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明-正统-青花高士花口大碗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魔都假日酒店。
    沈瑜三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二楼的一间会议厅,看到了鉴定现场。
    会议厅里设置了鉴定席位,几位鉴定师正在忙碌。送藏品的收藏者们,有序的排队等待鉴定。
    服务生对沈瑜说:“先生,您可以拿着牌号在这等待。”
    沈瑜说了声谢谢,让陈晨和张小琴二人坐下等待,自己站在队伍后面,向鉴定席位看去。
    时代拍卖行一共请了八位专家进行鉴定。
    沈瑜看到鉴定席中一位留着长发的专家,觉得有些眼熟。
    他很快想起来,自己在魔都博物馆见过这位研究员,这位研究员叫什么名字,当时似乎没有介绍。
    这时,那位研究员恰好没事,抬头看到了沈瑜,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站起来,向沈瑜走了过来。
    沈瑜只能迎过去。
    研究员伸出手与沈瑜握手:“”小沈,还记得我吗?咱们在魔都博物馆见过。”
    沈瑜有些尴尬的说道:“我记得您,但是,当时没能知道您的名讳。”
    研究员笑着说:“这不怨你。我姓吕,叫吕其,专门研究杂项收藏。”
    沈瑜急忙说道:“吕老师,您好。”
    吕老师示意沈瑜坐下说。
    “当时在博物馆,只顾着研究乾隆宝盒。但是,我对你印象很深。对了,你这是来送藏品,还是来看藏品收东西?”
    沈瑜说:“我带了两件瓷器和一盒清代的占察木轮。”
    吕老师眼睛一亮:“瓷器我不太懂,但是占察木轮属于杂项,能让我看看吗。”
    沈瑜说道:“当然好,请您帮我掌掌眼。”
    他拿出了占察木伦,放到了椅子上。
    吕老师看了一眼,就说到:“这东西是真的,我好像在福源那边的古玩市场见过,价钱贵不贵?”
    沈瑜说:“我买了一件银汤碗,老板就把这盒木轮送给我了。”
    吕老师说:“我的意见是,木轮是清代的,但是属于冷门的古董。我估计起拍价也就是1万元左右,你别存太大希望。”
    沈瑜说:“谢谢吕老师指点。我明白了。”
    吕老师问道:“你另外两件古董是什么?”
    沈瑜说:“一件明代青花大碗。另一件是清末民初的粉彩赏瓶。”
    吕老师说:“等一会儿再看吧,这些都不是我擅长的。”
    两个人聊里几句,于老师便回到座位席上。
    陈晨与张小琴一直旁听,趁机向沈瑜询问:“您这次的瓷器能拍出很高的价格吗?那个盒子的价格好像并不高。”
    沈瑜稳稳的坐在椅子上:“我也不知道,让专家们看看吧。我只知道自己东西是真的,但是能拍到什么价格,就不知道了。更何况,拍卖场上变化很多。”
    三个人说话的时候,鉴定过程进行的很快。有一些藏品留了下来,也有一些藏品被看出有问题。
    沈瑜见轮到自己了,背着背包,向几位鉴定老师打招呼。
    吕老师对鉴定组的人说:“几位老师,这位藏家叫沈瑜,是咱们魔都协会收藏协会的会员。”
    他又给沈瑜介绍几位鉴定师。
    “这位是咱们的组长-曲老师...
    “这位是宁老师……”
    有了收藏协会的这层关系,鉴定专家们对沈瑜的语气变得热情许多。
    鉴定组长曲老师对几个同事说道:“咱们别只顾着说话,先看看小沈这次是带的藏品。”
    沈瑜从背包里拿出几个锦盒,把粉彩赏瓶和青花大碗、木轮依次摆到桌上。
    几位鉴定师看到瓷器的瞬间,眼睛一亮。
    粉彩瓶子的高度超过三十厘米,青花大碗的直径是29厘米。
    两件瓷器放在桌子上非常显眼,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沈瑜听到身后有隐隐的议论声。
    “这么大的碗?还是花形口?”
    “你说错了,那是菊瓣形……”
    “那个粉彩瓶子……”
    曲老师缓缓转动粉彩赏瓶,又看过瓶口与底足之后,便让其他人鉴定。
    他笑着对沈瑜说道:“小沈眼力不错,这件粉彩赏瓶没问题,是清末民初的精品。”
    他又看向旁边,一位鉴定师正在观察青花大碗。
    另外几位老师凑到了吕老师那里,看那套木轮。
    曲老师说:“几位,都说说,小沈的藏品怎么样?”
    另一位鉴定师示意曲老师看一看青花大碗,自己去看粉彩赏瓶。
    曲老师拿出尺子,量了量大碗直径,说道:“29cm,这种瓷器还是很少见的。”
    旁边的估价师对曲老师说:“您别只说好,也说说好在哪里,我好估价。”
    曲老师问沈瑜:“小沈,你来说?”
    沈瑜急忙谦让:“曲老师,您是行家,听您的。”
    曲老师说:“小沈,这件大碗是你的藏品,我想听听你这位藏家的看法,你大胆的说。”
    沈瑜看到众人目光看向自己,不好再推辞,就对众人说道:“我才疏学浅,斗胆说说我收藏这件瓷器的想法。
    这件瓷器没有明确年款,这就要说到明朝瓷器的空白期。
    明代宣德之后成化之前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时局的变化,影响到陶瓷的发展。
    其间官窑烧造情况不明朗,至今未见书写三朝年号款的实物,陶瓷学界称之为“空白期”。
    同时,宣德之后,明朝实施严格的海禁,无需烧造专门赏赉西洋番国的瓷器,御器厂仅需烧造满足宫廷之需即可,导致此时陶瓷规模缩减。
    此时的官窑烧造,依然断续进行,并非全部停止。例如《明英宗实录》、《明史·食货六·烧造》都有缩减烧造瓷器规模的记录。
    三朝官窑的烧制退出常态化,规模远不及前朝,优秀的工匠和技术便流入民间,以致民窑之生产日趋鼎盛,更具活力,这就是当时民窑精品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工匠与技术来源于御窑厂,为了防止民间僭越,明朝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英宗实录》有禁止的记录。因此,这个时期的民窑与官窑的面貌区分非常明确。
    这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一个依据。
    这件青花高士大碗,就是这一时期民窑高档器皿的例子。
    这种菊瓣形大碗,是正统一朝始见的特色造型,这种造型的大碗皆是工致质精、青花妍丽之物。其造型婉转优美,为十五菊花瓣形。”
    他指着瓷器外壁说道:“几位老师请看,外壁上下分别绘以浪涛纹和回纹,碗内心绘一高士闲歇溪边,有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内壁四面对称绘画松柏与芭蕉翠竹装饰,布局新颖独特,也是明朝空白期所有的特色。”
    他的讲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众多的目光随着他的讲解而移动,会议厅内变得越来越安静。
    “有了以上这些依据,我就判断这件瓷器是明代民窑精品。”
    曲老师赞叹道:“小沈说的好,把几种判断依据,说的很明确。”
    沈瑜说道:“我了解的还不够,曲老师多指点。”
    曲老师说:“你没有说这件大碗的描绘笔法。
    工匠描绘的笔法灵动,沿袭了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
    这种笔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为三朝所独有。
    这种精品瓷器,足以代表空白期高档瓷器的面貌。流传至今,能够保存完整,是非常珍贵的。”
    他说完之后,看向几位同事,问道:“你们几位怎么看?”
    “我看没问题...”
    “曲老师和小沈的分析很有道理。”
    “……”
    几位鉴定师对曲老师与沈瑜的判断都表示赞同。
    估价师在刚才的过程中,一直没说话,此时开口问道:“几位老师。这件瓷器的起拍价定在70万,怎么样?”
    曲老师沉吟片刻,说道:“起拍价有些低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南知意帝释景 夜无疆 宁天林冉冉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我,怪力魅魔,王铁柱! 八零,嫁最强糙汉,养最卷崽崽 独步成仙 从走阴斗倒开始成为道主 全职法师:血族始祖,血魔大君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乱练邪功,核光普照 换专业后,五位学长哭着求带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末日求生,宝妈干架超厉害 俗世:我的命格百无禁忌 下放老太太重生:白米饭配红烧肉 大明第一墙头草 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 华娱:从怪兽电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