朕在位治国四十四年,无恩德以加百姓。而今兵灾即将来临,如果贼人来了得不到它,必然会大肆劫掠百姓。还不如把国库送给他们,免得让长安百姓跟着受苦。」
    「好吧!」
    杨国忠只能放弃焚烧国库。
    李隆基等人出长安西门后,很快便走过西渭桥。
    杨国忠为了避免叛军尾随追杀,他在逃亡队伍过桥以后,随即下令放火焚烧掉西渭桥。
    李隆基突然见到西渭桥烧起大火,他随即对着杨国忠痛斥道:「杨卿,官员和百姓都在避贼求生,你又何必断绝他们生路?」
    「高将军,麻烦你去处理下吧!」
    李隆基吩咐高力士带人回去扑火,让他把火灭掉再回头追赶队伍。
    原本李隆基已经忘记大唐百姓很多年,可他在这最后一刻还是良心发现。
    这天早上长安城人心惶惶。
    大部分恪尽职守的文武百官仍然坚持上朝,直到宫门打开后,才从宫女和宦官口中得知皇帝陛下早已跑路。
    李隆基逃亡前留下诏书,他委任崔光远为京兆尹丶西京留守丶京畿道采访使。
    由于李隆基秘密出逃,所以长安到处发生骚乱。
    有人放火焚烧左藏大盈库,企图去抢运财宝,以至于还有人骑着驴子闯入宫殿。
    崔光远连忙招募官员代理府丶县职务,守卫宫殿,以雷霆手段杀死一大批人这才平息骚乱,同时派人去跟姜天骄请降。
    正好崔光远也是出自博陵崔氏,他跟崔乾佑属于同一宗族。
    边令诚听闻叛军正在大举逼近长安,他拿着一大串宫禁重地的钥匙跑去寻找姜天骄。
    皇帝陛下可以抛弃臣子私自跑路。
    那就别怪臣子择木而栖另择明主。
    姜天骄得知李隆基已经开始跑路,他立刻带着一万骑兵直奔长安。
    李隆基为了避免叛军追杀上来,他过了西渭桥后继续向西进发,以宦官王洛卿为前导,告谕沿途郡县准备饭菜进行接待。
    这支逃亡队伍从凌晨到中午总算抵达咸阳县的望贤宫。
    大部分人饥肠辘辘本以为有饭菜可吃,没想到咸阳县的官吏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就连负责前导的宦官王洛卿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李隆基见此情形痛哭流涕:「看到我大唐真是气数已尽了吗?」
    「陛下,咸阳官吏只是为了躲避兵灾而去,请您千万不要多想啊!」
    杨国忠跟在李隆基身边安慰道。
    李隆基只能命令宦官们在咸阳街头张贴皇帝驾临的告示,希望当地百姓能够出面接待。
    结果告示贴得满大街都是,响应号召的人却一个都没有,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没人愿意出来接待李隆基这个昏君。
    眼看着所有人的午饭都还没着落,李隆基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国忠见此情形也顾不得什麽面子,他亲自拿着钱财挨家挨户去购买粮食,希望能让李隆基先行充饥。
    或许是杨国忠主动放下身段挨家挨户去买粮食,一部分善良百姓不忍心见到天子挨饿,于是挑来很多米饭丶烧饼丶大豆。
    对于咸阳父老这般雪中送炭,李隆基自然是大为感动,这就代表着百姓还没完全抛弃他,随即命令高力士拿钱酬谢。
    在这些咸阳父老中,年纪最大的郭从谨见到天子这般憔悴落魄,他忍不住跟着伤心落泪,于是走到李隆基面前进言道:「陛下,安禄山包藏祸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没人揭发他的阴谋,可您为什麽就是不相信啊?」
    「当初不是没人告发安禄山,可您却把举报之人诛杀,这才导致祸乱的发生,以致陛下不得不流亡到此。」
    「自古明君务求天下忠良,而使自己耳聪目明,其缘由正是在此。」
    「我还记得宋璟当宰相时,他经常屡屡犯颜直谏,天下赖以太平。可是后来朝中大臣再也不敢说真话,只知阿谀取容讨陛下欢心,因此宫阙之外陛下一无所知。」
    「那些远离宫阙的臣民早知会有今日,但由于宫禁森严不能面见陛下,臣民区区效忠之心无法上达。要不是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我又怎能亲睹陛下之面而一诉衷肠呢!」
    这话一出,李隆基顿时悲从中来,他也不禁掩面而泣,怨恨自己快要把大唐江山葬送得一乾二净。
    李隆基听完咸阳父老郭从谨的肺腑之言,他愧悔难当只能老实承认:「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朕甚愧之!」
    在咸阳父老的众目睽睽之下,李隆基公开承认错误,他也希望能够得到谅解。
    李隆基打发郭从谨离开后,他把饭食分给随从官吏先吃,再让禁军将士分散到各个村落去找吃的,自己挨到最后才吃。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梦启东梁 让你开枝散叶,你带七名罪女造反?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死遁三年,恶毒师尊被全宗团宠了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天倾之后 我在日本当文豪 从赶海开始,成为全球首富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开局投资小米,我怎么成大佬了? 重生八零:山河猎户,从家徒四壁开始 人在无限,开始速通 我有一座镜像屋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我必须立刻撞大运 星武纪元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