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人暗中保护自己,那无疑是有贵人相助,这当然叫李世民觉得欣慰,但同时也让李世民常常感到不寒而栗!自己的一举一动竟然都在他人的监控之下!
李世民与观音婢交换了意见后,仍然认为是作为管家兼亲信的大姐夫冯少帅作为这个“秘密交通员”的可能性最大,除了因为他是比秦王和观音婢都更加了解秦王府的人之外,还因为昨日大姐长沙公主还来了秦王府一趟呢。
李世民和观音婢达成一致意见:立刻招大姐和姐夫过来府上,一块吃个晚餐,顺便对他们做一番“拷问”。
出于谨慎和保密的缘由,李世民和观音婢的问话相当隐晦,没有直接说出竹筒和纸条的具体事情。
而另一边,大姐和往常一样,不管对什么问题,她总回答说“对”、“好”、“行”,与过往不同的是,她这回却给人一种模糊不清、模棱两端的感觉。
大姐夫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一闷棍,打他三闷棍也打不出一个屁来,即使是平常说话做事,也都是唯唯诺诺的。
倒是大姐说了一句话让李世民夫妇认定,大姐和大姐夫就是给他们送情报的“秘密交通员”!
大姐的原话是这样的:“世民,大姐不想参与到朝廷和宫廷里的任何事务当中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大姐都希望你们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特别不想看到二弟你有什么闪失。”
对于这个说法,李世民太熟悉太亲切了,三姐就常跟他说类似的话语,看来大姐和三姐一样,在暗中保护自己。
不再问了,既然他们夫妻都不愿意说出来,必然有他们的考量,或许也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谨慎做法。
还有一件事让李世民的心总也放不下来:他不明白父皇是如何那么精准到位地揪出杜淹来的。他与他的智囊们开了三次“研讨会”,但无论如何也没有能够参透这个谜。
几日后,这个谜被观音婢解开了,当然不是她自己解开的,是圣上后宫的人暗地里给她传来的消息。
原来是齐王李元吉向李渊报告,说利用“杨文干事件”构陷太子谋反的人乃是天策府的杜淹,他背后的主谋人可能是秦王,但齐王拿不出任何一个有力的证据来指证李世民,因此老李也无法对秦王本人做出任何处置。
李世民庆幸当初他们制定计划时,极有预见性地将自己和主要谋臣全部都与杜淹之间设了一道“防火墙”,防止引火烧身,父皇也就不可能继续往下追踪主谋了。
向观音婢透露消息的人乃是父皇的妃子宇文昭仪。
李世民夫妇一致认为这消息来源可靠!他们可以肯定揪出杜淹这事,八成是四弟元吉干的,这符合他的做事风格和与秦王府为敌的一贯态度。
可是,李元吉又是如何得知那事是杜淹干的呢?
李世民夫妇细思极恐,难道自己府里有李元吉的奸细?假若真是这样,谁是他的奸细呢?难道是大姐和大姐夫?驸马大姐夫当日是知道自己与谋士们有秘密聚会的,他会不会窃听到了他们密谋的内容?李世民夫妇纠结了,他们刚刚才认定大姐和大姐夫是给他们传递消息的“秘密交通员”,可现在又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内奸”了。实在是纠结啊!
李世民决定要弄清楚这个事情,他觉得还是要先从“秘密交通员”查起。
李世民让观音婢在暗中挑选了六个她最亲近又最信得过和最得力的人,组成一个临时性的“检校组”,对秦王府中上百多号“常驻人口”以及日常进出秦王府的人员一一进行排查,筛查重点放在大姐夫冯少帅及其在秦王府来往较密的人员,包括大姐长沙公主。与此同时,观音婢还安排了“检校组员”“值夜班”,隐身于秦王当夜宠幸妃妾的房屋附近的大树和灌木丛中,通宵达旦地暗中监察夜间出没的人。
然而,十来天过去了,他们没有查出任何线索出来,而第五张小纸条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里送到了观音婢的房间,而这一夜也正是秦王与观音婢共度良宵的时间。
纸条上写着:昭仪可靠,其兄亦然,多往来勤联络。也请相信送信人。
不过寥寥数语,但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一,昭仪和其兄都是可靠的人,父皇只有一名昭仪,那就是宇文昭仪,而她还在世的兄长就是宇文士及,也就是说,宇文昭仪和宇文士及都是秦王值得信赖的人;二,要观音婢与他们多些感情沟通,争取他们加入秦王的阵营;三,“秘密交通员”自称也是值得秦王信赖的人,实际上就是叫秦王停止在府中排查可疑人了。
秦王当即决定停止排查,并吩咐观音婢今后多到宫里去与宇文昭仪“套近乎”。
宇文昭仪乃是当年杀害隋炀帝杨广的主谋宇文化及的胞妹,也就是李唐当朝中书侍郎宇文士及的胞妹,她是老李晚年的宠妃,生育了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两个皇子。本来宇文昭仪应该是可以母以子贵,得到老李更多宠爱的,但是,事情的发展恰恰相反,她反而在生下二子不到两年,就开始慢慢失宠了,而其原因竟是因为老李听从了尹德妃和张婕妤的耳边风。
宇文昭仪并非那种喜好争风吃醋的小女子,事实上,李渊在刚刚登基后,曾经要立她为后,但被她坚决推辞了。宇文昭仪是个绝对聪慧的女子,她预想到若是自己成为皇后,那么她的两个儿子就当子以母贵而成为嫡子,那样的话,必定会对已经归为嫡子的三位皇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造成冲击,甚至对储位带去威胁,最终会导致许多难以避免的利益争夺,弄得皇家不得安宁。宇文昭仪出于好意,老李原本是领会也领情的,并且对她的大度非常感动。但是他却听信了尹德妃和张婕妤的谗言,居然相信了她们俩的诬陷,说是宇文昭仪对皇上不满,在外对他人埋怨皇上没有立她为皇后,因而渐渐地疏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