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882小说网】 882xsw.com,更新快,无弹窗!
兄弟俩想不出什么道道。没辙,他们只好决定将他们的幕僚唤来一道分析分析,看看问题可能出在什么环节。多几个人凑在一块,智商再低,怎么地也能凑成一个诸葛亮吧?更何况有魏徵在,何愁不能够出几个点子!
正当他们在苦思冥想,又不得其解的时候,家丁来报,说是高密公主“驾到”,有要是相告。
听闻四妹来了,李建成很是高兴,他出门去迎她,将她领进自己的客厅,高密刚要开口叫“阿兄”,忽见齐王,魏徵和其他几个太子辅僚都在场,她马上改口说道:“太子殿下,我探听到一个消息,觉得对你可能有用,所以一早就来了。”她双眼环视一下在座诸位,停顿了下来。
太子笑笑说:“不妨,都是自己人,就当着大家面说吧!”
“我的人探听到秦王近期会有一个行动,是军队里的变动。他拟定要让堂兄李瑗从洺州调往幽州,改任幽州都督,而且下一步,可能会再派遣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去幽州辅佐他。我不知道这个事情是否重要,这个情报有没有用。”
太子听到高密的情报时,心里猛地一惊,他在想,难道秦王得知他与李瑗结成了联盟,要想办法除掉他?或者是堂兄李瑗暗中倒向了秦王?秦王这个计划显然是要挪动李瑗,并且安插他的手下王君廓于暗中监督他,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都有麻烦,我好不容易构建的京城外部势力难道就这样被他捣毁?
过了好一会,太子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与魏徵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对高密说:“四妹,太感谢妳了,这个情报相当重要、相当及时,阿兄改日再谢妳,今晨必须与诸位商议一下应对措施,之后如果需要四妹帮忙,还望四妹不辞劳苦,也希望四妹帮我继续探听此事,看后续有什么进展。好吗?”
高密领悟这是一个“逐客令”,她点点头回道:“好的,太子殿下。那我先离开了,我去看望一下太子妃大嫂。”
高密是如何探听到秦王这个秘密的呢?
原来,就在昨夜,黄威正在秦王府担负巡逻任务,发现秦王的好几个谋臣陆陆续续地进入了秦王的正堂客厅里,他感觉他们一定是要商议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便立即通知罗铭,要他赶紧准备饮品和小吃,并亲自领两个侍女,一块将饮品和小吃端到客厅去伺候秦王他们一干人,同时抓住机会偷听他们的谈话。
罗铭还算机灵,他自己没有在客厅露面,而是在客厅的偏房里以动画片一样的慢动作节奏,慢悠悠地分装饮品和小吃,每分好三份,就让侍女端进客房招呼主、客人们,而他自己则耳朵贴着墙壁仔细偷听隔壁的谈话。
虽然罗铭不是每一句话都能听得清楚,但最终他还是听明白了他们所谈的内容,因为在秦王府里,大伙儿没有任何忌讳和防备意识,都以正常嗓音交谈,所以,一木板墙之隔实在是无法隔音保密的。
罗铭虽然并不十分明白他们谈话内容的内涵,但直觉告诉他,事关重大。因此,他当夜就奔往张之兴家,将他所闻一五一十地、一句不漏地报告给了张之兴。
张之兴在次日一早就先经过高密的府第,将手下打探到的信息转述了一遍给高密。
高密听后,迅速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她决定立即造访太子府,将此事向阿兄报告。
高密告密,并没有打消太子和齐王对她的怀疑,反而增强了他们的顾忌,这是魏徵的意见。
魏徵认为高密有几个方面值得怀疑:一,她从小到大一直与平阳昭公主和秦王要好,这几年突然转向太子,虽然可以用趋势赴炎来解释,但总觉得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蹊跷;二,过往高密与齐王几乎没有任何来往,如今却与齐王妃打得火热,这不太合理;三,高密怎么可以轻易探听到秦王的最高机密?即使她在秦王府安插了奸细,可照理说,他们在府中商谈机密,也应该会预先做好保密事宜的,不太可能让无关人士打探到。
魏徵这么一分析,太子和齐王觉得有道理,因此决定对高密实施监控和审查措施。
行动的第一步是派人跟踪高密,监视她的日常活动,特别注意她是否有在暗中与秦王来往。五个密探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监控长达50天时间,却没有发现高密有过任何一次走访秦王府,在任何其它场所与秦王或秦王府中人有过交集,她的活动范围极小,不是在自己府里,就是造访太子府或齐王府,与齐王妃来往最密,但大多也是来向齐王妃学习刺绣和绘画等等,或者来与太子妃聊家常。她偶尔也会造访长沙公主府第。
太子唤来长沙和驸马,向他们询问高密的事情,但也没有发现任何端倪;相反,他们夫妻俩倒是证实了高密要他们帮忙安插奸细进入秦王府的事情,而且其中一个奸细担任秦王府保安工作,有可能得到接近秦王会厅和书房的机会。
这个信息让太子觉得魏徵对高密的怀疑是过虑了。
尽管如此,魏徵仍然坚持他自己的猜疑,一向不苟言笑的他喃喃自语:“高密,高密;告密,告密!她的封号似乎就在昭示她是一个告密者!”
虽然这样的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很有些无稽,但太子和齐王也觉得宁可信其是,而不可信其否,于是也表示赞同。
魏徵认为这样的监控作用不大,因为高密完全有可能通过间接途径与秦王保持联络,而无须亲自行动。他提出应该想法子制造状况来测试高密。
太子和齐王面面相觑,不知道魏徵具体有何计策。
魏徵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案几上的酒杯,良久,他终于憋出了一个阴招:假传太子爷已经上表圣上,要求取缔秦王府文学馆,因为朝廷已经有了国家一级的国子学作为人才发掘和培养的最高教育机构,无需在藩王府中另设类似的学府。秦王一旦得知这个消息,他必定会迫不及待地做出应对,而他第一步应该是向圣上据理力争,说服圣上维持他的文学馆。