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铜镜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瑜与父亲围着铜镜,看的啧啧称奇。
    铜镜是用精铜打造,镜面打磨的十分光亮。镜背是铜胎掐丝画法郎工艺制作。
    沈承虽然判断不出铜镜的年代,但也被这种精美的工艺所震慑。
    他向沈瑜询问:“小瑜,你刚才说这铜镜是乾隆时期的?
    沈瑜说道:“应该没问题,清代早期,由于传教士把“水银玻璃镜”带到中国,铜镜变成了成御赏装饰品。
    如此大的铜镜造价高昂,极为难得,非一般小铜镜可比。”
    沈承问道:“你从那里找到的桌子,想自己收藏铜镜吗?”
    沈瑜说道:“从临海路的老别墅里收的,应该是某位逊清遗老留下的。这些年铜镜的价格有些波动,最好还是送拍卖会。”
    沈承问道:“这么好的东西,还没藏多久,就送去拍卖,有点舍不得。你估计能有多少钱?”
    沈瑜说:“这面铜镜,不适合私人收藏。送拍卖,估计能有几十万吧。”
    沈城听到这个价格,立刻对沈瑜说:“咱们看看这张桌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
    父子二人把圆桌拆成一堆碎木头,没找到其他文物。
    正在这时,防盗门被打开,朱丽霞提着菜走了回来。
    她一进门儿,就看到屋里满地碎木头。
    “你们爷俩这是把什么拆了?怎么弄的这么多垃圾?”
    夜深人静。
    因为一面清代铜镜,父母二人高兴了许久,很晚才休息。
    沈瑜正在查看游戏进度。
    游戏任务有了新的变化。
    游戏任务,老建筑中的秘密,完成度50%。
    玩家获得下一步的线索,请继续探求。
    玩家获取抽取奖励机会一次,是否
    沈瑜按下了抽奖键。
    随着转盘启动,指针飞快地掠过一个个写着成语的格子,最终停了下来。其他格子消失,留下了一个格子,上面有四个字-----追本溯源。
    他点开详细说明,想看看技能作用。
    玩家可以消耗经验值,对指定物品的由来与历史进行详细查看。查看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玩家消耗经验值的多少。
    沈瑜犹豫着要不要找东西试试。购买了乾隆铜镜之后,他的经验值已经有了少许积累。
    为了试验这个新技能的作用,他决定豁出去,消耗经验值。
    点击使用技能。
    游戏提示:请玩家选择物品。
    沈瑜选择了乾隆铜镜。
    随即,游戏面板上开始播放无声的电影。
    影像中的场景与人物,应该是过去的事情,沈瑜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中。
    第一幕,在一位老者的监督下,木匠把乾隆铜镜封进了木桌里。画面中,两人几乎没有交流。
    第二幕,一位穿长袍马褂的人,将这面铜镜交给了几个人带走。
    第三幕,一位中年人带着大批人手,离开了古老的旧居,舟车劳顿,来到了一座新的城市。他在自己的静室里打开一只箱子,里面装满珍宝,其中就有乾隆铜镜。
    沈瑜还要继续往下看,画面却消失了。
    游戏提示出现:经验值消耗完毕,技能使用结束。
    沈瑜暗骂了一声。这技能有点儿坑人,只有播放了三幕,就把自己现有的经验值消耗完毕。按照这么个消耗法,自己有多少经验值也不够用。
    不过,好在这三幕画面中,画面配有文字解释,隐藏的信息很多。
    沈瑜将其回放了一遍,终于搞明白三幕画面的意思。
    画面的播放顺序是由近及远,以追溯的顺序播放。
    恭亲王溥伟来到滨海这座城市居住,举行了一些秘密活动。他将这面乾隆时期的铜镜出售,用来筹集资金。
    可是,中间商还没来得及将铜镜转交给买主,事情就出了变故。为了隐藏铜镜,这位中间商将铜镜隐藏在了木桌中。阴差阳错,这个秘密就这么被隐藏了下来。
    沈瑜看到铜镜的部分经历,也看到了经手过铜镜一些人,对其出处有了部分了解。等到送拍的时候,就可以编一个合理的故事。
    银海大厦。
    沈瑜背着一个大号的背包,走进了鉴宝现场。
    彭经理急忙走上前打招呼。
    “沈先生,您这是来送藏品?今天是鉴定的最后一天了。”
    沈瑜说:“彭经理,您好。还好我赶上了。”
    杨老等几位鉴定师看到沈瑜第四次出现,对视而笑。
    沈瑜将背包打开,小心的拿出一个大号瓦楞纸盒。
    鉴定瓷器的于老师,看到扁平的纸盒,就开口询问:“沈瑜同学,你这件藏品,是大盘吗?”
    沈瑜打开纸盒。说道:“是铜镜。”
    陈老师有些惊讶:“哦,这么大的铜镜?”
    沈瑜把直径四十六厘米的铜镜摆在了鉴定桌上。
    铜镜被拿出来的瞬间,现场安静了。
    沈瑜把镜子放下的时候,让镜背面朝上。铜胎珐琅彩以及鎏金铜钮的工艺,瞬间便震撼了所有的人。
    几位鉴定专家愣了片刻,随即纷纷站起来,围拢过去。
    陈老师和专家组的组长一起将铜镜摆好。
    霎时间,光华耀目,满室生辉。
    几个人围着这面铜镜,啧啧称奇。
    他们反复端详细节,然后开始交流意见。
    “这不是唐宋以前的古镜,这是铜胎掐丝珐琅的工艺。”
    “是清三代的工艺特点。”
    “这属于观赏器,很罕见的。”
    良久之后,几个专家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杨老问道:“沈瑜同学,你这件东西,是清代的铜镜。能说说收藏经历吗,这类藏品传世数量很少,在市场上出现的更少。”
    沈瑜可不敢说出实情,万一被家具的原主发现,再来纠缠可就不好了。他说道:“这面铜镜是家藏的物品。之前,我一直犹豫是否拿出来,与家里长辈商量了一下,决定拿来拍卖。”
    陈老师问道:“你们家是怎么收藏的?”
    沈瑜早就编好了理由,就是他卖砚箱时编的故事。这故事半真半假,只不过,主角获得的物品随时可以换。
    杨老听完故事,感慨的说道:“不容易呀,这东西保护的非常好,几乎没有损坏。”
    几个鉴定师很快给出了意见,大家都觉得这是清代的御制观赏器,至于说是雍正还是乾隆时期的,因为缺少标准器,所以,鉴定师们各持己见。
    陈老师向对沈瑜询问:“沈瑜同学,这是你的藏品,你看是铜镜什么时期的?”
    沈瑜早就有了判断,略一沉吟,开口说道:“这面铜镜的纹饰繁密精致,圆钮与环纹的搭配又调节了内区满地缠枝莲的紧凑布局,形成富于节奏的变化。框做菱花形,满雕卷草纹。花纹线条细腻雅致,工艺臻熟,流畅自然。
    从铜胎画珐琅的工艺来看,更像是乾隆时期造办处承造的物品。
    康熙时期的铜镜有流传于世,与这面铜镜是有差异的。
    这件物品与雍正时期的工艺、纹饰,也有些区别。再与乾隆时期的工艺对比,几无二致。
    另外,铜镜背面鎏金厚重,气息富丽华贵,鎏金灿烂,釉彩鲜明。富贵之中又呈现出质朴自然的仿古之风。
    考虑到清代内廷把铜镜发展成御赏装饰品,摆置于宫廷重要场所。这件铜镜,符合乾隆皇帝的好古思想。所以,这应该是由宫廷造办处所承造的一件掐丝珐琅重器。”
    “说的好。”杨老与其他鉴定师,听了沈瑜的一席话,不住赞叹。
    陈老师说:“难怪你能收集到那么多藏品。看来,你对各类藏品,都下过功夫研究。”
    杨老让沈瑜稍等,他与几个鉴定师商议半晌,又把资料传给博物馆的同事,咨询意见。
    最终,他们决定就按照乾隆御制铜镜上拍,以两百万的起拍价进行拍卖。
    沈瑜听到起拍价,心跳瞬间加速。
    他曾经悄悄猜测过铜镜的价格,但没想到,拍卖行会给出这么高的起拍价。如果真按照这个价格来衡量,一面铜镜,就相当与他所有藏品的几倍价值。
    陈老师看出了沈瑜的激动。他对沈瑜解释:“沈瑜同学,清代御制观赏器和普通官窑是不一样的,造办处承造的东西种类很多,这类宫廷器皿往往在市场上很欢迎,有很多人追捧。以我的经验来看,真正的成交价只会更高。”
    签订合同,办理手续的时候,几个鉴定师一直守在一旁,反复观赏铜镜。
    杨老对彭经理说:“没想到,在最后一天,收到了这么一件重器。清代御制法郎彩铜镜可是很少见的,尤其还是大型观赏器,不是寻常的实用器名可以比的。这种藏品,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一定能碰得到。这次来滨海还真是大开眼界。”
    陈老师对彭经理说:“这面铜镜可以做重点宣传,有了这件拍品,恐怕会吸引很多藏家的注意。这次拍卖会就更有把握了。”
    彭经理说:“这还得谢谢沈瑜同学的支持和信任。”
    沈瑜说到:“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齐东野老说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走阴斗倒开始成为道主 全职法师:血族始祖,血魔大君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乱练邪功,核光普照 换专业后,五位学长哭着求带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末日求生,宝妈干架超厉害 俗世:我的命格百无禁忌 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 大明第一墙头草 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 华娱:从怪兽电影开始 人在阳间,你说我阴司当差十年? 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穿成下乡知青后,星际大佬卷疯了 重生09,最强通信兵 这个宇智波正的发邪! 大反派也有春天2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