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几人都没想到沈勇是这样打算的。
不可否认,沈勇的家族观念是这几个人里最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沈锦灏才能在沈家长这么大也没受什么气。
将近三十年过去,他还能再接受自己的弟弟回来,还要分一部分财产给他,沈家大伯真的是世纪好哥哥。
沈毅忍不住担心地皱起了眉头,“大哥……你这样做,不太好吧……”
沈毅觉得如果换了自己在大哥的位置,那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况且,沈家除了大哥还有大嫂,还有其他小辈。
“沈家现如今我说了算。你们本来就是沈家的人,回到沈家没有什么不对的,你们不用顾忌,放心回来就行。只要将来我们好好经营,相信沈家会更繁荣的!”沈勇面带鼓励地笑着。
蓝昕禾到底还没嫁进沈家,这事她没法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希望沈锦灏回去的,于是也很鼓励地看向沈锦灏。
沈锦灏接收到她的目光,就明白了她的心意。再一看,自己的亲生父亲也看向他,眼神也似有点意动。他内心微微叹了口气。
罢了,大伯说的对。沈家出身是他不可避免的一个烙印,既然没法甩掉,那就不甩了。只要将来他能和大伯大哥他们一起把沈家经营的更好,那外界自然会改变口风。
“谢谢大伯,我以后会好好做事的。”沈锦灏说道。
沈毅见儿子都说了,他也连忙道:“我也会的。我在国外的业务,也可以转移到国内来。”
沈勇看到大家这么团结,更是笑开了怀,“好好,你们回来就是好的。”
他笑了一阵又问,“那,锦灏,昕禾,你们的婚期定下了吗?定下了的话就今天一起宣布。”
蓝昕禾看了眼沈锦灏,沈锦灏握住她的手笑了笑,“三个月后。”
“好!那我现在就去和媒体说!”沈家大伯是真的高兴,当即就走了出去,直接站在门口让那些记者都出来,然后就把两件事宣布了。
当天晚上,白城所有的媒体社交平台上都有他们的照片,网友们都乐此不疲地讨论起了沈家的家事。
“沈氏的这个老总真有意思啊!要换了我,那么大的家业,可舍不得分给别人。”
“哎,不能这么说,毕竟那是亲弟弟,这家业本来就应该有一份的。”
“话是这么说,可这弟弟当年是惹了事,脱离了沈家跑了的,这一去都快三十年了。”
“倒也是。不过,这哥哥都替弟弟把孩子养这么大了,也不在乎让弟弟认祖归宗吧。”
“沈家老大这一家,听说都是这种性格啊。”
“是啊,你看那沈锦东,也是什么事都护着沈锦灏。”
“听说,他们对老婆孩子也很好。”
“我也想有这样的哥!”
当晚,“国家欠我一个哥哥”这个话题下又多了一个参考人物。
沈氏集团因为这一波操作,在先有马家,后有梁家这样的家族企业爆出丑闻的情况下,沈氏就像是一股清流,不仅拉高了自家企业在路人心中的好感,还洗刷了家族企业在路人眼中的污浊,企业股票一路高涨。
此为后话。
当天沈锦灏说三个月后举行婚礼,并不是随口说说的。小说娃 .xiaoshuowa.
他想给蓝昕禾最好的婚礼,场地的选择,婚纱的选择,场地设计,婚礼流程等等等等,这些都要考虑到。
尤其蓝昕禾还是设计师画家,她的审美要求是很高的。虽然她总是说让沈锦灏决定就好,但沈锦灏怎么能不参考她的喜好,不问过等她拍板呢,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婚礼策划和设计又是很重要的一项。
多番参考后,沈锦灏终于选定了一位资历并不是很深,但是之前参与设计的都很有特点的女设计师,方杰。
沈锦灏把人选以及这人之前的案例给蓝昕禾看了之后,蓝昕禾也觉得挺好的,于是就这么交给了这位设计师。
蓝昕禾的手伤也是这个时候好了,疤都没留下的那种。
婚礼策划和设计不是她熟悉的领域,她只需要把控整体格调就行,婚纱也被蓝思思承包了,她能做的也就剩下请柬之类小物的设计。
可是她最近一直被困在家里,也不能拿画笔,脑海中一时没有想法,蓝昕禾就想出去走走。
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展览请她去当观礼嘉宾。她也就去了。
这是一场公益性的展览,主题为将梦想照进现实,展品大多是一些画作,还有一部分是雕塑。
更值得人关注的是,这些参展作品的作者都曾经是贫困山区的孩子,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好意,从而成为了走出大山的人,这些人目前都还是在上大学的孩子,普遍大三大四。
他们也是展会的志愿者,会把自己作品所表达的意思亲自讲述给与会者。
拿到展会流程的时候蓝昕禾就很好奇,这将会是什么样的一些作品。
等她走到现场,看到第一幅作品的时候,她就惊呆了。
那是一幅画。
在灰暗破败的教室一角,缺了一块的桌子,漆都快掉光了,蓬头垢面的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正在看一本崭新的书,窗户上有光照进来,书上的字和小女孩脸上的笑容都被染上了阳光的颜色。
这幅画的用色非常大胆,除了书本和小女孩的脸这些阳光的轨迹之外,其余部分全部都是暗灰色的,占据了画面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么大的占比是很难把握的。
更难得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还非常的写实。
没有那种夸张到失真的感觉。虽然主色调是灰色,但那抹金色才是所有人眼中的重点。
每一个看到这幅画的人都会被这幅画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上来为大家解说。
“大家好,我是《曙光》的作者葛萍。”
原来这幅画叫《曙光》。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名字真的太贴切了。
“这幅画里的人,是我自己。我画的是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里只有一所学校,两间房,一边是小学,一边是初中。加起来不超过三十个孩子。”
“学校也没有什么书。我手里拿的这本是来支教的老师留下来的,大家传阅着看,传到我手里的时候它还是像新的一样。每一个同学都十分爱惜这本书,不舍得弄脏,弄旧。”
在葛萍温暖的声线下,所有人都听到了一个爱学习的女孩子的故事,也了解到了一个渴望知识的山村学校。
蓝昕禾心里更想认识这些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