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百四三章阴私之事(第1/2页)
世间难寻公道,也无人主持公道。
韩世衍握紧的拳头又松开,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计划执行到底,不放过任何人,也让傅姑娘的牺牲,没有白费。
刑部的人关押好傅大人和傅霄年,便准备去处理傅汐的尸身。她跟傅家决裂,想必傅家人也不会再管她,陈尚书发了善心,自掏腰包准备安葬了她。
韩世衍买通的狱卒抢先过去,抱起尸体,韩世衍亲眼瞧着,傅姑娘的手指,动了动。
他以为眼花,不动声色的过去探了探,果然,感觉到了,非常细微的脉搏。
咚,咚咚.
他一喜,连忙给狱卒使眼色,狱卒会意,配合他把人换了出来,安顿到城中某处,细心救治。
而韩世衍停留在刑部,还等着下一步计划。
有一骑快马,匆匆而来,马蹄急急的敲在青石板上,那人高喊着急报,急报!
陈尚书眯起眼睛,发现是自己派出去的人马,便停下接应了那位骑士,拿到情报后展开一看后,悚然而惊,
正巧太后还没走,他颤抖着手,将情报交给太后,太后一目十行,压制不住的愤怒。
这该死的,反了天了!
“陈尚书,你随哀家进宫!”
陈尚书认命点头,跟太后一起进宫,再次感叹,俸禄真是不好拿。
衙门里的人都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报?能让太后愤怒,陈尚书垂头丧气呢?
那自然是天大的事。
乾泽宫。
皇帝看过陈尚书呈上的情报后,跟太后一样愤怒,他压下愤怒,追问这是谁发现的?
陈尚书答,“臣自从接手景德太子陵寝案,便觉得事有蹊跷,富商行贿,官员受贿,赃款在哪里?依照账本,那可是足足三百万两了。而傅大人家中,并没有搜出那么多的银两,且钱庄也没有银子。臣又打听到,傅家时不时会送东西回老家老宅,臣便怀疑,他们偷偷地把银两送回了老家。”
陈尚书也是受了之前石遥的启发,就派人去傅家祖宅看看,结果,还有意外收获。
傅家的祖坟,几经修缮,规模庞大到已经逾制,用来支撑的横梁,分明就是汉白玉的。
跟景德太子陵寝是同一款。
这是赤裸裸的僭越和冒犯!没有任何帝王能够忍受!跟私藏盔甲一样的重罪!
再加上景德太子陵寝中,用的横梁居然不合格,傅家用的,却好端端的,傅家的心思,昭然若揭啊。
剩下的事情不用陈尚书说,皇帝已经了然。
皇帝怒极反笑,为了傅家的心思。
好啊,他们居然敢起这样的心思,那可就别怪朕手下不留情了。
“来人,把那些横梁通通拆了,送到宫里。”
皇帝一声令下,没人敢不照办,不过两天,那些横梁就出现在宫中。
跟之前景德太子陵寝用的横梁一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傅家已经越过了臣子的那条线。
太后望着横梁,面色阴沉,又提起来之前,牢房内傅汐临死前的话。
绝命诗,相似的处境,以及不翼而飞的建材,如此种种,都昭示了傅家的心思。
皇帝起了杀心。
“母后,您觉得此事,是怎么泄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百四三章阴私之事(第2/2页)
皇帝还想弄清这个,以便斩草除根。
太后沉思。
他们二人,都是经历过当初的事的,这是皇家的丑闻,必须捂得严严实实,怎么会传到傅家人耳中?
太后慢慢说,“当初景德太子入殓,近身伺候的人,都殉葬了。不过当时,傅徽负责修建陵寝,还是跟一些宫人打过交道,问过话,莫非是他从中发现了什么?”
只有这种可能。再加上傅家有不臣之心,就拿此事,肆意取笑,想要污损皇家清誉。
皇帝也这么想。
这家子人,不能留下了。
母子二人,心思都是一样的。
光是擅用陵寝横梁,就是重罪,跟私造龙袍一样的罪过,何况,他还知道那么多秘密呢?
此时,负责供应石材的富商,也找到了一封书信,
便是当初富商中的领头,他给出了四十万的贿赂,书信写道,石遥向他索贿,金额巨大,他倒贴都不够,加上合格的石材没那么多,只能用有裂缝的,供应给皇家。
他知道此事不对,但惧怕于石遥的权利,只能照办。留下此信,只为了减轻愧疚。
而合格的石材呢?早早被傅家占用了。
牢房内。
傅大人眼睁睁看着,家人越来越多,挤满了整个牢房。
他心生不妙,追问狱卒,狱卒怜悯的目光,更让他畏惧。
就算是受贿,搞砸了陵寝的事,他给出去一条命也就罢了,怎么会让全家都进了牢房呢?
而现在,傅家人哭的哭,骂的骂,闹腾的很。都觉得长辈做的事,凭什么要殃及到晚辈身上?
狱卒觉得好笑,富贵大家一起享受,灾祸自然要大家一起扛咯,世上难道有白得便宜的事?
有人拉着狱卒的手,给了金银,想要打听自己的刑罚,而狱卒摆摆手,没要,轻声说,好吃好喝吧。
等到了秋天,全家一起问斩,也算是不孤单。
傅大人猜出这层意思,颓然坐倒。
怎么会呢?
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宫里。
孟庭祯撒了一把鱼食,池塘中的锦鲤,蜂拥而至,争抢那些食物,急躁的越出水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他轻声说,盛安伯傅家墙倒众人推,往日的仇怨,也该报一报了。
韩舒宜说:“我也知道,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不会是什么好人,但也实在没想到,他们能为恶那么多。”
傅家抄斩的消息一出,当初被傅家欺负的,都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欺压良善,强抢民女,都只是开胃小菜。兼并土地,打死百姓,强挖别人祖坟,也还是小儿科。卖官鬻爵,顶替功劳,杀死立功的人,也是他们的基本操作。
听到最后,韩舒宜都觉得,死一次,真是便宜他们了。
孟庭祯轻声说,“要不怎么叫傅半朝呢?若是让他们继续活下去,官位更高,为恶更多。”
所以他不介意动用一些小手段,提前把他们拉下马。
不过,虽然动用了手段,傅家祖坟的事儿,可不是他捏造的。也是要到十几年后,雨水冲垮坟墓,当时的县令才发现,这个雷,他不过提前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