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戏骨X导演(4)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忙着忙着,林深渐渐觉察出了一些问题。
    他在金融系读了两年, 自己家里又有很多公司, 耳濡目染的, 更擅长做制片人以及策划人。
    而编剧和总导演的活儿, 他因为之前对此毫无了解, 不得不一点点学起来, 做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让人挫败的问题。
    照理说,他应该更喜欢制片人策划人的工作, 而非总导演以及编剧的工作, 可是他却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偏, 越来越喜欢导演的工作。
    明明这几年报考金融学习金融的日子也是相当愉快的, 明明这段时间制片人策划人工作也是越做越好,但是他还是被导演的工作吸引着。
    明明每天完成工作之后, 还要补一些基础的知识,还要接受自己请来的老师的教导, 明明工作中有很多失败,也有很多无聊且重复的内容,但是他就是越来越喜欢导演的工作。
    ……
    觉察出了这一点之后,再观察了自己一段时间, 林深决定改变自己的职业方向。
    之前他没觉得读金融以后掌管公司有什么不好的, 自己家不存在什么争权夺利的情况,家里也不止一个公司, 帮哥哥管个一个几个公司, 减轻他的负担, 是个不错的未来。
    他也对这方面蛮感兴趣的,兄弟俩都继承了父母的商业天赋,在这方面有天分,能做的好,又有兴趣,想做的好,这不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吗?
    林深有挺多爱好的,比如绘画,比如赛车……但是真没想过不读金融了。
    可是他自己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这是真的被导演这一行给迷住了。
    ……
    确定了自己是真的想要改变职业方向之后,林深飞过去找到哥哥,同哥哥坐下来谈了谈。
    林森和林深的交流很频繁,林森在林深刚开始做兼职的时候就从林深那边听说了这件事,然后买下公司,成为制片人策划人编剧以及总导演,这每一步林森都在和林深日常聊天的时候知道了。
    但是查明林深买下的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又问过林深确定不要他帮忙之后,林森并未插手林深的工作,林深毕竟是一个大小伙子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空间的。
    只不过是一家初创公司而已,林深拿自己的零花钱就可以买下来了,就像是年纪不小的弟弟拿了零花钱买了一个玩具,作为哥哥的确定玩具安全之后,并且弟弟表示不需要哥哥陪着一起玩,自然是让弟弟自己去玩,难道还要管弟弟怎么玩这个玩具吗?
    林深本来也是这样觉得的,买下一家公司,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他们这种家庭的人来说,买下一家小的初创公司,和买下一个玩具又有什么区别呢?林深以往买下的玩具(比如跑车、飞机、游艇……),比这家初创公司价值高的也不是没有。
    ……
    最开始林深只是闲着没事干做个兼职,觉得主配角人设不错就继续做下去了。
    后来觉得故事不够好,可若是公司老板没有在《海底世界》未完成之前就把钱早早花光了,林深也不会买下这家初创公司,事实上那时候的林深正在思考着自己什么时候结束这份兼职,毕竟《海底世界》人设挺好,但是故事真的一般,林深不是很想继续做下去了。
    正好是林深在思考离职的时候,公司的钱花完了,《海底世界》还没有完成,公司老板到处寻找着买家。
    所以林深就接手了,接手公司的时候,林深就是为了《海底世界》这部片子,觉得它不能完成太可惜了,于是便买下了这家公司。
    接手这家公司,不仅能够让《海底世界》完成,还能将剧情改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因着精彩的主配角人设和让人无语的剧情线,林深其实思考过好几次《海底世界》的剧情线该怎么改更好。
    ……
    虽然思考过挺多遍,但在公司要被卖掉之前,林深并没有把公司买过来,把《海底世界》的剧情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想法,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改变,可以说林深是个特别讲道理三观端正的富二代了。
    只是正好公司破产了,于是林深自然而然接手了这家公司。
    因着自己把剧情想过挺多遍,林深当起了编剧和导演,同时还顺手兼职了制片人以及策划人。
    林深刚开始忙到头秃的时候,打算着《海底世界》完成之后,就雇专业人员来管理公司,自己便不插手了。
    可谁知道就是一次玩闹的事情,结果把自己的未来搭进去了。
    林深是真的想做导演了,这涉及到未来职业方向的事情,林深得和哥哥认真谈谈了。
    ……
    经过一场面对面的长谈之后,林森同意了林深以导演作为之后的职业目标。
    但是林深不能辍学,也不能休学,要在金融系继续读下去。
    林深所在的学校金融系非常棒,但是没有导演系,林深不打算去考别的学校的导演系,林森也赞同这一点。
    导演基础的知识可以请老师来教导林深,而实践方面,林深的家世所能够提供给林深的机会是全国最好的导演系也提供不了的。
    实际上金融方面也是这样的,林深自从确定了自己要走金融的路子之后,就有老师来教导林深。
    而所谓的身在全国最好的金融系会拥有人脉,怕是林深是别人的人脉吧,若是要人脉,林深随随便便就能够拥有质量更高的。
    ……
    学校对于林深来说并不是提供知识的唯一场所,甚至不是给林深提供最多知识的地方,而所谓的交际圈和人脉圈,对于林深来说更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去学校上学这件事情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林深能够在学校中接触到同学,这些同学还未走上社会,大部分会更加单纯一些。
    林森希望林深能够有相对正常的校园生活,还是希望林深在这个年纪过的相对轻松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林深明明可以在家里在公司接受金融知识,却偏偏要去上学的原因。
    这也就是林深要继续上金融系的原因,上什么系不重要,反正主要是为了感受校园生活,而转读导演系麻烦,所以便把金融系继续读下去吧。
    ……
    再说了,林深做导演归做导演,身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就算是做导演,也免不了要接管几个公司的,就读金融系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为了保证林深在学生时代有正常的校园生活,除了继续读金融系之外,当导演拍东西也尽量放在假期,而和上学时间冲突的话,宁愿暂时停工(虽然停工费钱,但是林家最不缺的就是钱),尽量保证正常规律的学生生活……
    林深知道哥哥这些条件都是为了自己好,一一点头应承下来。
    林森提出的条件,林深基本都答应了,林森自然也同意了林深走导演的路子。
    之前林深把买下来的初创公司当成一个玩完就丢的玩具,打算把《海底世界》完成就对这个初创公司放手,只对《海底世界》感兴趣,不仅接手了编剧导演,还兼职了制片人策划人,亲力亲为,什么都干什么都包揽,毕竟他对于《海底世界》很感兴趣嘛!
    但是现在林深想做导演了,虽然依旧看不太上这个小初创公司,但是《海底世界》意义完全不同了,他要做导演,《海底世界》是他导演生涯中的第一部电影,因此林深不想把精力耗费在做制片人策划人上了,他想要专注他的导演事业了(主要是快开学了,没那么多精力了)。
    ……
    所以林深需要制片人策划人,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
    林深买下了这个小初创公司,虽然也招收了一些人,但是这些人更多的只是打打下手,专业度还是差了很多。
    林深身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并没有刻意不用家庭资源的想法。
    之前他只是玩个玩具,现在变成了他的正经事业,用用家庭资源有什么问题吗?
    一点问题也没有。
    ……
    林家有一家制作宣传发行电影的影业公司(双林影业有限公司)。
    规模非常大,是华夏第一电影发行品牌,制作发行的电影总票房也是连续几年保持在全国第一的位置。
    而这家影业公司旗下,有不少子公司,其中就有一个业内出名的以动画漫画以及奇幻元素为核心的综合影视公司(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出了挺多动画电影的,有高评分也有高票房的,三年前那三部高评分高票房的动画电影,其中有两部都是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
    林深并没有将自己买下的这家初创公司并入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成为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也没有将自己买下的这家初创公司并入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成为双林影业公司的子公司,而是简单把这家初创公司挂靠到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
    ……
    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主要有四个部门,制作部、宣传部、发行部以及商务部。
    其中制作部中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制作人、导演以及编剧。
    有些制作人(导演/编剧)自己带组,根据项目选择导演(制作人/编剧)以及编剧(导演/制作人),有些制作人、导演和编剧一直一起创作出一个个佳作。
    而这些制作人导演或者编剧,有些是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有的则是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的。
    一般来说,自然是有名气的制作人导演编剧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名气不大的制作人导演编剧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毕竟子公司虽然也有宣传部和发行部,但是无论是宣传能力还是发行能力,都比不上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宣传部和发行部。
    ……
    强者自然拥有更多资源,有名气的制作人导演和编剧的作品,自然能够拥有更多的宣传和更卖力气的发行。
    当然了,即使是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的制片人制作出来的项目,如果质量好,也能够由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宣传部发行部来负责宣传和发行。
    同样的,即使是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制片人导演和编剧,如果拍出来的东西质量不够好,虽然依旧由直属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宣传部发行部来负责宣传和发行,但是宣传发行的力度注定不会有多大。
    而如果一直成绩不佳,就会成为属于子公司的工作人员,更加不佳的话,就会被请辞。
    林深简单把这家初创公司挂靠到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他只看重《海底世界》,而且拍完《海底世界》之后,林深多半是不会一直做动画电影导演的,所以林深就等于手握一个项目的导演兼职编剧,根据自己的项目找制片人罢了。
    根本就是项目做完就解散的东西,何必把这家初创公司并入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或者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成为子公司呢?
    ……
    至于把这家初创公司挂靠到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林深没有想过。
    如果《海底世界》做的好,以林深的关系,自然能够获得最好的宣传和发行,事实上只要不要做的太垃圾,都会有最好的宣传和发行的,挂在哪里并不影响《海底世界》的宣传和发行。
    但是《海底世界》是一部动画电影,动画电影的工作者只能在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找。
    即使是那三部中的两部高评分高票房的动画电影的制片、导演以及编剧,现在还留在本行业的人也都属于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了。
    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出的几部动画电影倒没有亏本,但是动画电影行业自那三部之后陷入低潮,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双林影业有限公司和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又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林深需要的专业工作人员都只能在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找,挂靠到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震慑?为了让他们配合?林森简直是恨不得发个公告告知大家林深是他弟弟,林深还没把公司挂靠到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点,还需要用这种手段震慑吗?
    ……
    林深将公司挂靠到了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的员工也相当配合林深,目前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最优秀的制片人参与进了《海底世界》这个项目。
    林深担任着总导演以及总编剧,但是还是请来了一位相当优秀的动画电影导演,作为执行导演,经常向他请教,同时也请来了编剧老师,修改林深原来的剧本。
    制片人、导演以及总编剧都齐了,下面的工作人员也得到了补充,收获了一批相当优质又专业的工作人员。
    而公司之前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被迅速辞掉了,另外一部分则是在这个焕然一新的项目之中留了下来。
    等项目完成之后,其中的一部分又会被辞掉,而另外一部分则会被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接收,成为业内最出名的以动画漫画奇幻元素为核心的综合影视公司的工作人员。
    ……
    说起来那家初创公司员工的境遇也是相当有趣的。
    林深买下那家初创公司,从一个做兼职的摇身一变成为老板,不少人都觉得挺微妙的。
    若是林深没有做过兼职,买下这家初创公司,大家不会有那么多想法,但是偏偏就是曾经在初创公司做过兼职的林深买下了公司,那种奇妙的感觉,啧,简直了……
    那些曾经试图支使林深(让他买个咖啡,送个文件……林深有些顺手帮忙了,有些拒绝了,被拒绝的人有的甚至当面说过林深)的人相当害怕。
    可是没有支使过林深的人,那种“兼职小伙突然暴富成为我老板”感觉挥之不去,对待老板应当尊重,但是林深之前的身份让人产生不起敬意来。
    没等这种无法产生的敬意促使他们做出什么来,林深就大刀阔斧地将《海底世界》从动画片改成了动画电影,辞掉了一批人,又招了一批人,毕竟动画片制作的从业人员和动画电影制作的从业人员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
    突然就将动画片改成动画电影,留下来的没有支使过林深的员工就更加看不上林深了,只是辞掉了那么多人,这些人不敢不配合或者做些别的什么事情了,但是背后嘀咕自然是少不了的。
    过了一段时间,有些人慢慢接受了林深,有些人依旧看不惯林深,在背后嘀咕的更加厉害,甚至慢慢又开始想要消极怠工。
    还没付诸行动,公司迅速挂靠到了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公司搬家到了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的旁边,公司进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业界大牛。
    一批又一批的人被裁掉,剩下的人中还有那么一个两个依旧看不惯林深。
    但是林深的背景终于被这帮人知晓了,的确也很想留在故事屋影业有限公司,就只能安静下来,什么都不敢做,任由嫉妒啃噬着自己的心。
    林深对此倒是无所谓,他清楚原来公司的员工肯定有有想法的,新的员工心里嘀咕他不过是仗着家世背景的人就更多了。
    他不管公司里面的人怎么想,反正这帮留下来的都是可用的,都是能把《海底世界》变的更好的好员工,至于这些好员工心里是怎么想自己的,那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够好好干活,那就够了。
    ……
    因为林深的家世背景足够好,林森也足够护短,来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时候总是顺带着探一探《海底世界》的工作组,所以一切工作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林深上学的时候,《海底世界》为了等待林深这个总导演,也是做做停停的,也没有什么人有什么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不做《海底世界》,还能做别的动画电影,又不是闲着没事干。
    和林深接触比较频繁的执行导演和编剧倒是对于林深的意见不大,因为林深的确是个相当有才华的人。
    《海底世界》是真的挺棒的一部动画电影,除了有趣美型可爱的主配角人设造型之外,无论是优秀的剧情还是流畅的故事节奏舒适的叙事风格,最大的出力者都是林深。
    而不是底下一些工作人员恶意猜测的林深挂个名头,事情都是执行导演和编剧来做的。
    林深是真的很有才华,虽然是个新人,但是的确是当得起总导演和总编剧的名头,也做了总导演和总编剧该做的事情。
    ……
    就这样,最开始林深做了个兼职,负责帮《海底世界》的一名月薪8000的动画绘制员描线上色,日薪80。
    而到了今年4月底,林深作为总导演以及总编剧成功将《海底世界》这部动画电影制作完成。
    从林深进入《海底世界》所在的初创公司做兼职到《海底世界》完成,两年的时间都不到,林深还不是一直工作着,他答应了哥哥还得过正常的校园生活,上学的时候一周时间只能跑出来工作两三天。
    不过想想双林影业是多么大的影视公司,为了林深的《海底世界》又招收了多少员工,再想想看《海底世界》的人设造型以及一些场景都已经制作完成了,这个速度虽然还是挺快的,但也不是那么让人惊奇了。
    电影制作完成之后,过审定档宣传发行自然是一一展开。
    《海底世界》在双林影业内部看片会上映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质量非常好。
    再加上4月份那个时候,很多电影观看者其实已经腻味了超级英雄和动作片了,市场需要《海底世界》这样类型的片子,《海底世界》会成功的,即使林深不是林森的弟弟,也有很多人愿意这样说。
    为了赶上这个好时机,《海底世界》上映前的工作迅速展开,《海底世界》在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以年度最佳电影的力度(也就是最大力度)宣传和发行。
    ……
    决定电影票房的重要因素有四个:制片、发行、院线、线上购票平台。
    最开始没有线上购票平台,制片、发行、院线共同决定着票房。
    其中最强大的是院线,因为没有第三方可查票务数据的票务平台,那时的院线可以说是随意玩弄着发行方和制片方。
    因为影院掌握着制片方、发行方不具备的票房数据和控制能力,票房影院说多少就是多少,又因为是线下卖票直接在影院购买,院线可以操控着票房。
    那时候的院线也刷票房,也做假,但是那个时候院线太强势了,所以不带制片发行方玩儿,就是自己弄自己的,刷票房作假偷税漏税的现象不少。
    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也是那个时候迅速发展的,因为林家除了双林影业有限公司这个影视公司之外,还有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旗下还有开发的大型广场,广场里面有影院。
    影院控制着发行方和制片方,那么手里有院线的情况下,自然可以促进影视公司的发展。
    院线太强势了,不带制片发行玩,但若是带了,自然对于影视公司是很大的促进。
    ……
    然后慢慢的票务平台出现,第三方的票务数据可查app出现,可以实时查询票房数据,院线就不能那么强势了。
    但是要刷票房还是可以的,不过不是以院线作为主体了,而是发行方,发行方自掏腰包真金白银买票房,或给院线排片返点,主要为提高影院上座率,制造数据做事件和口碑营销。
    这种情况搞事的是发行方,但是强势的还是院线,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院线是获利的,并不承受损失,承受损失的是那些掏钱出来买票房的发行方,但是最惨的并不是掏钱出来买票房的发行方,而是连钱都掏不出来的同行。
    不过一直掏钱出来也不是事,所以慢慢的变成买假票房,就是勾结院线只花一部分的钱,却买100%的票房。
    比如买5%的座位(一般是买深夜档的,毕竟那个点影院依旧要开门,但看电影的真的很少),再交3.8%营业税,制造出100%的票房。
    制片、发行不从中分取票房利润,只是为刷票房数据,院线则从中拿一部分好处费,最低就是上面说的8.8%(需得是非常强势的制片发行才能用这个价,一般来说是10%)。
    ……
    曾经有一部华夏影史第一的片子,就有很多深夜百分百满座专场,就是用这种方式刷出来的。
    群众也不傻,这种方式慢慢被发现了,后来又有了别的刷票房的方式。
    比如把一部分座位给买了(不是付全部的钱,强势的发行方可以依旧只付一部分,反正座位空着也是空着),不是买100%,买一部分,但是实际并没有人去看,能制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随着线上购票平台的出现,院线方的强势地位渐渐失去。
    票务平台使得院线失去了票房数据的掌握权,而线上购票平台的出现使得院线失去了电影票售卖渠道的主动权。
    因为院线本身是实体产业,无法转移到线上,而发行宣传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转移到了线上。
    那么作为线上的购票平台,自然是会与发行方以及制片方成为利益相关方。
    ……
    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最开始的时候,和林家房地产中的院线是一个公司的。
    林家房地产旗下的大型广场开发子公司中的院线被单独拆出来,成为了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也正是这一个子公司,使得双林影业有限公司在那个阶段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第一的影业公司。
    不过制片、发行和院线于一体是有风险的。
    早在几十年前,电影界的老前辈美国,就出现过状告派拉蒙等十家发行方同时经营制片和影院业务,涉嫌垄断的案子。
    最终电影公司和手里的院线、影院被迫拆分,电影公司不允许涉足院线,院线也不允许投资电影。
    ……
    于是将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推动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的影业公司之后,院线子公司被迅速从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中给拆出来。
    并且也没有回归到林家的房地产旗下的大型广场开发子公司当中,而是直接被卖了出去,一丁点股份都不再保留。
    至于之后林家房地产旗下的大型广场开发子公司继续开发大型广场,广场中的影院允许院线品牌花钱入驻。
    表面上谁花钱多谁进来,我们只看钱跟院线毫无关系。
    实际上,只要林家房地产旗下还有大型广场开发子公司,子公司底下还有大型广场,广场里面还有电影院,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依旧能和院线保持良好关系。因为很多院线品牌都想入驻林家房地产旗下的大型广场。
    ……
    不过表面上,双林影业有限公司跟院线没有关系,林家也不经营院线。所以双林影业有限公司底下原来的院线子公司被卖出去的第二年,国家下台了政策,要求电影公司不允许涉足院线,院线也不允许投资电影。
    林家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表面上,双林影业有限公司跟院线一点关系都没有嘛!
    之前经营院线的时候,为了让院线赚钱,假票房没少做,之后院线拆出来并入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更是一边吸别的影业公司的血,一边养自己家。
    无论是100%买票房,还是8.8%早晚场买假场,亦或者是只买一部分票,都没少干,但是干的不夸张。
    再加上誓死不做出头鸟,比如另外一家影业公司制作的那部影史第一的影片,早晚场一直满座,刷的众人瞩目,刷的大家的眼睛都盯过来,这种事情双林影业有限公司是从来不做的。
    ……
    跑的又贼快,吸别人的血把自己喂饱之后,利索地自断一臂,把院线卖掉。
    虽然院线跟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依旧保持着好的关系,但是双林影业确确实实不做院线了,林家也确确实实不做院线了,所以不能定林家定双林影业的罪。
    林家有互联网公司,线上购票平台也有在跟着做,目前线上购票平台已经拆出来成为双林影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了。
    制片、发行带上线上购票平台,可以说决定着票房。
    不过这个倒是没有被告涉嫌垄断的先例,毕竟线上大规模购票的情况,还是先在我国出现的。
    但是林森的嗅觉足够敏锐,消息来源也足够上层,所以如果出现问题,和之前一样的,拆出来,卖掉!
    而且因为线上购票不能独立存在,还是要依托各类app的,所以同院线一样,线上购票平台依旧会和双林影业有限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林森真的很鸡贼,有些人会认同他使用的是正当的商业手段,有些人则会不能接受作假的行为。
    但是这边不讨论林森的问题,我们讲的是林深事情。
    林深的《海底世界》在这样的双林影业的年度最佳电影的宣发中,在这种程度的人和中,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天时地利人和全齐了!
    于是《海底世界》这样一部新人导演的国产动画电影在7月26号0点上映,在首日排片36%的情况下砍下了2.22亿的票房。
    ……
    首日排片36%,但是2.22亿票房却占据了总票房的55.7%!
    票房占比远远高于排片占比!
    这可不是作假的数据啊!早在一年半之前,国家看不下去票房造假的行为,就出台政策对于票房造假的行为进行了管理。
    管理归管理,票房造假的现象只是更加隐蔽更加小心了,而不是没有。
    双林影业很鸡贼的,也非常小心,再加上本身的优势非常大,在国内市场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所以自从政策出来之后,便不再进行票房作假了,并且每个月都有审查票房作假的行为。
    所以《海底世界》这第一天的55.7%的票房占比是真的,确确实实的2.22亿票房!
    ……
    除了《海底世界》之外,7月26日还有两部排片量比较高的电影。
    一部是超级英雄电影,排片量18%,另外一部则是动作片,排片量16%。
    除了这三部电影,剩下的所有电影加在一起的排片量也不过是30%。
    第二天,也就是7月27日。
    有一部新片上映,犯罪动作片,虽然是观众看腻了的题材,但是毕竟是大片,又是新上映的,还是要给点面子的嘛!
    因此这部犯罪动作片获得了24%的排片量,而《海底世界》则是获得了38%的排片量,昨天还获得了18%排片量的超级英雄电影的排片量被挤压到了12%这个数字,而前一天获得16%的动作片今天收获的待遇是10%。
    ……
    剩下所有电影加在一起的排片量到了相当可怜的16%。
    获得了38%排片量的《海底世界》在7月27日当天揽下了2.66亿票房,票房占比52.7%,因为有新上映的犯罪动作片在,的确是抢走了一部分观众,但是这部犯罪动作片还不能说是《海底世界》的对手。
    第三天,也是周日,《海底世界》在周日当天揽下了2.89亿的票房。
    第四天,周一,7月29号,2.33亿的票房,成功在第四天突破10亿大关。
    除了《海底世界》上映第二天上映的新犯罪动作片之外。
    在《海底世界》上映的第五天,《玩具总动员4》出现在了院线中,第六天,《千与千寻》上映。
    ……
    《玩具总动员4》是皮克斯大作,《千与千寻》也同样是动画电影,作为宫崎骏老爷子的作品,在国内很有名气。
    《海底世界》终于不是观众渴求的电影类型中的唯一了。
    于是连着3日排片量为38%的《海底世界》,在上映第五天,排片量跌至28%,第六天《千与千寻》上映之后,更是跌至22%。
    不过即使是出现明显的下跌,《海底世界》还是排片量第一的电影,因为这段时间双林影业各种各样的通稿全网铺开,各种各样的宣传如火如荼,《海底世界》的声势越来越大。
    果然,《海底世界》并没有被《玩具总动员4》和《千与千寻》打倒,在第四天成功突破10亿之后,第10天成功突破了20亿。
    ……
    第五天到第十天的票房分别是:1.75亿,1.22亿,1.57亿,1.63亿,1.79亿,1.99亿。
    而除了第五天的排片量是28%之外,六到十天的排片量都是22%。
    《海底世界》上映第11天,上映一个月的超级英雄电影和动作片下架。
    《玩具总动员4》和《千与千寻》根本无法遏制《海底世界》的票房增长,但是因为本身一个是皮克斯,一个是宫崎骏,非常出名,所以一直保持着20%的排片量。
    而超级英雄电影和动作片下架之后,没有很多大片占据排片量,《海底世界》的排片量一跃回到36%,而《玩具总动员4》和《千与千寻》排片量变为18%。
    ……
    第11天,排片量为36%的口碑爆炸的《海底世界》在上映第11天获得了3.24亿票房!那可是个周一啊!
    首日票房不一定是一部电影最高的一日票房,如果质量好口碑上去之后,第三天第四天出现比首日更高的票房是挺正常的事情。
    但是历史上没有一部电影在上映一周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最高的日票房。
    不过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更加不会有无缘无故的高票房。
    ※※※※※※※※※※※※※※※※※※※※
    三跪九叩求评论求收藏,新文也求预收。
    本文完结后我会双开,一本是《孤独的食客(美食)》(无cp美食文),一本是《我嫁给了我自己》(言情,和自己组cp)。
    剩下还有两本预收,感兴趣的小天使们也可以看看哦~
    文案在作者专栏内,小天使们可以看看,有兴趣的话可以收藏一下,么么~
    本文完结之后无缝双开哟~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惨死生子夜,重生嫡女屠尽侯府 为救妹妹:我去乱葬岗挖坟吞骨 渣夫忘恩负义,我转身母仪天下! 开局被绑票,解锁华娱第一狠人 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 快穿之我来收个金手指 奇门女镖师 悬案录:破局 人在须弥:我能复制七神权柄 欢迎回档世界游戏 混沌鼎:女帝逼我做道侣 手拿恶女剧本,我现在癫的可怕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喜欢我不早说,得亏我重生了 重回十年前,耀祖跪求我继承家产! 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 1982从香江开始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