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重涵一口气憋着,在人群中胡乱地窜走, 自己都不知走在哪里。走了半天, 进到一条没人的小巷里, 靠着墙停下, 终于喘过气来。
“今次不等我了?”
钟承止那温婉的声音。
重涵循着声音转头, 钟承止就站在不远的巷口。重涵又转回头来不看他。
“那我走了哦。”响起转身的脚步声。
重涵顿时一震, 猛地跑过去拉住钟承止的手臂。
“……”
俩人都没说话。
重涵突然觉得, 假如他没拉这一下, 钟承止就真的走了,再也见不到了。
重涵低着头紧紧地拽着钟承止, 一语不发。钟承止轻轻将重涵手臂握住,把重涵拉到自己面前, 抬头看着他。
“……想买点东西吗?这次我付账。”钟承止微微一笑。
“……”
重涵缓缓抬起目光, 对着钟承止一如既往的微笑面容,点了点头。
………
景曲就在不远处, 重涵与钟承止出了巷子,三人便一语不发地走在臻融庄内。重涵默默看着,看着路边店铺,也看着钟承止。
钟承止依然是那不起一丝波澜的微笑面容。重涵没问, 钟承止也没主动解释任何事情。
路过一家小的古玩店,重涵左右望了望, 走了进去。做为重家二少爷, 他非是想要什么, 他只是希望有样钟承止给他的东西。
三人在店里随便看了看, 当然景曲只是直视前方。
“三位公子,想要什么?”掌柜的迎过来。
“……这个,麻烦给我瞧瞧。”重涵指着一样东西对掌柜说。
掌柜笑嘻嘻地拿起递给他。
“公子真有眼光,这可是上好的和田籽玉,色泽凝白,质地细腻……”掌柜噼里啪啦地在一旁介绍。
重涵拿在手里看了看,摸了摸。
“要这个吗?”钟承止问道。
重涵点了点头。
这是一对钟形玉佩,只有拇指大小,通常是作为戴在脖子上的挂饰,没有太多华丽的雕工,只稍稍在四周雕了些镂空,中间刻了点花纹。两个形状都为一面平整一面圆形凸起,平整的一面拼合在一块,就成了一整口小钟。玉质确实不错,不过这种小玩意既不特别也值不了很多钱。重涵是看上了形状与可以随身佩戴。
“这种钟形佩,寓意终生有福。又是一对儿,所以是小两口钟生有福。嘿嘿,就是爱侣戴的。”掌柜见钟承止价格都没还直接给银子,噼里啪啦得更厉害了,又觉得重涵、钟承止应该是一对儿。
“……我只要终身有你就好……”重涵听了在一旁用略沙哑的声音轻语道。
声音不大,但钟承止听见了,转头对重涵笑了笑,没有回话。
掌柜发觉气氛有些不对,立刻闭嘴不再噼里啪啦,反正东西也卖了,少废话为妙。掌柜将玉佩穿好红绳用纸包好,递到重涵手里。
三人离开古玩店走了几步,重涵停下,对钟承止问道:“……你愿意戴一个吗?”
钟承止笑了笑,拿起重涵手里的小玉钟,帮他戴上一个,放入其衣服内贴着身,然后给自己也戴上了一个。
重涵终于又露出浅浅的笑容,握上了钟承止的手。
这时,钟承止对重涵说:“今晚我们外宿吧。”
重涵诧异不已,呆呆地望着钟承止,点了点头。
三人回到马车上。钟承止对车夫与小厮说的客栈,乃城内那家竹松看,接着又交代小厮回重府取换洗的衣物送来。上次去南山竹松看要小厮回去取衣物,是因为祭扫须着专门的服装,这次照说并不需要。不过重涵更疑惑的是,钟承止居然知道城内还有家竹松看,是自己无意中提过?还是前些日子逛京城时看到了?
中毒事件尚未解决,但并没影响到城内这家竹松看营业,显然竹松看后台也不简单。不过毕竟出了死人的事,生意很清淡,来住店吃饭的基本都是不知情的外地人。
下马车时重涵发现,景曲背着一个长条行囊,好像是从建安回京城路上景曲背着的那个。
钟承止找掌柜要了两间头房,重涵一听,顿时感到一阵失落……这是不想与自己同住一房吗?虽然并未带着太多期待,但知道后,重涵还是免不了的失落。
三人在其中一间房叫了酒菜,这次景曲先全部验毒才动筷子。
其实上次没验毒也有原因。一是那毒极为特殊,不然以钟承止与景曲,入口即可发现。二来钟承止与重涵一起吃饭,要么在重府,要么在霞凌阁,要么便是在路边买的小吃。重府的饮食定不会有问题,霞凌阁乃霞融派地盘也不会有问题,路边现成的小吃,没有让人下毒的时间。于是两个月下来,钟承止确实有些疏忽大意。南山竹松看,是他们唯一一次出外吃饭有被人下毒的机会,就恰好出事,钟承止早就觉得不会是巧合。
重涵此时心情很复杂,其实他也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心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笼罩在心中,又好像是一种预感,一种他一点也不愿面对的预感。
即便有千万个委屈与不明,重涵也做不到与钟承止怄气,他清楚知道就如重绥温所说,自己完全把捏不住钟承止,反而只有被把捏得死死的份。别说闹脾气,简直是被玩转于鼓掌之间还要反过来哭着求着。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出息,比韩玉还要没出息……可又一点办法没有……
重涵喝着酒,有一茬没一茬地与钟承止聊起来:“陛下最近宣你是为何事?”
“与我商量怎么让他这皇帝当得不那么窝囊。”钟承止毫无波澜的语气。
“……”
重涵一时语塞,这话回得他完全不知该如何接好。
沉默了半晌,重涵终于还是问出来:“……你是如何确保自己一定能高中状元?”
钟承止一笑:“也不能确保,不然我就买二百两闱票了。”
这句重涵没听得太懂,因为他不知道钟承止就只有二百两银子。
钟承止接着说:“能否中状元,一是看读卷官喜好,能否进入前十卷进呈钦定,再便是看皇上喜好,能否被列为前十卷之首。
殿试读卷官十二人,通阅全部试卷,每人给出评定标识。若十二个标识里,能有十个以上圈,那通常能呈到皇上面前。最影响朝中文官风气的,一为宰辅之臣,二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一个从政影响,一个从文影响。恰好当朝参知政事李大人与掌院学士方大人为师徒,都是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方正之人,行事做派务实不喜虚。而且方大人还是此次会试的主考,约莫殿试他也为读卷官,那其他读卷官必会唯其马首是瞻。故文章言辞须凌然正气,多谈当前坏象,再提如何解决,勿要浮虚夸颂,但须兼以文采,让人无可指摘,相信十二位读卷官不会给出少于十个圈。其后如何讨皇上喜欢才最为关键。
当今皇上登基不过两年,看似年轻气盛,实际却处处感觉束手缚脚,不得实权。包括不久前北伐一事,表面上为陛下强势主张,并大获全胜,实则仍在为别人做嫁衣,他不过是中间棋子。而且陛下也明白,尽管如今大华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然光辉的外衣之下早就暗潮涌动,自己却力量微小,只能在别人掀起的浪潮里被带得翻来滚去。
陛下想要实权,想把心中的不安抹掉,想乘风破浪,而非随波逐流。但他看不明时局,也不知从何处能寻来助力,更不知到底如何能改变现况,这就是今次殿试策题中陛下所寻求的答案。按此思路对其喜好,写得字字诛心,被点状元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能否抡魁往往还有诸多因素,并无绝对。但若能满足这些,作为一赌,起码也是三选两中,赢面甚大。另外……”
钟承止笑了笑:“如我认真下笔,书法起码不在韩玉之下。”
钟承止没对重涵说的是,除了上述多点,他还在文章里拿钟馗不被君识之事做了暗喻。表面文章内容贴切考题,实则是看皇上能否读懂中个暗示。何况钟承止又姓“钟”,若皇上心知肚明,必然起疑,自会把这位“钟馗”点为状元。虽不至于万无一失,但也算十拿九稳。
钟承止对重涵说的这番话,其实是科举试子都明白的道理,可道理就算人人明白,也非是人人都能做到并真当上状元。重涵只能感叹,什么事落在钟承止身上,就变得即不合理又十分合理。
不过重涵始终问不出,既然你明知十之八|九会中状元,与自己赌约又为何意。而钟承止也绝不会主动说出。
※※※※※※※※※※※※※※※※※※※※
后面两章完全版请看微博,可不用买v。
微博名就是笔名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