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四章
太皇太后忙着接见蒙古王妃福晋, 除了几位太妃坐陪, 康熙后妃中, 此行李安安位份最靠前。原本李安安该随从。只是李安安不爱出头露面,再想想自己无儿无女的, 实在没必要伸头惹了宫中皇后忌讳。就是皇后不说, 那还有刚生了孩子的贵妃呢。康熙现在把太子看得重, 接见蒙古臣公都带着太子, 却并代表他就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没见接见蒙古臣公的时候,太子身旁还站着一位大阿哥?指不定几个孩子大了, 储君与君王矛盾大了,叫谁捡了漏子。到时候那位皇太后未必想不起来自己这些个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为了退休后能安享晚年,自己这个深宫里的嫔妃, 又没个后人, 何苦搅进权利旋涡。因此,遇到蒙古王妃福晋来拜见太皇太后,李安安都尽可能避开。实在避不开了, 也是老老实实站在太皇太后身旁伺候, 凡事看几位太妃行事,从不敢表露出一点儿当家主子的气势来。太皇太后看了, 也不多言。蒙古王妃福晋面前, 还是显得蒙古出身的太妃们尊贵, 更加合适。故而, 心里先赞同了李安安做法。
惠嫔此行, 有明珠暗示, 有心在蒙古臣公女眷这边给儿子相看些助力,奈何李安安谦恭谨慎,从来都以太皇太后随从自居。有李安安在前头站着,储秀宫排位在启祥宫之后,先后有序,乃是康熙乃至太皇太后一直所推崇的。惠嫔若是敢伸头,首先犯了康熙与太皇太后忌讳。年轻一辈儿不清楚,宫里老人儿可是知道。先帝登基十几年了,太皇太后还对当时的贵太妃叫一声姐姐,概因皇太极在位时,贵太妃位份高于庄妃。若是叫太皇太后瞧见惠嫔越过李安安擅自与蒙古王妃福晋攀谈,只怕得不偿失。故而,惠嫔只得老实呆着。就连僖嫔,因叫康熙连番呵斥几次,也收敛锋芒,老老实实跟在李安安身后,只管给太皇太后端茶倒水,不敢多发一言。
明珠听说了这些事儿,叫来儿子纳兰性德说话。纳兰性德闻言,想了想,笑说:“父亲何必着急,大阿哥还小呢。”
明珠道:“说小还算小,说大也能称得上立起来了。眼看皇子一个个降生,咱们怎么说,也占着个长子名头,该盘算的,总是要盘算起来。”
纳兰性德正色道:“父亲,您如何就能判定,大阿哥就只排在太子之后呢?”
明珠奇怪了,问:“汉人讲究立嫡立长,上头受汉人影响颇深呐。”
性德冷笑,说:“若真是汉人立嫡立长,如何就让大阿哥与太子一同接见蒙古臣公?”
明珠闻言,刚要高兴,转而明白,问:“如今宫里咱们也只有惠嫔所出大阿哥。别的阿哥,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更很快,惠嫔也算为父看着长大,是个有成算,为人还算中正平和的。若她能再进一步,非但是咱家之福,亦是社稷之福。”说完,还朝着东方拱拱手。
性德心中冷笑,嘴上却道:“父亲说的是。儿子所虑,亦是惠嫔与咱家最亲。只是上春秋正盛,以儿子看来,活到古稀,不是什么大问题呐。大阿哥今年可是已经启蒙了啊。”
明珠一算,便明白儿子所虑,大阿哥只怕是会叫当成太子的磨刀石,会不会提前磨坏还未可知。只是除了大阿哥,别的皇子姥姥家都是各有势力,这会儿去勾搭,人家忌讳大阿哥,也未必能勾搭上。正在明珠琢磨的时候,就听性德问道:“儿子记得,咱家几位老姑奶奶都是从二十来岁生儿育女,到了三四十岁,还能添上几个表兄弟的。堂妹如今才不过二十四五吧?”
明珠听了这话,叹道:“咱家人生孩子都晚。你不是到了二十才成亲?按咱家几位老姑奶奶的福气,惠嫔应该还是能再添上一两胎的。只是,这种事儿,咱们也做不得主啊。”
性德点头,“若是惠嫔堂妹身子骨健康,倒不如叫额娘悄悄跟她说说,毕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明珠也知惠嫔如能再添一儿半女,定会为储秀宫乃至纳兰家添不少砝码。听家里福晋说,惠嫔身子一向健康。只是,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听福晋隐晦说起,自打有了太子,康熙就少去储秀宫了。纵然平日里恩赏不断,到底已是明日黄花。据说,储秀宫翻牌子的次数,仅仅比启祥宫多那么一两日罢了。启祥宫是什么地方,一年康熙翻不了一次牌子。这么一比较,明珠还真没期待过大阿哥再添个同母弟。
对此,性德则有几分乐观。做生意,都讲究做生不如做熟。惠嫔才德品貌皆属上乘,在太皇太后、皇后跟前口风皆优,若不是她自己让位给那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如何不能再次入了康熙的眼。宫里生孩子,生得少不如生的多,生的多不如活的多,生的闺女多不如生的儿子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大阿哥有个同母弟妹做助力,惠嫔也得想法子再生一胎。
性德与明珠说到这里,明珠也有些意动,“也罢,等回宫之后,叫你母亲递牌子进宫探望探望吧。”
性德点头,“父亲说的极是。父亲主外,母亲主内,咱家才能内外和睦。”
明珠笑道:“又拿老父母开玩笑。你倒是说说,你那后院儿谁来主呢?总不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还叫你娘天天替你操劳。”
明珠与觉罗氏常常催婚,叫性德好生烦恼。碍于孝道,性德不好直接怼回去,只得耍赖道:“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不过就剩六七十年了。父亲母亲就别往外推儿子了。”
明珠气笑了,骂道:“你个不孝子,可这劲儿使唤你老子吧。”说着,拿着一支笔就往性德头上扔。
性德急忙跳开,一面躲一面跑出门去,嘴里还道:“儿子明日再来给父亲请安。”
明珠随手扔出一方砚台,嘴里骂道:“你死了我也少操这半世的心。”说完,望着性德几步跑出院门,身形矫健,明珠默默感慨半日,暗暗垂泪。
这边明珠与性德父子闲话,那边厢,惠嫔趁着今日没什么大事,来李安安这里串门儿。李安安忙吩咐端了新下的柿子、梨,请惠嫔就着红枣茶品尝。
惠嫔端着茶品了品,恭维道:“姐姐这枣茶做的好。枣味儿足,且甜而不腻,细细闻着,还有一股子的枣花儿味儿。”
李安安笑道:“你再尝尝。”
惠嫔又尝了一口,说道:“莫不是添的枣花蜂蜜?”
李安安笑道:“正是呢。说是长公主前几日出门赶集,在农家铺子上买的一坛子蜂蜜。赶巧叫我给碰上了,求了一瓶。到底是农家自己做的,味道纯,不但冲水喝好,蒸出来的枣糕也香甜酥软。”正说着,德常在带着人捧着两盘子过来,笑对李安安与惠嫔行礼,道:“安主子、惠主子,刚蒸好的枣糕,您二位尝尝,可合口味。”
惠嫔笑道:“这感情好,我也算是偏了你的好东西了。”
李安安笑着让德常在坐下,叮嘱道:“这些事儿让葱香、蒜香她们去做就是了。你这些日子天天侍奉太皇太后,回来就好好歇歇。明日才好有精神陪伴太皇太后才是。”
德常在欠身笑答:“多谢安主子体谅。做这些费不了多少功夫。我呀,就动动嘴。葱香跟蒜香几个能干,这些都是她们做的。倒是我偏了她们的功劳了。”
李安安笑说:“本就是她们该做的。你好生歇着就是。有空了来我屋里说说话,咱们聊天开怀才是正经。”
德常在笑着应了。闲话几句,看这边无事,便告辞回屋。
惠嫔候着德常在走远,扭头笑对李安安道:“这才是拿她当菩萨一般供起来呢。她一个常在,你也忒小心了些。”
李安安摇头笑答:“到底是曾经伺候过太皇太后、皇太后的人,理应给几分体面。再说,我这里也不需人一个常在伺候。巴巴叫她来立规矩,没什么意思。”
惠嫔笑笑,“也就是德常在长了几岁,性子沉稳,懂得主子们的好。若是换了我院子里那几个,指不定怎么把主子和气当软弱,骑在咱们头上了呢。”
李安安笑笑,“不至于。”惠嫔见李安安不肯多说,只得自顾自说道,“怎么不至于。以往还险些因为她们几个争风吃醋,闹得大阿哥都睡不安生。没见皇上这几年都不曾进储秀宫?”
李安安心道,“关我何事?”嘴上只是道,“是吗?这我倒没打听过。”
惠嫔听了这话,登时不知该如何说好。心道你也太不会说话了吧?
李安安则是心里暗暗琢磨,这位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
小剧场:
惠嫔:皇上有年头没跟我睡了。
李安安:关我何事?我又没抢你男人。
惠嫔:……
康熙:后宫之中,最大度者,非安嫔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