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18章押注军工(第1/2页)
服务员将詹台明引至二楼咖啡厅,在一处绿植掩映的僻静卡座前停下脚步。
坐在沙发上的孔令山见他们到来,立即起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用流利的英语说道:“感谢赏光。”
詹台明在他对面落座,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四周,好奇道:“不知孔先生深夜相邀,所为何事?“
孔令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取出十美元小费递给服务员,待其离开后,才重新将目光投向詹台明。
“我看你也是东方面孔,感觉格外亲切。“他端起咖啡轻啜一口,状似随意地问道:“不知祖籍何处?“
詹台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家祖早年便下南洋谋生,我自幼在东南亚长大。如今战火纷飞,便随家人移居美国寻求安定,孔先生叫我詹姆斯就好。”
他和孔令山祖籍都是沪市,自然不能使用中文对话,不然很容易被对方听出口音。
孔令山取出酒会上收到的那张名片,在指间轻轻转动:“听闻杰西先生在一个月内将资产翻了三倍。我对贵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很感兴趣,只是......”
他话锋微转,“不知能否了解一下公司的主要股东背景?毕竟涉及资金安全,谨慎些总是好的。”
虽然对孔令山而言,暴利的机会不少,但能在短时间内让大资金翻倍的门路却不多。
酒会上,杰西对所有人都很冷漠,他只好从詹台明这里寻找突破口。
詹台明端起面前的咖啡,轻轻搅动几下,淡淡道:“关于投资人的具体信息,请恕我不便透露。不过我可以告诉您,在来美国之前,我在英国深造了几年……”
孔令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难怪他觉得詹台明说话有一股伦敦腔。
联想到如今英国正遭受德军空袭,不少英国资本纷纷外流至美国避险,他心中已有了推测。
并且,酒会时他就注意到詹台明不仅身着定制西服,腕间佩戴的更是百达翡丽去年才推出的“世界时间”腕表。
这样的人,绝不可能只是个秘书,于是,他便动了结交的心思。
“理解,理解。”孔令山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资本总是追求安全与增值。我很看好贵公司的发展前景,不知是否有机会深入合作?”
詹台明放下咖啡杯,“若孔先生真有兴趣,我可以为您预约一下杰西先生的时间。不过,我们选择合作伙伴,可是有不低的门槛。”
孔令山闻言眯起眼睛,“不知道这个门槛是多少?”
詹台明伸出一根手指,“目前是一百万美元起步,后面可能还会提高。”
孔令山靠回沙发,陷入沉思。
杰西虽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却也数次破产,谁也不敢保证这次的成功不是昙花一现。
察觉到他的犹豫,詹台明适时开口:“我们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取得交易席位。以孔先生与花旗银行的关系,想必不难核实,杰西先生近期的收益,来自一系列的交易组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8章押注军工(第2/2页)
他稍作停顿,压低声音:“你我都是华人,我不妨直言。我虽是杰西先生的秘书,更是他的学生。”
“杰西先生这次可是建立了新的交易策略,花旗银行那笔资金不过是我们的一次试水。”
“如今全球唯有美国远离战火,”詹台明看着孔令山,意味深长道,“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避险资金。当前股市低迷,无非是受战争阴云影响。但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最大的机遇,不是吗?”
孔令山的目光闪烁不定,一百万美金,这绝非小数目,尤其在局势动荡的当下。
他在曼哈顿格雷西广场有套公寓,距离纽约证券交易所不过几公里。他打算安排人手每周去交易所转转,亲眼确认杰西的交易战绩再作打算。
思虑再三,他终于开口:“詹姆斯,这笔投资的数额确实不小,还请容我多考虑几日。”
詹台明从容一笑:“这是自然,投资有风险,还是谨慎些好。”
次日,詹台明与杰西离开酒店后,径直前往他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办公室。
杰西站在交易所二楼的环形走廊上,俯视着下方熙攘的交易大厅。
他闭上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畅快的笑意。
时隔六年重返此地,尽管周遭物是人非,但空气中弥漫的金钱与博弈的气息依然如此熟悉。
他现在的心情很好,特别是昨晚那些曾经对他视而不见的人,重新聚拢在他身旁,那种久违的满足感甚至让他长期困扰的抑郁症都减轻了几分。
尽管对外他是这家公司的合伙人,但他心知肚明,幕后之人不过是想借他在华尔街的声名。
但他并不在意,年过六旬的他,一生都与交易为伴,唯有在这片喧嚣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虽然无权动用公司资金,但詹台明每月支付的高额薪酬,已足够让他在市场中小小施展拳脚。
“詹姆斯,”他转向对一旁的詹台明道:“有时我真觉得你是最懂我的人。知道吗?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华尔街崭露头角,就是在众人看好时果断做空北太平洋铁路公司。”
他扶着栏杆望向下方:“如今市场一片悲观,但我却认为美国一定会卷入战争。这时候,就该大胆押注军工股。”
二战后,美国的股市虽然表现的低迷,但石油、钢铁等行业由于战争需求的推动,其股票表现相对突出。
就在大盘开始回暖时,美国政府突然宣布提高个人所得税率,导致市场再度陷入阴跌。
詹台明在林致远的授意下,动用五倍杠杆,将全部资金押注在军工板块,特别是‘通用动力’和‘洛克希德公司’。
因为,再有一个多月,美国就会签署《租借法案》,开始向英国等盟国大规模输送弹药与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