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上,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孙尚书的事情还没有过去多久呢。”诸葛成皱着双眉,很是不情愿的说着。
他怎么样也没有想到,皇上叫自己来,竟然还是想要说服冯大勇。
是,现在的冯大勇至关重要,统率百万秦军之众,于当今天下而言,绝对算是最强大的力量。
如果可以说服为之所用,大夏的危局可说是立解,甚至他们大夏还有反过头来,把城外秦王军队灭掉的可能。
冯大勇是很重要,但问题是之前不是没有进行过尝试。比如说上一任的礼......
风起宁古塔,吹过七峰湖畔,拂过学宫檐角的金铃,一路向南,掠过江南水巷、塞北荒原、西域驼铃与东海渔舟。它不再只是宁古塔的风,而是带着记忆与回响的信使,在每一寸曾被遗忘的土地上低语:我们记得。
周昭站在破云岭裂谷边缘,手中静心珏已彻底融入归墟印。那枚玉珏并非冰冷死物,而是一段沉睡百年的誓言,是母亲周婉儿与裴渊共同立下的契约??以魂为笔,以心为印,将“理解”二字刻入天地法则。如今,这契约终于苏醒,如同春雷惊蛰,唤醒了无数埋藏于地脉深处的记忆残片。
她闭目感应,识海中金莲缓缓旋转,每一片花瓣都映照出一个画面:陇西老农在田间犁地时,犁尖突然触到一块温热石碑,上面浮现出他祖父的名字,以及一句“守土不弃”;岭南书院夜读学子忽然听见窗外传来吟诵声,推门查看,只见空庭落叶成字:“尔等所学,非为功名,乃为承志”;更有人在梦中走过一条长廊,两旁皆是自己从未见过却莫名熟悉的面孔,他们微笑颔首,仿佛久别重逢。
“群识回廊……正在实体化。”裴九低声说道,指尖轻抚腰间断刃,那是他父亲裴渊留下的唯一遗物。此刻,断刃竟微微震颤,似有回应。他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震惊:“我听见了父亲的声音。”
陈阿娥盘膝坐于岩台之上,手中《宁古塔风俗录》自动翻页,泛黄纸张上墨迹如活水流淌,不断增补新的记载。她喃喃道:“这不是我在写书……是书在写我们。”
就在此时,裂谷深处雾气骤然翻涌,一道幽蓝光柱自地底冲天而起,直贯苍穹。光中浮现七座虚影高台,形制各异,却皆与宁古塔七峰对应。周昭猛然睁眼:“这是‘分塔共鸣阵’!当年母亲设下七处地脉锚点,如今因静心珏复原,全部激活了!”
话音未落,四面八方传来轰鸣。远在千里之外的七地??北疆雪原、西南密林、关中废城、齐鲁古庙、闽南渔村、漠北石窟、江南书院??同时震动。各地百姓惊觉脚下土地发热,井水泛起银光,老屋梁木无风自鸣。更有孩童指着天空喊道:“妈妈,那朵云像一座山!”
这些地方,正是“共感网络”中最强烈的七个节点。它们本是历史断裂之处,曾发生过大屠杀、大迁徙、焚书坑儒、冤狱灭族等惨剧,人心断绝,记忆湮灭。而今,在静心珏之力牵引下,那些被强行抹去的痛楚与呐喊,终于找到了出口。
周昭当即取出十二枚特制金莲铃,交予随行弟子:“传令十二支传灯队,立即前往七节点所在区域,主持‘赎忆祭’。我们要做的,不是复仇,而是让亡者说出最后一句话,让生者听见第一声道歉。”
队伍星夜出发。裴九欲随行,却被周昭拦住。“你得留下。”她望着他,“守旧阁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来夺回静心珏的意志控制权。而你是唯一能镇压‘斩忆使’的人。”
裴九沉默良久,终是点头。他转身走入学宫禁地,推开尘封百年的铁门,进入“魂锁殿”。殿内悬着七口青铜钟,每一口都封印着一名斩忆使的残魂??他们是守旧阁最残酷的工具,专司抹除他人记忆,甚至能篡改亲历者的认知。历代以来,无数真相因此消失。
但今日不同。随着静心珏复苏,七钟齐鸣,钟身裂纹蔓延,残魂发出凄厉嘶吼。裴九立于中央,双手结印,归墟之力自额间流转至指尖,注入古老封印阵图。他低声道:“你们也曾是求知之人,却被炼成了刽子手。现在,我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继续做刀,还是做人?”
钟声渐缓,其中三口竟转为柔和嗡鸣,残魂化作清光消散,似解脱而去。另四口仍挣扎咆哮,却被新生成的金莲符文牢牢压制。
与此同时,七地赎忆祭陆续开启。
在北疆雪原,传灯队于暴风雪中点燃巨型火堆,围坐诵读《亡者名录》。当念到第三百六十七个名字时,空中忽然飘落红梅,一朵朵凝而不化,组成一行字:“吾儿,娘没冷。”次日清晨,当地牧民发现祖坟积雪尽融,冻土松软,仿佛刚被人扫过。
在西南密林,一支传灯队误入瘴气迷阵,眼看将亡,忽闻林中传来童谣。循声而去,竟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坐在树根上读书,课本竟是用树叶拼成。领队老匠人颤声问:“你们是谁?”孩子齐答:“我们是五十年前失踪的学童,老师说,只要有人继续念书,我们就不会走。”当晚,整片森林亮起萤火,宛如星河倒垂。
最震撼的是江南书院那一场。数百士子齐聚讲堂,听传灯队讲述宁古塔往事。说到周婉儿暴雪守湖三年时,堂前古井突涌温泉,水中浮出一枚玉簪,正是当年女子出嫁所佩。一位白发老儒拾起玉簪,老泪纵横:“这是我姑母的……她当年被指通敌,投井自尽。可她只是不愿烧毁族谱啊……”
那一刻,全场跪地痛哭。有人撕毁科举范文,高呼:“我们读的都是假书!”有人砸碎圣贤牌位,换上祖宗灵位。书院山长亲自写下《悔述录》,宣布从此不再教授“钦定史”,只讲“民间真言”。
消息传回宁古塔,周昭并未欣喜,反而神色凝重。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
果然,第七日黄昏,终南山方向黑云压境,九道血色闪电劈开天幕,形成巨大符咒阵图。空中响起机械般的声音:“秩序不可违,历史须洁净。斩忆使?九重天,奉命清除异端。”
九道黑影自云端降下,全身笼罩在灰袍之中,面容模糊,唯有胸口镶嵌一枚漆黑洞口,仿佛吞噬光线。他们手持无刃之剑,所过之处,草木枯萎,鸟兽失声,连风都停滞不动??这是最高级别的记忆抹除者,能让人瞬间忘记至亲之名,乃至自我存在。
裴九早有准备。他率领六名觉醒学生守在学宫门前,每人手持金莲铃,脚踏地脉节点。当第一道斩忆使逼近时,裴九猛然挥动断刃,划破掌心,鲜血洒向空中,化作一道符印:“以裴氏血脉为引,召明心英魂归位!”
刹那间,学宫上空浮现万千书生虚影,手持竹简,齐声诵读《大学》《中庸》《孟子》……声音如潮,层层叠叠,构筑成一道无形屏障。斩忆使的剑触及屏障,竟如冰遇火,迅速融化。
“你们错了。”裴九冷冷道,“你们以为知识是用来控制人的?可真正的学问,是为了让人记住??记住爱,记住痛,记住谁曾为我们死去。”
第二道斩忆使突施偷袭,绕后直扑周昭。但她早已等候多时。归墟印光芒大盛,她伸手一握,竟从空气中抽出一道由文字组成的锁链??那是千万人共同讲述故事所凝聚的“言灵之链”。锁链缠住斩忆使,将其拖入地面裂缝。临消失前,那灰袍之下传出一声哀鸣:“我也……想记得妈妈……”
其余七使见状,竟开始互相攻击。原来,在群识回廊影响下,他们残存的人性正在苏醒。有的回忆起幼年母亲哄睡的情景,有的记起初恋赠予的野花,混乱中自相残杀,最终尽数崩解。
战罢,天地寂静。唯有金莲铃在微风中轻响。
数日后,皇帝派遣使者抵达宁古塔,带来御赐匾额:“通幽启智”。随行还有一份密档??竟是先帝临终遗诏,坦言自己年轻时曾亲眼目睹守旧阁焚烧史册,却因惧其权势而默许掩盖。他在诏书中写道:“朕负天下,尤负周氏一门。愿后世子孙,勿蹈覆辙。”
周昭收下诏书,却未入宫谢恩。她召集所有传灯队首领,在湖心亭举行最后一次会议。
“宁古塔的故事已经传出去了。”她说,“但现在,我们要开始新的使命??重建‘明心堂’。”
众人震惊。明心堂,那个曾维系天下文脉、却被守旧阁剿灭百年的学术圣地,难道还能复活?
“可以。”周昭展开一幅地图,正是由群识回廊反馈生成的全国共感网络图。她在七个最强节点上各标一星:“以七地为基,建七大学院,合称‘新明心’。不分门第,不论出身,凡愿倾听过去、讲述真实者,皆可入学。”
裴九补充:“课程不再局限于经史子集,而是加入魂语学、地脉理、生死伦理、记忆修复术。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官吏,而是‘记忆守护者’。”
陈阿娥则提出:“每一学院都应设‘听魂堂’,每日黄昏举行听魂夜,确保代代相传。”
计划既定,行动即启。三个月内,七大学院破土动工。建筑材料并非砖石,而是回收的旧碑、残卷、断剑、焚书灰烬混合特殊泥浆浇筑而成??每一寸墙体,都承载着一段被拯救的历史。
而在宁古塔本地,学宫正式更名为“归墟书院”,成为总枢之地。周昭虽年仅十四,却被尊为“初代院长”。她依旧不讲经义,只讲故事。每日清晨,学生们列队湖畔,齐声朗诵一段铭文:
>“我知我从何来,故敢直面未知。
>我信死者有言,故能倾听万声。
>我愿传递灯火,哪怕一生只照亮一人。”
这一年冬至,第一场雪落下时,全国各地同时出现奇景:凡是悬挂金莲铃的家庭,屋檐下皆凝结出晶莹冰花,形状竟与铃身莲花完全一致。气象官无法解释,百姓却笑着说:“这是亡者送来的礼物。”
除夕之夜,京城街头,一群孩童围着篝火跳舞,唱起新童谣:
>“铃儿响,风儿轻,
>妈妈回来种花藤。
>不怕黑,不怕冷,
>因为有人在听。
>昨日事,今日声,
>明天还有新梦生。
>万家灯火照长夜,
>一句‘我在’胜千灯。”
皇宫内,皇帝独自站在太庙前。牌位上的字迹仍未消散,反而愈发清晰。他久久伫立,终于摘下冠冕,跪地叩首三下。
同一时刻,宁古塔湖心小屋,周昭取出母亲留下的红裙,轻轻披在肩上。她走到青石旁,摇响铜铃。
叮??咚??
远处,一声回应悄然传来。
她笑了。
她知道,这不再是她一个人的约定。
从今往后,每当有人愿意倾听一段旧事,每当有人在风雨夜听见铃声并说“我在”,归墟之门就会打开一丝缝隙,让光透进来。
风又起,铃声不绝。
这一次,是整个天下,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