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渊沉吟良久,没有作声。
要说他不知道此事,这的确是事实;但要说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也算是事实,因为他想也想得到,最近太子和齐王对秦王已经到了欲除之而后快的节奏,他们完全有可能利用任何机会来达成他们的心愿,四郎就曾经好几回当面怂恿他杀秦王。
其实,太子和齐王兄弟胆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在自己面前叫嚣要诛杀秦王,而且还数次暗地里付诸了实际行动,他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为了自身皇权的考虑,他保持缄默,以表示默许他们的行为。
“二郎知道太子和齐王的计谋吗?朕昨夜还见过二郎,他也没有提起此事啊!”李渊想弄清楚事情原委。
“秦王知晓了,但他知道他如今无论对父皇说什么,阿耶你也不会相信,所以才只字未提。还有呢,阿耶。齐王还准备在饯行宴上同时杀掉秦王和太子,而太子爷也谋划好了要利用齐王杀掉秦王的事实来告齐王谋反,然后借阿耶你之手来灭掉齐王。阿耶,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事啊!任他们这么胡闹下去,李家还成家吗?大唐还成国吗?所以,女儿今日就是冒死犯上也要将这事禀明父皇,好让父皇你有个决断。”
李渊目光空洞且呆滞,脸色像是被人用藤条抽过一般,青一道紫一道的,褶子也平添了许多,下巴下垂微微颤抖,使得他的阿婆脸特征更加显眼了,因为他此刻正在内心抽打自己,为自己过去所做过的昏聩之事而自我鞭挞!
见到父皇这般忧伤和失望的表情,高密赶紧走到父皇背后给他捏肩捶背,但她还是没有停止“唠叨”:
“还有呢,阿耶,太子和齐王还预备将从秦王府调遣过去的武将们以莫须有的反叛罪名一一处死于讨伐突厥的阵前!缘由就因为他们忠诚于秦王。阿耶你想想啊,他们这样滥杀武将,这不是伤了大唐所有军人的心吗!秦王对大唐居功至伟,但如果就因为他功高震主而害他杀他,那以后还有谁愿意为国立功?打压、排挤、甚至残害武将,大唐日后还会有一支能够且愿意为保卫大唐国土、保卫大唐子民而冲锋陷阵的铁血军队吗?”
高密盯着父皇的脸,想从他那里得到回答,但老李显然没有要解释的样子,她于是继续说:
“阿耶,你知道吗?去年突厥入侵,秦王领兵出征,但是到了阵前才发觉,大唐已经没有骁将勇士了,将士们心存畏怯,逡巡不前、踟蹰不进,没有人愿意和勇于听从秦王的号召,出阵杀敌了。有勇气动一动身子的人,也不过是蹀躞徘徊而已。好在二兄早有心理准备,他最后亲身犯险,只带着百来号人,壮着胆子走到颉利可汗十万大军阵前,巧妙地利用了突厥内部大小可汗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当时的危机。可这一幕却叫多么人心寒和心惊啊!如此下去,大唐如何自保?”
李琇蜜仍然希望听到阿耶哪怕是半句磋叹,但她还是没有等到任何解释,只好自顾自地说下去:
“如若今晨太子和齐王的计谋真的成功了,大唐的军队就从此自废武功了,那也就等于李家自灭大唐了,灭于突厥之手,尚存气节,而灭于自家人之手,只会叫当世嘲笑、后人耻笑!阿耶,你真的相信太子和齐王有能力率领唐军战胜突厥和其他外敌吗?儿猜测阿耶肯定不相信!军队里面可是没有任何一人相信这一点,也没有人会服从他们两人的统领!他们诛杀武将,怕只会激起军队的离心和反叛。不说别的,就说李靖和李勣的军队,他们愿意臣服于太子和齐王吗?愿意与他们同心同德吗?”
听话听音,李渊当然明白女儿的言外之意了:没有掌握军队,还得罪武将,这早就注定了太子和齐王会在这场争斗中惨败的,像李靖和李勣这些掌握实权的将军们,对于太子和齐王早怀恐惧戒备之心和不满不服之情,眼前也都是站在秦王李世民一边的,太子和齐王的任何抵抗最终都将是徒劳无功的。
李渊的脸色从青一道紫一道的变成了白一道红一道的,写满了羞愧。
是啊,李渊羞愧啊!他想,连自己的小女都懂得的道理,为什么自己却要到了这步田地才参透呢?军队离心,大唐何保?将军戒心,李家何安?好在,现在一切犹未为晚,天佑我大唐,由二郎做主,大唐不灭!
想到这些,李渊的心反而放宽了,放手吧!日后自己就安度晚年得了,无需再操心、担心和忧心了。
他叹了一句:“爹从此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看来是要孤老至死咯!”
听上去真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心境和“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造反前”的苦涩心情。
“不,不会的,蜜儿愿意永远陪伴阿耶左右,阿耶不会孤独的。从今往后,蜜儿天天陪伴阿耶,服侍阿耶。二兄也会善待阿耶的。”
“蜜儿啊,妳有这份孝心,爹就死而无憾咯!”
“不!阿耶不会离我们而去的,阿耶寿如彭祖!对了阿耶,你是不是应该下一道敕令,让太子和齐王他们停止与秦王对抗,这样可以让他们免遭伤害?”
“不必了。他们之间早已势同水火,不可能并存了。从内心讲,为父的当然不想他们兄弟之间互相残杀,可是,事态发展到如今的田地,他们之间必须有一方倒下,另外一方才能够站立得稳。为了防止大唐社稷动乱、国家分裂、百姓遭殃,也为了李家基业的传承和长久,他们之间只能保留一方。秦王能够在千难万苦中得位,那就是天意啊!岂是吾等凡人可以左右的?”
高密一头扑到李渊的怀里,“呜呜呜”地哭泣起来,她脸上抹的泥灰也被泪水刷洗,又涂抹到了父皇的龙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