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43章科举、武举,他娘的都是笑话!(第1/2页)
天幕下那些无数考取数次的读书人都叹息不已。
想当初他们也是这样……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都老了,可依旧没有考取功名!
读到最后只剩下家徒四壁!
去做其他营生吧,拉不下面子,毕竟他们自诩是读书人。
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为生活所迫,到最后碌碌无为一辈子!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第一次进长安,我骑着青骢马,锦袍上绣着自家盐场的海浪纹,惹得街上的勋贵子弟直啐唾沫。」
「个个都嘲笑我出身,说俺是那盐耗子……当时那个气啊,恨不得撕烂他们的嘴。」
「为了自己的未来,和家中的老爹老娘,我忍了!」
「终于忍到了科举的那天,贡院门口的石狮子张着嘴,像要吞下所有寒门士子的骨头。」
「三场考试下来,我觉得笔下的策论能惊动地府,就等着打脸他们那些世家子弟的脸扬眉吐气了!」
然而放榜那天却在末流里找了三个时辰——后来才知道,我的卷子被换成了宦官仇士良侄子的名字。
那蠢货连“民为贵“都写成“民为龟“,照样高中。
那时我算是懂了老爹说的话,可老子仍旧不认输。
然后过了三年,科举开始,我又参加了,结果不出意外又是落榜!
那天我蹲在曲江池边,看那些新科进士骑着高头大马,腰间的金鱼袋晃得人眼晕。
一个穿紫袍的老官儿搂着歌姬路过,吐了口痰正好溅在我靴上:“看啥看?贩盐的也配窥伺龙门?“
我攥碎了手里的玉佩,那是娘给我求的文曲星护身符,强忍住冲动,我失魂落魄回家了。
接着又是三年,第三次,这次我对我自己很有信心,就连主考官都把我叫到偏殿,当时的我很激动。
此时天幕画面翻转。
黄巢激动的跟在一个老者身后,进入偏殿以后,穿官袍的老者坐在太师椅上,捻着胡子说道。
“黄生这篇《均平策》,能让天下盐铁归民,老夫佩服。”
“只是......“
黄巢听到前半句,脸上的喜色还没消散,听到老者说只是,顿时心里没底了,连忙开口询问。
“只是什么,大人不妨细说”
老者指了指墙上的名录,“你看这榜上,谁家不是五姓七望?“
我顺着他的手指看,果然,崔家三个,卢家两个,连陇西李氏的旁支都占了个位子。
“那要是没这些姓氏呢?“黄巢拳头握的死死的,眼睛通红的盯着这早已做好的榜单。
老官儿突然笑了,笑得一口大黄牙都露出来了。
“没了他们,长安的砖瓦都得塌!“
……
「那天我在客栈烧了所有圣贤书,火苗舔着窗纸,映得我双眼发红。」
「我依稀记得当时客栈掌柜的,气的拍门骂娘,而我却蘸着墨在墙上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天幕下的五姓七望们看到黄巢那身上的杀意,一个个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他们清楚的看到当黄巢写“杀“字时,笔锋戳穿了纸,墨汁顺着墙缝往下淌。
像极了先前天幕画面中的流淌在石阶上的血!
他们从黄巢眼中看到了滔天的恨意!
换做平时,他们可能根本不会低头去看一眼,因为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只蝼蚁罢了。
敢大放厥词,当场就被杀了!
可是这黄巢……他是个狠人啊!
不……准确的说,这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鬼、疯子,更为体贴。
现在他们一个个恨不得穿过天幕,亲自为黄巢奉上官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3章科举、武举,他娘的都是笑话!(第2/2页)
实在是先前天幕上杀得太狠了,杀的他们胆战心惊。
为了一个官位你说至于吗?
……
「从那以后俺就对这科举死心了,但是当官的心依旧无比炽热。」
「既然文的不行,俺也就来武的,从那以后俺就拼命的练武,终于十几年后,俺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去参加了武举。」
「殿试那天,俺把校场上的石锁抡得跟风车似的,十二匹烈马被我一箭射穿马蹄。」
「考官却在金銮殿上禀奏:“黄巢相貌凶戾,双瞳似鬼,恐非吉兆。“」
「皇帝老儿眯着眼看我,像看块腌坏了的肉,打赏了俺些银子,就这么让俺滚了!」
「走出宫门时,正撞见新科武状元披红挂彩,那是博陵崔氏的嫡子,连弓都拉不满,我依稀记得他对着我冷笑说“盐贩子,滚回你的盐碱地去。”」
「那天长安的风,裹着朱雀大街的脂粉香,却比曹州的盐碱风还蚀骨。」
「这一刻的我心态彻底裂开了!」
「我拼命的努力,到头来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笑话!」
「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一定杀光这些所谓的世家门阀。」
天幕下的来到东宫正在和儿子商讨对策的李二,看着这一幕幕,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愤怒。
简直太打脸了,好好地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愣是屡屡被世家大族和昏庸官员打压,不禁怒从心头起。
一次算了,两次三次!
还有这武举,他虽不知道是后世哪一代君主所立,但是武夫你还说人家长相?
这属实有点欺负人了!
“如此埋没人才,可见当时朝堂有多昏庸!”
李承乾也很愤怒,他平时疯虽疯,但是在治国这一点上,他从来都是一点马虎眼都不打的。
“阿耶,这朝堂昏庸是一回事,可这世家也太嚣张了,不给他们点颜色,他们还真以为咱们老李家治不了他们了!”
李二叹了口气说道:“今天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把你那破弓拿一边去,今天没心情跟你对射。”
“说说吧,有啥想法!”
说到这个,李承乾面色一正认真说道:“父皇,五姓七望根基深厚,要打压他们,可从几方面着手。”
“其一,科举取士上,加大对寒门学子的扶持与录取,打破他们对官场人才的垄断。”
“严查他们名下田产、商铺的赋税,若有偷税漏税,严惩不贷,削弱其经济实力。”
“对于他们与朝中大臣的联姻关系,暗中监视,若有结党营私、危害朝堂之举,即刻查办。”
“如此多管齐下,徐徐图之,必能削减其势力。”
“这样既能打压,也不至于撕破脸皮,朝堂也不至于陷入僵局。”
“而且最重要的是,以后联姻关系,必须控制,最好打破他们的世家联姻的传统,让他们与百姓寒门通婚,然后我们再鼓励这种做风。”
“然后再扶持一些他们宗室以外的外室,让他们窝里斗……
李二是越听越心惊,连忙叫停继续说下去的李承乾,认真的问道:“承乾,这些都是谁给你说的……”
李承乾闻言,眉毛一挑,冷笑一声说道:“阿耶,你不会真以为我在大秦40多年的皇帝是白当的吧?”
“还有……先前他们在天幕上怎么欺负孤的,孤可记得清清楚楚,你不会真以为我这么大度放过他们了吧?”
闻言李二沉默了,确实要说皇龄他儿子比他有话语权。
在拥有同样的文治武功的情况下,他现在不得不承认他儿子已经超越他了!
他也没了年轻时的冲劲,这一点上他不如他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