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9章孤胆牛仔方默震动白鹰新闻界、罗伯特的铁窗泪(第1/2页)
不久之后,方默方面主动放出了消息——空军出击,于长江江段重创鬼子舰队。
具体战果语焉不详,但强调了“予敌重创”。
并保证基本解除了长江上鬼子舰队的威胁,让金陵城内剩下的守军们放心。
当然,为了不立FLAG。
方默没大包大揽的说什么必不使倭海军一弹落入城中这种过于绝对的话。
之前在沪上,消灭了出云号,又空袭了鬼子分舰队,不敢声张,那是因为那时候男主的实力还不够强。
现在海陆空三军皆有,且有一个齐装满员的汉斯标准的步兵师在手,算上后勤人员第69军全军已经超过6万人。
不大不小怎么也是个派系了,方默干脆大大方方的展示自己的强大。
至于武器来源?
让白党和鬼子猜去吧。
反正他方默和第69军消灭的鬼子都是实打实的。
这消息传到城防司令部,司令唐将军的第一反应就是:
“扯淡!他方默一个军长,哪来的飞机?还重创舰队?他咋不说他把天蝗的座机打下来了?”
也难怪他不信,这超出了当时所有国军将领的认知范围。
但很快,越来越多的目击报告汇总过来。
很多人,包括不少外国侨民、记者,甚至他自己的部分军官,都声称在上午看到了大规模机群从西郊起飞,向东飞去。
而且,型号奇特,绝非大夏已知的任何飞机。
紧接着,罗伯特·肖的“独家照片”开始在一些外国记者圈子里小范围流传。
虽然照片是远距离拍摄,有些模糊,但那些BF-109、斯图卡的轮廓,依稀可辨。
有图有真相!
罗伯特趁热打铁,根据方默公布的那点简短战报,充分发挥了他作为记者的“想象力”和“文学功底”,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一篇极其详实、绘声绘色的战地报道。
文章里,他描写了飞行员们如何英勇地冲破鬼子防空火网,如何精准地投下炸弹将敌舰炸成碎片,如何与企图反抗的鬼子战机激烈格斗……
写得那叫一个身临其境,惊心动魄,仿佛他当时就坐在某架战斗机的后座上拿着笔记录一样。
虽然百分之九十的细节都是他编的。
但谁在乎呢?
有照片为证,有目击者,有方默的战报。
这篇题为《长江上空的老鹰:大夏神秘空军全歼日寇舰队》的报道,连同那些虽然模糊却极具冲击力的照片,通过电报,飞速传回了万里之外的波士顿环球晚报总部。
(20年代已经有了可以传输图像的电讯技术,虽然速度慢、质量差,但传输报纸所需的简单黑白照片是可行的。)
这篇报道,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白鹰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此前,关于远东的战事,主流舆论虽然同情大夏,但普遍认为大夏败局已定,节节败退。
方默之前曝光的鬼子暴行照片,已经激起了巨大的道德义愤。
现在,这篇空战大捷的报道,仿佛在灰暗的局势中投下了一束强光。
大夏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在绝境中发起了犀利的反击。
这是对鬼子暴行最有力的回答。
无数白鹰普通民众通过报纸看到了这一切,他们为那位如同孤胆西部牛仔般坚守金陵的方默将军欢呼加油。
更重要的是,许多原本就对鬼子不满、或出于各种目的的白鹰议员们,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国会里大肆抨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9章孤胆牛仔方默震动白鹰新闻界、罗伯特的铁窗泪(第2/2页)
“先生们,看看!
我们一面宣称中立和‘光荣孤立’,一面却仍在向那个残暴的帝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废钢铁、石油、橡胶。
这些物资最终变成了杀害杀平民的炸弹和子弹,这是可耻的,我们必须立刻推动对霓虹的禁运法案。”
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而罗伯特·肖,很快就收到了主编从波士顿发来的热情洋溢的嘉奖电报。
“干得漂亮,罗伯特。你是我们的英雄,保持这个势头,争取离前线更近一点,挖掘更多关于那位方将军和他那支神秘军队的一手新闻,你的前途一片光明。”
罗伯特捧着电报,激动得满脸通红。
升职加薪,指日可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普利策奖在向他招手。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清晨,他骑车出城的那次冒险。
源于那位深不可测的大夏将军——方默。
------
金陵城东郊,那几条通往疑似军事禁区的土路,最近几天多了个常客。
罗伯特·肖,那位刚刚因独家新闻而在国际电报线上小火了一把的白鹰记者,此刻正蹬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再次吭哧吭哧地溜达到了外围哨卡附近。
他脖子上挂着徕卡相机,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四处扫视,寻找着任何可能成为新闻的蛛丝马迹。
一次成功的报道,显然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冒险神经和事业心。
他现在认准了,那位方默将军就是他的“新闻金矿”,必须深挖。
头两天,哨卡的卫兵看他是个白人,又有正式的记者证,虽然眼神警惕,但也就口头警告一下,挥挥手让他别太靠近,也就放他走了。
毕竟上头没明令禁止记者在周边活动,洋人的面子多少要给点。
但架不住这哥们天天来打卡啊!
而且来了也不干别的,就举着个相机,对着机场方向、来往的车辆、甚至远处山坡上的工事,一通乱拍。
那鬼鬼祟祟、锲而不舍的劲儿,想不引人怀疑都难。
最终,在罗伯特又一次试图靠近一点,对准远处一架正在降落的飞机模糊身影按下快门时,周围的暗哨忍无可忍,一挥手:
“弟兄们,上去。把那可疑的家伙给我逮起来,妈的,真当我们69军是摆设了?”
几个士兵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
罗伯特正沉浸在“又抓到一张好素材”的喜悦中,根本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人一边一个拧住了胳膊,相机也被一把夺了过去。
“干什么?嘿!你们干什么?”罗伯特又惊又怒,挣扎着用昂撒语大叫,“我是记者,白鹰记者,新闻界,明白吗?新闻界!”
哨兵走上前,毫不客气地搜了他的身,找出记者证看了看,又扔回给他。
“谁知道你这证件真的假的?就算真的,哪个正经记者天天跑军事禁区边上搞偷拍?说,是不是鬼子派来的间谍?!”
罗伯特一听“Spy(间谍)”这个词,脸都吓白了,拼命解释,但语言不通,鸡同鸭讲。
他就这样,在一片“我不是间谍”、“我是记者”、“我要见方将军”的混乱昂撒语呼喊声中,被几个大兵推推搡搡地带走了。
满心委屈和恐惧,怎么也想不通,挖新闻怎么就把自己挖成“间谍”了。
他的普利策梦想,眼看就要变成铁窗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