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千十七章 忌惮之心

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柳爽看了刘仁轨一眼,摇摇头,道:“下官当年受越国公之委派筹建、管理‘铸造局,此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早已下定决心为越国公管好‘铸造局”,至于升官晋爵,等闲事尔。”
    何必拿升官来诱惑我呢?
    只需跟越国公说上一句,想升就能升,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留在铸造局,因为我不想升而已。
    刘仁轨哈哈一笑,赞叹道:“柳郎中仁义守信,本官实在钦佩,越国公能够有你这样的下属忠心维护,何愁大事不成?”
    柳爽已经品味出刘仁轨之动机,故而对其言辞不置可否,笑着道:“难道刘侍郎对越国公不仁义、不守信、不忠心?”
    刘仁轨道:“诶,柳郎中此言差矣,咱们都是大唐官员,首要是忠于陛下,次要是忠于帝国,焉能将自己划归于某一人座下?你这么说,万一被御史台盯上,是要给越国公制造麻烦的,国家公器岂能私相授受?慎言呐。”
    “下官区区一郎中而已,与刘侍郎的境界相差甚远,自然也是忠于帝国、忠于陛下......”
    柳爽笑着摇头:“不过陛下面前有刘侍郎这样的忠臣便足够了,吾等微末小吏只知报偿知遇之恩,维护恩主之利益,没出息得很。”
    刘仁轨面色如常,仿佛听不懂这番话中的讥讽之意,笑呵呵道:“柳郎中过于谦虚了,知遇之恩自然是报偿的,只不过心中也当存有国家大义,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柳爽颔首:“受教了。’
    “呵呵,今日观览铸造局,感触颇深,很想与柳郎中深入探讨一番,不过衙门里还有一些事务亟待处置,便先行告辞了。”
    “刘侍郎慢走,不送。”
    刘仁轨扶手走出铸造局,与几个仆从会和之后返回城内,心中嗟叹一番,有些后悔。
    自己过于心急了.......
    不过也是出于无奈,他虽然是兵部左侍郎,然而并无太多实权,头顶上的崔敦礼出身名门、能力出众,下边的右侍郎郭福善在兵部衙门主持后勤事务多年,人脉极广,声誉颇佳。
    他夹在中间掣肘太多,说是将来接崔敦礼的班,却有些等不及。
    他觊觎铸造局,但柳爽乃房俊心腹,若能运作一番使其升官外放,自己顺理成章接管铸造局这个“天下第一工坊”,对于自己事业助力极大,却又碰了一鼻子灰。
    希望柳?能够将自己的意图转达给房俊,而房俊则感念自己这些年鞍前马后唯命是从,将铸造局交由自己主持……………
    *******
    诸位大臣陆陆续续离去,唯有刘迟迟不动,留了下来。
    等到诸人走光,李承乾起身从御案之后走出,来到窗前地席上坐下,招手示意刘近前。
    刘走过去跪坐在茶几对面。
    内待重新起了一壶茶水放在茶几上,又取来几样点心、干果,这才躬身退去。
    李承乾喝口茶水,捶了那条伤腿,示意刘饮茶,笑问道:“中书令还有事?”
    刘捧着茶杯,迟疑一下,叹气道:“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按说微臣无需担忧他人攻讦诽谤,只是自越国公西征以来,微臣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苦苦支撑着西域方面无极计数的粮秣辎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现
    在只因一句补给困难、负担太重之言语,便被人冠以‘无胸襟气量,不能总摄百揆”之罪名,实在是愤懑至极,伤心透顶。”
    顿了一顿,在李承乾探寻的目光之下,苦笑着道:“微臣非是在陛下面前诉苦,只是自感能力有限,精力不足,恐无法胜任中书令之职务,更不能好生辅佐陛下成就皇图霸业......故而,甘愿请辞。”
    李承乾一愣,心中不快,淡然道:“中书令劳苦功高,何须在意区区几句攻讦?朕知你功在社稷,便不必在意旁人些许言语,反而越是受人攻讦就越要做出一番成绩给那些人看。古往今来身居高位者,哪一个不是诽谤伴身、
    毁誉参半?此等推卸责任之言,以后不要再说。”
    立场不同,利益不同、风格不同......都会引来攻讦对立,中书令的位置只有一个,旁人心存觊觎在所难免。面对攻讦所要做的是坚定志向,周全己身,稳若磐石,无懈可击。
    总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哄着你吧?
    更何况当初你一天到晚攻讦房俊的时候是何等热切,现在旁人攻讦你两句便受不了?
    怎地,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吗?
    刘神情黯然,也有些无奈,他并非在陛下面前“告刁状”,更非装可怜、博同情,而是真真正正想要辞官,即便不能致仕归乡,也要交卸中书令之职务,让出宰辅之位,去一个闲散衙门悠闲度日。
    实在是压力太大……………
    随着房俊在西域高歌猛进,连战连捷,军方之气势勃发,可谓气焰熏天,不可遏止,他这个文官领袖处境极其艰难。
    身为领袖,自当顾全文官之利益,和军方如日方中,气势正盛,他总不能彻底断了安西军的粮辎重,以此来挟制军方吧?
    可任由军方势大,又会导致文官不满......
    堂堂中书令,如今之处境却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真的想彻底退下去,将这个烂摊子交给马周。
    但陛下既然不满,这话他自然不敢再说。
    便转换话题:“安西军接连在恒罗斯城,可散城取得大捷,接下来还要追亡逐北,意欲将所有入寇之大食军队追击歼灭,此举若是成功,固然可解西域之危,三十年内不复边境之忧,可战线长达万里之遥,所消耗之粮辎重
    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旦失败,这些都将打了水漂......以微臣之见,或应当告诫太尉、约束安西军,适可而止即可,无需承担如此之大的风险。”
    李承乾沉吟不语、犹豫不决。
    安西军连战连捷、追亡逐北,这自然是好事,身为大唐皇帝当然愿意见到“武勋昭彰”、“战功赫赫”,但刘之言也不无道理。
    为了支持这一次的西域之战,整个陇右,关中几乎所有的府库都被抽干,无以计数的粮、军械、辎重日夜不停的运往西域,无论最终之战果如何,关中,陇右都必须有十年之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如初。
    代价太过巨大。
    当然,这只是其一。
    其二,也正因他是大唐皇帝,所以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安西军会否因为此次西域之战,在获取海量资源的情况之下,愈发变得势大难制、尾大不掉?
    帝国需要西域这个战略缓冲,却无法接受一支纵横西域、反过来对中枢产生威胁的强军。
    犹记得当初长孙无忌叛乱,房俊带领右屯卫、安西军数千里驰援长安,一路势如破竹,无可抵御之姿态。
    他当然相信房俊不会凭借安西军造他的反,可如今房俊明火执仗的对东宫表达效忠之意,安西军越是强大,东宫的班底便越是稳固,再加上朝中诸多文官也纷纷表示支持东宫……………
    做一个皇帝,最大的威胁从来都不是来自于外敌,而是内部。
    换言之,最能够威胁皇位的,唯有最为亲近之人。
    若是有朝一日东宫之羽翼渐丰,有军方班底,有官文支持,会否将他这个皇帝请入大明宫、恭迎“太上”之位?
    沉吟良久,李承乾缓缓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太尉远在西域,亲自指挥安西军作战,吾等坐镇长安不明前线形势,焉能横加干涉、指手划脚?”
    以房俊之权势、地位、声望,只要他决定对大食军队穷追猛打一路杀向大马士革,那么朝野上下无人可以命令其改弦更张。
    即便是他这个皇帝也不行。
    权臣,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刘伯顿时双眼一亮,忙道:“陛下圣明!统帅身处前线,对战局了如指掌,所做出决定自然不能任由后方干涉,否则一旦战事不利,那等责任谁能背负得起?但碎叶城距离大马士革万里之遥,沿途河流密布,沙漠处处,更
    有高山险隘、崇山峻岭,后勤补给实在是难如登天!安西军之补给加上沿途之消耗已然是天文数字,想要依靠陇右、关中、安西都护府予以输送,根本不可能!只能从其余各处调拨粮秣辎重,但唯恐时间上有所延误......”
    不让房俊追着大食军队打不可能,但粮辎重不是凭白变出来的,补给跟不上,如之奈何?
    有能耐你就“以战养战”,那么你打到天边也没人管你!
    李承乾点点头:“打仗打得就是国力,可再是强盛的帝国,国力也是有限的,难免力有未逮......但毕竟将士们征战在外,中书令还是要竭尽全力予以供应。”
    “陛下放心,微臣定然尽最大努力!”
    君臣心照不宣。
    刘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欢喜的是陛下对于房俊果然深有忌惮,担忧的则是这份忌惮未必是出自于房俊本身,而是攸关东宫归属。
    一旦陛下铁了心易储,他这个中书令又该站何立场,何去何从?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保姆开局,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东京:我向坏女人发起复仇 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 野心家养成手册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 洪荒:三清也得乖乖叫我一声二叔 太荒吞天诀 女帝姐妹太诱惑!开局诛杀穿越者 五仙门 抢走仇人异能,我在末世叱刹风云 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 都市之最强狂兵沈清舞陈六合 大国院士 为奴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 穿越成反派,男主被我爆改成女生 百炼飞升录 哨向恋综里的顶级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