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派出的第一波子人足有20来个,他们轮班日夜在弘义宮秦王府附近或隐秘,或转悠。
然而,吊诡的是,他们的行动才进行了两天两夜,20来个混混全部人间消失,李元吉派人四处寻找,可连他们一根毫毛都没有能够找回来。
李元吉有点不寒而栗,但他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猜想这批混混可能是觉得奖赏太低而溜了,不干了。他于是从自己前些时候招募入府中的卫士们当中挑选了十几个得力的人,让他们继续去弘义宮周围“侦查”,并且赋予他们一个特殊使命,那就是如果看到好机会,直接就将秦王做了。
同样吊诡的是,这一批身手上乘的人也在第三天之内就全数人间蒸发了。
太子和齐王慌神了,他们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难道秦王府发现了这些人在监视他们?或者说,有其他人在暗中保护秦王和秦王府?
一想到这第二点,他们立即就与前面数次计划失败的情形联系了在一起,于是决定再派一批人作远距离观察。
他们连续观察了3天之后,回来报告齐王说是弘义宮四周日日夜夜都有不下50人在不间断地巡逻警戒,看上去,秦王府已经有所防备,要想接近弘义宮打探情报不太容易,更别说想在那里实施上面行动了。
李世民在迁入弘义宮之后收到了“秘密交通员”送来的第一份情报,内容正是促请秦王立即安排弘义宮外围卫队。这一情报让李世民惊喜,他没想到秦王府迁出了京城,又是在自己最为失落的时候,这个一直在暗中保护自己的人却依旧紧紧相随,这叫他内心无比感激和安慰,也非常想知道此人到底是谁,但又一时无从得知。他心里也明白,此人不愿意过早现身,必有其道理,于是也就暂时不再纠结此事了。
太子和齐王异常恼怒,他们觉得或许是前面两批人暴露了自己的行动和身份,所以促使秦王加强了戒备,看来这个计策是行不通了。既然不能够直接修理你秦王,那我们就先把秦王府中你身边文臣武将左膀右臂一一剪除干净,就好比将狼牙棒上的刺一一削断那样,叫你变成一个光杆统帅,看你还有什么作为!
太子李建成建议父皇将秦王府的文武属下,或免官外放,或任职于朝廷,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机会继续为秦王出谋献策和保护秦王了,甚至按规制,他们之间都不能够私下接触了。
李世民最得力的谋臣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就是在此时被逐出了秦王府,并严禁他们与秦王私下相见。而早在此之前的武德七年,太子就因为秦王最为器重的武将程知节和秦琼不愿意接受太子的暗中招揽,而在高祖面前几进谗言,迫使高祖硬是将这两位秦王的得力干将调离了京城,程知节出任康州刺史,秦琼因病留在京城,但手中兵权均被剥夺。
真的一个是大人打架小孩遭殃,神仙开战凡人挨枪!
结果,到了武德九年初,人才济济的秦王府中就只剩下了大舅子长孙无忌、舅舅高士廉、左二副护军尉迟恭、左卫副率侯君集,右内副率张公谨,左虞候段志玄,副护军薛万彻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府僚了。可谓一派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
都已经这么样了,太子和齐王还并未罢休,因为他们俩知道秦王身边剩下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都是个顶个儿的。不说别的,就那忠心无二、神勇无比的尉迟恭尉迟敬德,吐口唾沫也够他们喝一壶的。所以他们很快就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尉迟敬德身上。
经过深思熟虑,太子和齐王专门为尉迟敬德私人定制了三套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计划。
这一天,太子和齐王实施了第一套计划:行贿收买。
他们派人暗中给尉迟敬德府上送来一车金银器物,并且夹带了一封语气诚恳书信给他。
信的大概意思是:薄礼一车,不成敬意,只是为了增进我们互相之间的交情和感情沟通,亦希望得到作为长者的你的屈驾眷顾和相助。
尉迟敬德可不是像猛张飞那样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他是个有勇有谋的武将。读了此信,他心里立即明白了太子的深意,他神请严肃、态度坚定地拒绝了所有珠宝礼物,同时修书一封,让来人回复给太子。
尉迟敬德在信中明确而巧妙地告诉太子:“在下不过一介草民,生不逢时,处于隋朝末年战乱纷起、黎民涂炭之际,无奈落草为寇,后又被迫投身叛军,与大唐朝廷为敌,本是罪大当诛,幸有秦王赐我再生之恩,而今又被纳入秦王府为官,唯有以死报效秦王。而对于太子殿下,某寸功未立,岂敢凭空接受殿下如此丰厚的赏赐。倘若某私自与殿下交往,就是背弃秦王,变成一个见利忘义之小人,殿下要这种人又有何用!”
打脸啊!真实打脸啊!太子见信后恼怒成羞,他一把将尉迟敬德的信撕得粉碎,比碎纸机碎的还要碎!
“不识抬举的东西,敬酒不吃要讨罚酒吃!那本太子就成全你!”李建成心里想着,双手将撕碎的信奋力撒向身旁的沟渠里。
好!既然你不能为我所用,那也不能继续为秦王所用,对不起了,只能送你去你该去的地方了。
于是,第二套方案启动了:刺客暗杀。
具体组织者为齐王李元吉。
他很快就在京城找到几个与他素有交往的小混混,分派给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指使他们夜间行刺尉迟敬德,事后奖赏大大的有,日后还可能给他们个一官半职干干,吃皇粮,不必再干小混混的营生勾当了。
小混混们一听有这么一块大而香的馅饼从天上掉下来,还刚刚好砸在他们的小脑袋上,自然是喜不胜收,立即应承了,别说是一个尉迟恭,就是十个廿个也照杀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