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4章《宫》锁《步步》
网剧/网大的概念诞生比较早,千禧年前沪戏某论文中第一次提及影视与网际网路的联合趋势。
后来土豆丶忧酷等视频平台出现后,创作者们有了一个集中展现的平台,衍生了初代《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来被陈大导告了之后,但却加速了网剧行业推动。
去年忧酷出品的《嘻哈四重奏》算是网际网路平台对于影视行业的第一波试水,所以今年才会有筷子兄第他们参加的『11度青春』活动。
网大发展要更晚一些,一直到14年奇异果推出第一批线上分佣式网大电影后,这个行业才正式开启。
其实在此之前,国内一般将这种以来网际网路平台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叫做微电影。
客观意义上,网剧行业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平台扶持,二是商业化,而眼下,距离最愿意扶持网剧的奇异果平台还有一个月才到公测时间,至于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
网大这个类目,甚至十几年后也受到了多方影响阻隔,当时徐征想要藉助平台做线上数字电影放映,差点儿被弄死。
但跟东方馨合作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方的制作成本趋近于无,她的公司是按分钟拿补贴的,所以收益固定,但想要突破盈利上限不可能,只能通过不断压缩人力成本提升利润。
因此她的东飞影业养了一大群影视制作相关的员工,不说全是人才,其中肯定有不少潜力股。
王曜与她合作,提供符合眼下对应受众的剧本,东方馨负责拍摄,补贴一样拿,但同时还有机会卖到网际网路平台或者拉到GG赞助。
再不济,就当是给演员刷眼熟了。
这个模式参考了奈飞网剧路线,2012年奈飞第一部试水作通过与电视台共摊风险,自己掌握线上流媒体版权打开了网剧时代。
但奈飞当时一出手就是单集十几万美刀的精品制作,而且主打的是吸引付费用户,王曜现在直接藉助下沉地方卫视和低成本制作,同样能够吸引到目标用户。
理论上来说,有东方馨的制作优势,只要题材符合线下观众喜好,成本不要太高,初期是可以养活起网剧这个行业的收支平衡。
攒下一批有价值的IP后,等网媒平台开始争夺资源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东方馨听了王曜的介绍后,对网剧/网大十分感兴趣,本来她每年就要拍摄那麽多作品,拍什麽都是拍,为什麽不试试一鱼多吃呢?
「但有个问题,我们公司现在只在悬疑和乡土剧两个种类上有优势,如果做其他剧种可能成本就上去了。」东方馨提出要求。
「没关系,我们初期也主要是乡土剧。」王曜笑了笑。
「乡土剧?跟网际网路受众是冲突的吧?」东方馨愣了下,她对这个类目很熟悉,受众基本上都是三四线中老年人和农村群体。
「就是先要以下沉市场作为试炼地,一线卫视的档期有限而且有限播令,网剧的优势就在于,量大管饱,
下沉市场观众基本上都是家庭主妇或老年人他们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如果每天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五六点晚饭前,都有一个又一个电视剧陪着她们,就会养成习惯,
即便不是为了看剧情,光是当背景音乐也会增加收视率,这样一来地方收视上来能多部分营收,只要有一个系列收视率上来了,那麽就可以再去拉赞助,别管是化肥丶拖拉机还是招生GG,只要收视率可观,有大把的甲方等着送钱。
而且这类观众一旦形成规模,还有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群体,因为家里的遥控器都是掌握在家长手里,他们有时候被迫要跟着一起看,等个两三年,这些孩子长大开始接触网际网路了,就会成为这批网剧IP的第一批受众,
比较成熟的对标模式的就是我们东北的《马大帅》和《刘老根》衍生出来的《乡村爱情》IP,现在已经出了第三部了,受众群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而且未来的影响力更大,
东方小姐不要把网际网路受众当做什麽非高大上不看的群体,目前大家都是来源于乡土文化土壤。」王曜笑着解释道。
「《乡爱》确实收视率不错,王总的意思是复刻他们的模式?地方特色+乡土+方言剧?」东方馨眯起眼。
「没错,方言影视还是有些基础受众,咱们可以出双语版本,TV版方言,网剧版普通话,选角也最好采用当地人选。」王曜想到,眼下这个阶段,方言赛道还是有些红利的。
其实用这套低成本量大管饱逻辑做下沉市场,主要的赚钱渠道还是软广,这一批对应受众,就是未来短视频初期KS平台的主力消费人群。
等到移动网际网路慢慢普及后,这批受众的价值非常高,而现在正是偷偷引流的时候,毕竟影视本身能赚几个钱,背后的商业价值和用户资产才是核心。
而这些都是与作品或者人设IP紧密相关的。
「那王总线上的盈利部分呢?」东方馨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线上初期就是跟视频平台合作版权,或者CPMGG收益,但初期肯定不会很多,毕竟是一个新兴赛道,但坚持一两年,就会看到成果。」王曜点点头。
「行,蚊子腿也是肉,刚好我在很多地方卫视都有熟人可以先合作几个试点。」东方馨笑了笑。
「优先和豫丶鲁丶冀丶晋丶陕丶甘这六个大省合作。」王曜叮嘱道。
「懂了。」东方馨清楚为什麽都是偏北方试点,因为方言相对统一。
「至于网络大电影,暂时可以等等看,因为市场不成熟,同样投入收益比不如网剧。」王曜解释了一下。
网大还是得要依赖跟视频网站平台合作采购,等奇异果公测后有机会去聊聊。
「好,我配合王总。」东方馨点点头。
「东方小姐的演员都是自己培养还是合作性质?」王曜问道。
「大都是合作,我公司只养了几个艺人,而且我用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在业内得罪了人的『刺头』。」东方馨微妙的笑了笑「这些艺人一个个相信,努力就有回报,所以不但演技好,而且物美价廉。」
「都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啊。」王曜笑道。
「王总年纪更小,怎麽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路都是自选的,能走出来是命,走不出来,也是命。」东方馨笑道。
「有道理,我们公司暂时缺少有演技的艺人,东方小姐要是有觉得可惜的,可以推荐过来。」王曜点点头。
「别说,还真有两个。」东方馨点出赵丽影和朱义龙的名字
「小赵刚得罪了华艺,说起来她还跟你们美摄有些渊源,这个女孩戏很灵而且很认干,
但就是人际交往上有问题,有点儿愣,而且不太会说话,我本来想签,但觉得会给我惹麻烦,王总可以见见。
另外一个朱义龙是我弟弟,也是公司主捧男艺人,今年给他安排了8部主演。」
8部.你也没把朱义龙当人啊。
「行,可以引荐一下,我派人去谈谈。」王曜点点头。
从始至终,东方馨都没有提及伯纳入股天火的事情。
送走她以后,王曜浏览了一下公司刚运营的资讯号。
王曜让陆克文专门增设了一个『资讯号』小组,负责筛选每天各个领域的主要新闻和事件,以民生/商业/科技/娱乐/国际,五大分类为主。
这类『帮人总结』的营销号,是最容易吸粉的,会让人有一种批阅奏摺的爽感。
一条商业新闻引起了王曜的注意。
『3.14号,美团网获得天使投资人看重,汪兴再度创业起航』
其实3.4号时候美团就已经公测了,没想到短短十天就拿到第一笔投资了。
让负责商业板块的负责人着重关注一下这家公司动态后,王曜驾车赴约吴竹丽。
《回诱》上半部剧本已经过审,就等着启动资金入帐,不过今天见面是有人邀约。
「王总,久仰大名,幸会幸会。」一个带着浑身散发着阴柔气息的胖子,满脸谄媚的要上前握手。
王曜不动声色的避过,看向吴竹丽「这位是?」
「王总别见怪,他这人有些自来熟,尤其是看到帅哥跟狗见骨头一样,这位是余正,
我们合作多年的金牌编剧,监制过《楚香传》和《我爱河东狮》等不少热播电视剧。」吴竹丽脸色一惊,连忙把余正抓回来,生怕冒犯了王曜。
「哦,余先生,久仰大名。」王曜点头致意,他自然一眼就认出余正这个死娘炮了。
虽然现在这货还是半幕后,但随着明天《美人心计》播出爆火,这货也就跟着飘了,像是个显眼包一样到处找存在感。
但客观得承认,这货对于年轻女性观众风向还是把握的很准,堪称年轻版琼谣,而且很会捧女主,算是目前圈内很稀缺的商业化制片人。
「王总真的比传闻中还要英俊。」余正像是个痴汉一样说道。
「谬赞了,余先生找我,是因为《美计》宣发的业务?」王曜开门见山。
「没错,王总果然料事如神,我这电视剧明天就要上映了,虽然觉得没什麽大问题,但还是希望能够多做一些宣发,毕竟算是我第一部独立编导的作品。」余正笑容谄媚。
「从阵容上来说,林昕如+杨蜜的阵容足够有传播力了,虽然其他名气一般,但只要剧本足够,收视率应该问题不大。」王曜接过项目书评价了一下。
「感谢王总认可,来我敬您一杯。」余正起身要给王曜倒酒。
「我不喝酒,以茶代酒吧。」王曜摆摆手。
余正也不觉尴尬,继续叽叽喳喳的介绍着项目和履历。
「余先生这部剧的网络版权卖了吗?」王曜问道。
「网版?」余正愣了下。
王曜简单解释了一下。
「这个还真没有,王总还做版权生意?一般不都是视频平台会关注吗?」余正疑惑道。
网版在国内现在确实是个新鲜东西,大多数业内人士对于网际网路的认知还是处于『盗版』状态,甚至有些抵触。
「我是做宣发的,需要用到不少影视剧素材,为了避免版权问题,所以我都会收购一些。」王曜随口道。
「哇,王总真是我见过最有良心的媒体人了,我在这行业这麽多年,别说版权了,连讲人权的我都没见过几个。」余正感慨道。
他是靠着缝合和魔改起家,自然对于版权意识没有那麽强烈,要不然后面也不会多次在抄袭问题上热搜。
他跟郭小四,都是此道高手,不过郭小四更会融一些。
「你这部剧我还是挺看好的,我上个月买《神话》独版的时候是5万/集,我给你3万/集。」王曜开口道。
听到王曜竟然把这部戏跟《神话》那种大爆剧相提并论,余正笑容越发像是一朵菊花了「感谢王总青睐,我这部剧要是能比肩《神话》那我做梦也能笑醒了,这价格问题不大,回头我跟公司商量下。」
《美计》这部剧当时号称5000万天价投资,创造了当下电视剧预算记录。
但实际上总共应该不到3000万,额外的那些号称花费在服装丶吼莱坞制作团队丶电影级分镜上面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不清楚。
『电影级电视剧』这个概念,似乎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余正的主意。
但即便这样,70万/集的预算也足够高标准了,不过这部剧倒确实挺不错的,王曜印象很深刻,算是他对于『历史偶像剧』这个魔改赛道的初印象。
「其实这次托丽丽冒昧约您,主要还是听说您有影视方面的投资需要,我就毛遂自荐,虽然我比不上国内那些老一辈编剧,但我觉得现在是年轻人的市场,老一辈的东西未必好用。」余正开始自我推销。
王曜听了下,大概听懂了情况。
余正早年是港圈编剧出身,后来因为长袖善舞能拢资源,早期独立出来后,一边创作一边担任制片人积累经验,去年华艺某股东出来单干,找上余正投资了《美计》,但对方在预算上卡的很死,原本答应的预算,最后一再缩水。
双方合作不算很愉快,刚好最近吴竹丽在圈内找朋友帮忙修改《回诱》,余正有时间就帮忙看了看,打听到了合作模式竟然是『独资+全托管』模式。
基本上对制片人完全放权信任,也不会干预剧组内部管理,这简直相当于电影界的煤老板投资人啊。
于是缠着吴竹丽要约王曜认识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合作。
「我们公司对于投资主要是商业性考虑,作品中会涉及不少软植入,这点余先生可以接受吗?」王曜问道。
「只要不影响人设剧情,植入算什麽,要是品牌方愿意掏钱,我专门为产品写一个本子都没有。」余正咧嘴笑道。
「那可以,余先生有合适的本子可以递过来。」王曜点点头,他也比较喜欢跟这类俗气的人合作。
「我最近倒是在筹备一个本子,您知道唐仁要拍的清宫戏《步步惊心》吗?我看了原着,觉得九子夺嫡这个剧情很有看点。」余正开始进入正题。
王曜一听就知道是让杨蜜飞升的《宫》,这部戏当时一直宣传是为杨蜜量身打造,实际上就是余正为了蹭唐仁热度,有足够的话题打擂台,再加上刚好当时杨蜜跟唐仁闹掰。
杨蜜和刘师诗两个『好闺蜜』反目成仇,同题材对打这种热点几乎不需要买热搜,完全是出于商业角度考虑。
甚至为了恶心唐仁,粗制滥造赶工期,提前在《步步》之前上映了。
不过也因为吃到了这波替杨蜜『出头』的红利,后面余正在圈内人设就是专门替被大公司打压的小艺人打抱不平的角色,可惜不管是网友还是当事人,都不吃他这套。
毕竟这种也是吃『人血馒头』的炒作,当事人们也很反感,明明能在桌子底下解决的事情,这个长舌妇非要拿到桌面上让全网群嘲,既主持不了正义,还容易让当事人积攒黑料,大大增加被封杀的概率。
看热闹不嫌事大,就是说他这种人。
所以他在圈内一直是人嫌狗厌,演他戏红了的后面都不敢跟他玩儿的太好,生怕被牵连,然后他还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对方没良心,经常撕逼和阴阳怪气。
至于跟他玩儿的好的,基本上也都塌房塌完了。
但王曜觉得,他这种人,要是用好了,倒是一柄利刃。
感谢馀生南安丶墨迹90丶紫色星痕丶时间漂流丶夏子安丶雁湖寒蝉丶墨花月白醉青空丶普通选手丶子皿木可丶白鲸vic丶书的世界v我的唯一丶摩罗福萨斯丶*帅猫*丶天神倾听丶猫月88888888丶书友20221210134557781丶书友20221229140905749的月票支持~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