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5章 组织架构优化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25章组织架构优化(第1/2页)
    鹏城,华兴总部大楼顶层。
    陈默独自站在落地窗前,脚下是流动的灯河。
    城市的喧嚣被厚重的玻璃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他手中那杯拿铁里面的冰早已融化,咖啡变得有些寡淡无味。
    0.18%。
    这个数字虽然有进步,但还是不能让他满意。
    一周前,冯亦如那份关于BalOng5000射频前端LNA模块精度优化的邮件,曾带来一丝虚假的宽慰。
    0.48%的偏差压到0.18%,效率损失控制在7%以内,联合攻关小组的初步成果似乎证明了冲突后的弥合力量。
    但宽慰转瞬即逝。
    0.18%,它依然存在。
    在28GHZ的毫米波频段,它依旧是悬在BalOng5000射频性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混沌”协议与禾芯引擎的激烈碰撞。
    冯亦如调解时的力不从心。
    种种都透出的不仅仅是技术路线的分歧,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困顿。
    它无声地宣告着,那场被他强行按下的整合风暴,远未结束,其根源的病灶也未被真正挖除。
    根源在哪?
    集团IT这架庞大的机器,在经历了渡河明线(ERP、数据库替换)初期摧枯拉朽般的推进后,一些深层被掩盖的齿轮啮合问题,正随着渡河暗线——“芯片”和“EDA”国产化替代进入深水区,无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陈默的目光从窗外的流光溢彩收回,落在办公桌一角。
    那里静静躺着三份文件。
    最上面一份,是信息技术工程部最新的组织架构图。
    信息技术工程部,这个由他亲自兼任总监的二级部门,此刻像一个过度膨胀的容器。
    这个部门现在如同一个臃肿的巨人,承载了太多、太重的职能:
    从企业级应用(APS、BI、CES、CRM、PDM等)的解决方案、系统实施、运维支撑,到如今已初具规模的自研系统开发(高斯数据库、自研ERP、EDA自研部)...
    自研系统开发部作为其下属的三级部门,管辖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一个三级部门的承载极限。
    自研ERP部(负责人李峰)、高斯数据库实验室(负责人苏琳)、EDA自研部(负责人钟耀祖)——这三块业务,每一块都已是庞然大物,团队规模急剧扩张,技术纵深和专业壁垒日益加深。
    尤其是EDA自研部,作为一个四级部门,在整合了禾芯科技的核心团队和部分概伦电子的技术骨干后,其复杂性、重要性与日俱增。
    钟耀祖是天才,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四级部门的经理。
    张哲是行业泰斗,是禾芯的灵魂人物,带着他的核心团队加入。
    技术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身份骤然转变为钟耀祖的副手,其中的落差与摩擦,几乎是必然的。
    冯亦如呢?
    作为自研系统开发部的部长,他的才华在于构建精密的系统和逻辑,是顶尖的技术型人才。
    但驾驭这种规模庞大、山头林立、技术路线激烈冲突的复杂团队整合,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判断力,更需要强有力的人事手腕、资源平衡能力和战略视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25章组织架构优化(第2/2页)
    这不是他的长项。
    冲突的发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是现有组织架构下,管理半径不足、权责不够清晰、资源调配僵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BalOng5000射频前端的那个0.48%,是敲响的第一声警钟。
    钟耀祖的“盘古”、“伏羲”再锋利,张哲的3DEM引擎再精妙,概伦电子奠定的器件建模基础再扎实,当它们被束缚在一个四级部门的框架里,汇报层级冗长,资源调配受制于庞大的非核心业务体量,协同的链路被无形的官僚层级拉长、扭曲时,它们如何能爆发出刺穿国际垄断壁垒所需的全部力量?
    优化后还有0.18%的偏差,就是这种扭曲在技术层面的具象化。
    它不仅仅是算法接口的摩擦,更是组织架构深层错位引发的系统性震颤。
    如果继续维持现状,让EDA这样关乎芯片设计命脉、技术壁垒极高、整合难度极大的核心业务,蜷缩在一个四级部门里。
    由一个精力被严重分散的三级部长(冯亦如)和一个职级权限受限的年轻悍将(钟耀祖)去主导,未来的麻烦只会更大。
    当前渡河明线(ERP、数据库)的即将完成所有切换,给了他腾挪的空间和时间。
    明线即将抵达彼岸,暗线——“芯片”渡河,正是需要华兴倾注全力且不容有失的关键战役。
    EDA工具链,就是这场战役里,为海思的芯片设计军团锻造武器的兵工厂。
    兵工厂,岂能建在拥挤不堪、管理混乱的旧营地里?
    第二份文件,是海思总裁冯庭波昨天深夜发来的邮件打印件:
    《BalOng5000射频前端流片风险评估更新(V3.1)》。
    报告里,“毫米波频段仿真精度余量不足”、“潜在阻抗失配风险”、“良率预期下调0.5%-1.2%”等字眼被刺目的红色高亮标注。
    邮件的正文只有一行字:“陈总,九个月窗口期,时不我待。冯庭波。”
    九个月。
    BalOng5000,华兴征战全球5G市场的先锋,海思呕心沥血的结晶。
    它的射频前端,必须在九个月后,以完美的姿态,通过残酷的流片验证,站上战场。
    0.18%的误差,在冯庭波眼中,就是九个月后可能轰然洞开的失败之门。
    第三份文件,则一份已经起草却反复斟酌修改了数次的文件——《关于优化集团IT组织架构及成立IT自研产品线、EDA产品线的建议方案》
    这是陈默自己考虑了良久,做出来的一个全新且更锋利、更聚焦的架构雏形。
    方案的核心,是一个被重重圈出的名字:EDA产品线。
    它不再应该是信息技术工程部这个臃肿巨人身上的一个小关节。
    它应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完整躯干和手臂的战士,向芯片设计工具国产化的心脏地带发起冲击。
    方案里面白纸黑字,思路清晰: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 早死小心肝穿五年后!大佬圈乱了 寒门难出贵子,看我扶摇直上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废太子的早死原配 喵的!这生肖谁爱争谁争 乃木坂之打工少女 末世:被困女寝室,获得无限物资 神的模仿犯 离婚后,在亲子综艺摆烂爆火全网 皖东人家 恋爱脑 史莱姆真仙 都练武?那我修仙了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天命采药人:捡个女婴是女帝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最穷顶流,真相曝光后全网泪目! 幽冥画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