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5章系统校准与非遗档案修复(第1/2页)
新海市数据中心的地下机房里,蓝色的应急灯将服务器机柜照得泛着冷光,空气中弥漫着服务器运转时特有的“嗡嗡”声,混合着淡淡的臭氧味。周雨桐蹲在暗网核心服务器前,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新抗体研发过程中记录的78Hz神经适配频率输入系统。屏幕上的“校准进度”条从10%缓慢爬升,每跳动一个百分点,她都会抬头看向柳清月手中的青铜音叉——那是确保校准不偏离的关键。
“康泰篡改的数据太零散了,医疗板块仅疑难病例就有357条被恶意标注‘无需特殊治疗’。”上官宇坐在旁边的操作台前,平板上显示着被篡改数据的清单,“刚才修复到李婶的病例时,系统自动弹出了‘数据异常’提示,幸好我们提前录入了她的真实诊疗记录,不然这条数据还要再核对半天。”
柳清月握着青铜音叉,将叉尖贴近服务器的“韵律接口”,按照“治水曲”徵音440Hz的节奏轻轻敲击。音波透过接口传入系统,原本杂乱跳动的医疗数据流突然变得规整,屏幕上闪过一个个患者的名字,后面跟着“诊断恢复正常”的绿色标注。“AI诊疗系统的准确率已经回升到98%了!”柳清月看着屏幕上的统计数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祖父当年在系统里预留的‘韵律校准’功能,果然能修复被篡改的逻辑链。”
马超站在生态板块的服务器前,屏幕上显示着湿地的实时监测数据。水文监测曲线从之前的剧烈波动,渐渐变得平稳,代表东方白鹳的绿色圆点比上周多了15个,甚至能看到幼鸟跟着成鸟在水面捕食的画面。“古河道的水质检测报告也出来了。”他调出一份PDF文件,递给周雨桐,“孢子浓度从0.5mg/m降至0.1mg/m,达到了饮用水安全标准,下游的鱼虾已经开始聚集,生态正在慢慢恢复。”
周雨桐接过报告,目光停在“浮游生物数量”一栏——数值比上个月增长了30%,这是水质改善的重要信号。“之前康泰故意调低了水质达标阈值,让系统误判‘生态正常’,现在校准后,数据终于能反映真实情况了。”她抬头看向柳清月,“文化板块的非遗档案修复得怎么样了?之前损毁的古琴谱还有多少没恢复?”
柳清月快步走到文化板块服务器前,屏幕上的古琴谱数字化文件还残留着几处错乱的音符,有的频率被恶意调高到500Hz,有的节奏被截断,变成无法弹奏的片段。“还剩最后三组乐谱,都是祖父标注‘治水相关’的曲目。”她从背包里掏出柳振庭的线装古琴谱原件,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扫描台上,“这些谱子上的朱砂标记,是祖父亲手标注的正确韵律参数,我们可以通过音叉频率反向推导修复公式。”
孙蕊和陈默凑过来帮忙,孙蕊用手机拍下谱子上的朱砂标记,每个标记旁都写着对应的音波数值;陈默则将这些数值录入平板的修复程序,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得飞快。当柳清月用青铜音叉敲出谱子上的“羽音”时,平板上的程序突然弹出“频率匹配成功”的提示,屏幕上错乱的数字音符开始自动调整,像归巢的鸟儿般,与原件上的标记渐渐对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5章系统校准与非遗档案修复(第2/2页)
“最后一组乐谱修复完成!”陈默兴奋地喊道,屏幕上的古琴谱终于完整呈现,从“治水曲”的开篇宫音,到结尾的羽音,每个音符的频率都精准无误。
就在这时,服务器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此前解锁暗网核心时,守望者曾提及“非遗修复后将触发生态联动机制”,此刻文化板块的界面上果然跳出一行金色文字:“非遗档案修复完成,触发‘音脉传承’机制——古琴韵律已同步至生态监测系统,可辅助压制孢子异常。”
上官宇快速检查系统日志,发现“音脉传承”机制激活后,方舟系统会自动将古琴谱与湿地的孢子浓度监测关联:当孢子浓度超过0.3mg/m时,系统会自动播放对应的古琴曲目,用380Hz的频率辅助稳定孢子活性。“这才是祖父想要的‘文明平衡’。”柳清月轻轻抚摸着青铜音叉,叉身的古琴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技术服务于文化与生态,而不是反过来被利用。”
机房外传来脚步声,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推着两个大档案箱走进来,箱子里装着柳振庭当年捐赠的古琴实物。“这些古琴用的是临溪镇老祠堂的古杉木,木材里还保留着原始音波。”工作人员打开箱子,一把暗红色的七弦琴映入眼帘,琴身上的水脉纹与青铜音叉的纹路同源。
周雨桐将古琴贴近文化板块的服务器,琴身刚接触到机柜,屏幕上突然亮起淡蓝色的光,弹出“音波验证通过”的提示。“有了这些实物辅助,后续的数字化传承就不会再出现偏差。”她看着屏幕上滚动的非遗档案列表,从古琴谱到治水碑刻,每个文件都标注着“已校准”,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众人收拾设备时,周雨桐掏出手机,给临溪镇卫生院的小林发消息:“方舟系统已完成校准,AI诊疗系统恢复正常,你可以通知居民放心使用自来水,后续的健康数据会同步到系统,方便跟踪康复情况。”消息发送成功后,她回头望了一眼运行稳定的服务器,蓝色的数据流在屏幕上跳动,像一条奔涌的河流,连接着医疗、文化与生态的每一个角落。
机房外的天已经亮了,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落在服务器上,与屏幕的蓝光交织成温暖的光晕。周雨桐知道,方舟系统的校准不仅是技术的修复,更是对柳振庭“人类-技术-自然共生”理念的延续。从最初的异常浮现,到如今的平衡重构,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守护,终于在数据中心的机房里,迎来了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